一种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792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6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包括设有第一植骨内腔的上椎体固位部和设有第二植骨内腔的下椎体固位部;上椎体固位部包括上椎体接触面;下椎体固位部包括下椎体接触面;第一植骨内腔在上椎体接触面设有第一开口;第二植骨内腔在下椎体接触面设有第二开口;上椎体固位部和下椎体固位部之间设有活动组件;上椎体固位部上远离上椎体接触面的一侧设有第一槽体,下椎体固位部远离下椎体接触面的一侧设有第二槽体,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围合形成活动组件容纳腔。本申请能有效恢复病变节段椎间高度,固定支撑椎体,在保证节段稳定性的同时还能保留其生理活动度,用于解决现有融合固定和人工椎间盘置换技术中的各种问题。术中的各种问题。术中的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脊柱退变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不仅导致患者病残和生活质量下降,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对于严重的脊柱退变性相关疾病,手术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其中脊柱融合和非融合是两项关键技术。融合手术会牺牲手术节段的活动度,还会加速邻近节段的退变;而非融合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脊柱的生理功能,因此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0003]脊柱非融合技术种类繁多,其中对于椎间盘退变严重不具有生物力学性能或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产生临床症状的情况常采取病变椎间盘切除同时进行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方法进行治疗。但目前的人工椎间盘结构复杂、费用高、应用局限、操作难度大、对技术要求高、患者创伤大,且长期疗效不确切,同时还有位置滑移、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的发生,很难在临床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用于脊柱椎间非融合动态固定系统,即能有效恢复病变节段高度,固定支撑椎体,在保证节段稳定性的同时还能保留其生理活动度,用于解决现有融合固定和人工椎间盘置换技术中的各种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包括设有第一植骨内腔的上椎体固位部和设有第二植骨内腔的下椎体固位部;所述上椎体固位部包括上椎体接触面;所述下椎体固位部包括下椎体接触面;所述第一植骨内腔在上椎体接触面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植骨内腔在下椎体接触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上椎体固位部和下椎体固位部之间设有活动组件;所述上椎体固位部上远离上椎体接触面的一侧设有第一槽体,所述下椎体固位部远离下椎体接触面的一侧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围合形成活动组件容纳腔;所述上椎体固位部上设有上椎体固定件;所述下椎体固位部上设有下椎体固定件。
[000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椎体固位部和下椎体固位部对称设置。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椎体固位部的前端宽度大于上椎体固位部的后端宽度;所述上椎体固位部的前端高度大于所述上椎体固位部的后端高度。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椎体固位部的前端宽度大于上椎体固位部的后端宽度;所述下椎体固位部的前端高度大于所述下椎体固位部的后端高度。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椎体固位部上设有第一网状镂空单元,所述第一网状镂空单元的孔隙率为30%

50%;孔径为0.1

0.7mm。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椎体固位部上设有第二网状镂空单元,所述
第二网状镂空单元的孔隙率为30%

50%;孔径为0.1

0.7mm。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椎体固位部和下椎体固位部之间的间距为 1mm~4mm。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组件选自活动圆球;所述活动圆球的直径为 2mm~14mm。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椎体固定件包括多个第一固位钉,所述第一固位钉上均匀分布于上椎体固位部的前端;所述下椎体固定件包括多个第二固位钉,所述第二固位钉上均匀分布于下椎体固位部的前端。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椎体固定件与上椎体固位部之间的角度为30
°
~60
°
;所述下椎体固定件与下椎体固位部之间的角度为30
°
~60
°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0016]在椎间融合手术中,固定融合是手术成功的标志,同时固定融合也意味着两节椎体术后呈僵直状态失去生理活动度。而本申请提供的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通过上椎体固位部和下椎体固位部植骨后与相邻椎体融合,在有效固定支撑椎体,保证手术节段稳定性的同时通过中间活动组件使术后两节椎体保持原有生理活动度,从而达到椎体间半融合效果。本申请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显示为本申请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显示为本申请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显示为本申请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的第一个活动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显示为本申请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的第二个活动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显示为本申请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的第三个活动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显示为本申请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的第四个活动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显示为本申请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的第五个活动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显示为本申请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的第六个活动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显示为本申请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显示为本申请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填入碎骨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元件标号说明
[0028]1ꢀꢀꢀꢀꢀꢀꢀꢀꢀꢀꢀꢀꢀꢀꢀꢀꢀꢀꢀꢀꢀꢀ
上椎体固位部
[0029]11
ꢀꢀꢀꢀꢀꢀꢀꢀꢀꢀꢀꢀꢀꢀꢀꢀꢀꢀꢀꢀꢀ
上椎体接触面
[0030]2ꢀꢀꢀꢀꢀꢀꢀꢀꢀꢀꢀꢀꢀꢀꢀꢀꢀꢀꢀꢀꢀꢀ
下椎体固位部
[0031]21
ꢀꢀꢀꢀꢀꢀꢀꢀꢀꢀꢀꢀꢀꢀꢀꢀꢀꢀꢀꢀꢀ
下椎体接触面
[0032]3ꢀꢀꢀꢀꢀꢀꢀꢀꢀꢀꢀꢀꢀꢀꢀꢀꢀꢀꢀꢀꢀꢀ
活动组件
[0033]4ꢀꢀꢀꢀꢀꢀꢀꢀꢀꢀꢀꢀꢀꢀꢀꢀꢀꢀꢀꢀꢀꢀ
第一植骨内腔
[0034]5ꢀꢀꢀꢀꢀꢀꢀꢀꢀꢀꢀꢀꢀꢀꢀꢀꢀꢀꢀꢀꢀꢀ
第二植骨内腔
[0035]6ꢀꢀꢀꢀꢀꢀꢀꢀꢀꢀꢀꢀꢀꢀꢀꢀꢀꢀꢀꢀꢀꢀ
第一槽体
[0036]7ꢀꢀꢀꢀꢀꢀꢀꢀꢀꢀꢀꢀꢀꢀꢀꢀꢀꢀꢀꢀꢀꢀ
第二槽体
[0037]8ꢀꢀꢀꢀꢀꢀꢀꢀꢀꢀꢀꢀꢀꢀꢀꢀꢀꢀꢀꢀꢀꢀ
上椎体固定件
[0038]9ꢀꢀꢀꢀꢀꢀꢀꢀꢀꢀꢀꢀꢀꢀꢀꢀꢀꢀꢀꢀꢀꢀ
下椎体固定件
[0039]100
ꢀꢀꢀꢀꢀꢀꢀꢀꢀꢀꢀꢀꢀꢀꢀꢀꢀꢀꢀꢀ
碎骨块
[0040]101
ꢀꢀꢀꢀꢀꢀꢀꢀꢀꢀꢀꢀꢀꢀꢀꢀꢀꢀꢀꢀ
上椎体
[0041]102
ꢀꢀꢀꢀꢀꢀꢀꢀꢀꢀꢀꢀꢀꢀꢀꢀꢀꢀꢀꢀ
下椎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装置、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第一植骨内腔(4)的上椎体固位部(1)和设有第二植骨内腔(5)的下椎体固位部(2);所述上椎体固位部(1)包括上椎体接触面(11);所述下椎体固位部(2)包括下椎体接触面(21);所述第一植骨内腔(4)在上椎体接触面(11)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植骨内腔(5)在下椎体接触面(21)设有第二开口;所述上椎体固位部(1)和下椎体固位部(2)之间设有活动组件(3);所述上椎体固位部(1)上远离上椎体接触面(11)的一侧设有第一槽体(6),所述下椎体固位部(2)远离下椎体接触面(21)的一侧设有第二槽体(7),所述第一槽体(6)和第二槽体(7)围合形成活动组件容纳腔;所述上椎体固位部(1)上设有上椎体固定件(8);所述下椎体固位部(2)上设有下椎体固定件(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椎体固位部(1)和下椎体固位部(2)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椎体固位部(1)的前端宽度大于上椎体固位部(1)的后端宽度;所述上椎体固位部(1)的前端高度大于所述上椎体固位部(1)的后端高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椎间半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椎体固位部(2)的前端宽度大于上椎体固位部(1)的后端宽度;所述下椎体固位部(2)的前端高度大于所述下椎体固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宝志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