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囱式吸烟扩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92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囱式吸烟扩阴器,属于医疗设备领域,一种烟囱式吸烟扩阴器,包括上扩张片及相互连通的吸烟腔和吸烟管,所述上扩张片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槽体,所述槽体与所述上扩张片形成所述吸烟腔所述吸烟管设置于所述上扩张片的后部;所述槽体的前端开设有主吸烟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使用橡胶手套配合负压管和扩阴器进行吸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槽体和上扩张片固定在一起共同形成固定的吸烟腔,并在槽体的前端开设主吸烟口,可以实现直接、快捷地吸收烟雾,从而实现将烟雾排到吸烟管中;不会出现烟雾弥漫在阴道及手术室内的现象,从而实现提升手术效率。而实现提升手术效率。而实现提升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囱式吸烟扩阴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囱式吸烟扩阴器。

技术介绍

[0002]扩阴器也称为阴道扩张器等,通常由鸭嘴式的上扩张页、下扩张页以及手柄组成,主要用于妇科常规检查及手术中撑开阴道;上扩张页和下扩张页都是弧形外凸状。
[0003]在妇科阴道/宫颈leep、电灼手术中常会产生大量的烟雾,这些烟雾可能含有HPV、HIV等病毒,这些术中产生的烟雾一方面存在散播病毒的危险,另一方面该烟雾在阴道这种狭小的空间中散去的时间太长,该烟雾不仅对病人健康有害,而且严重影响医生的手术及诊断视野,增加手术难度。
[0004]在目前这些手术中,采用的吸烟装置是负压吸引管外套一个修剪改造后橡胶手套,具体操作为:保留橡胶手套的中指,剪去其余四指,并在中指顶部开口,将负压吸引管穿入修剪后的橡胶手套,并将负压吸引管的吸烟口放置在中指顶部的开口处,但不超出橡胶手套,然后将橡胶手套包裹好的吸引管放置在扩阴器上扩张页的缺口处卡住,进行术中吸烟;这样的吸烟装置存在这样问题:首先是医务人员修剪手套工作量很大,十分浪费时间,同时往往存在手套与实际所需量存在出入,浪费橡胶手套并增加医疗垃圾;最重要的是,这种吸烟装置采用一个狭小开口的负压管吸烟效率低,吸烟不完全,存在遮挡手术视野的问题,不仅导致手术效率低,还会造成大量的烟雾及气味弥漫在手术间,导致手术环境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烟囱式吸烟扩阴器,用以解决现有吸烟装置浪费橡胶手套及导致手术效率低、手术环境恶劣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烟囱式吸烟扩阴器,包括上扩张片、相互连通的吸烟腔和吸烟管,所述上扩张片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槽体,所述槽体与上扩张片共同形成所述吸烟腔;所述吸烟管设置于所述上扩张片的后部;所述槽体的前端开设有主吸烟口。
[0007]本技术通过将槽体和上扩张片固定在一起共同形成固定的吸烟腔,并在槽体的前端开设主吸烟口,由于主吸烟口设置在吸烟腔的前端,主吸烟口接近于烟雾产生点,可以实现直接、快捷地吸收烟雾,主吸烟口可以吸收大部分手术产生的烟雾,并通过吸烟腔将烟雾排到吸烟管中;本技术无需使用橡胶手套配合负压管和扩阴器进行吸烟,由于吸烟腔是固定的,并且主吸烟口接近烟雾产生点,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更直接、方便吸收烟雾,吸烟效率高,吸烟也较为完全,不会出现烟雾弥漫在阴道及手术室内的现象。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槽体为开口向上的U型、V型、梯形或矩形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槽体与所述上扩张片固定连接。由于槽体是与上扩张片固定连接的,不影响原有的扩阴器正常工作,不会存在掉落和遮挡手术视野的问题。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扩张片与槽体无缝固定连接,无缝连接的上扩张片
与槽体可以防止吸烟腔中的烟雾外泄,保证排烟效果。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吸烟口与所述上扩张片之间的角度为0
°‑
90
°
;所述主吸烟口为椭圆形或圆形。
[0011]相比于其他形状的主吸烟口,如三角形、矩形等,圆形或椭圆形的主吸烟口可以在开口边长最短的情况下最大范围的吸收烟雾,由于电灼等手术中烟雾逸散是不规则的布朗运动的,这样也能在最大程度上贴合各个方向上烟雾逸散范围,保证良好的吸烟效果;主吸烟口位于烟雾产生点的上方,只要在烟雾产生点的上方形成负压环境,那就可以实现排烟的目的。
[0012]作为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拦截杆,所述拦截杆与所述主吸烟口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拦截杆通过所述主吸烟口的圆心。
[0014]设置拦截杆在几乎不影响主吸烟口的入口面积的基础上,将主吸烟口单边入口面积减小,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增强防止带血液的组织等进入被负压吸入排烟管道的可能性。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槽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次吸烟口。
[0016]进一步的,所述次吸烟口沿所述槽体的底部均匀布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次吸烟口为圆形通孔,所述次吸烟口的半径为0.8mm

1.2mm。
[0018]设置的次吸烟口位于吸烟腔的底部,可以沿着吸烟腔的底部均匀设置,采用圆形通孔也是与主吸烟口的作用相同,都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贴合各个方向上烟雾逸散范围;故而,次吸烟口的主要作用是对主吸烟口未吸入的烟雾进行二次或多次拦截吸引,加强烟雾的吸收效率,从而实现防止烟雾外溢的效果。
[00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技术效果:
[0020]1、本技术通过将槽体和上扩张片固定在一起共同形成固定的吸烟腔,并在槽体的前端开设主吸烟口,由于主吸烟口设置在槽体的前端,主吸烟口接近于烟雾产生点,可以实现直接、快捷地吸收烟雾,主吸烟口可以吸收大部分手术产生的烟雾,并通过吸烟腔将烟雾排到吸烟管中;本技术无需使用橡胶手套配合负压管和扩阴器进行吸烟,由于吸烟腔是固定的,并且接近烟雾产生点,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方便的吸烟,吸烟效率高,吸烟也较为完全,不会出现烟雾弥漫在阴道及手术室内的现象,并且由于槽体固定连接在上扩张片中,不会存在掉落和遮挡手术视野的问题,从而实现提升手术效率。
[0021]2、本技术采用圆形或椭圆形的主吸烟口和圆形的次吸烟口,相比于其他形状的主吸烟口,如三角形、矩形等,圆形或椭圆形的主吸烟口和圆形的次吸烟口可以在开口边长最短的情况下最大范围的吸收烟雾,由于电灼等手术中烟雾逸散是不规则的布朗运动的,这样也能在最大程度上贴合各个方向上烟雾逸散范围,保证良好的吸烟效果,加强烟雾的吸收效率,并且无缝连接的上扩张片与槽体可以防止吸烟腔中的烟雾外泄,保证排烟效果,从而实现防止烟雾外溢的效果。
[0022]3、通过本技术设置的拦截杆可以在几乎不影响主吸烟口的入口面积的基础上,将主吸烟口单边入口面积减小,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增强防止带血液的组织等进入被负压吸入排烟管道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
[0024]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去除下扩张片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
[0027]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6是本技术上扩张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技术上扩张片与槽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标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囱式吸烟扩阴器,包括上扩张片(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连通的吸烟腔(22)和吸烟管(21),所述上扩张片(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槽体(26),所述槽体(26)与所述上扩张片(1)形成所述吸烟腔(22);所述吸烟管(21)设置于所述上扩张片(1)的后部;所述槽体(26)的前端开设有主吸烟口(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囱式吸烟扩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6)为开口向上的U型、V型、梯形或矩形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囱式吸烟扩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烟口(23)与所述上扩张片(1)之间的角度为0
°‑
90
°
;所述主吸烟口(23)的截面轮廓线为椭圆形或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囱式吸烟扩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扩张片(1)与槽体(26)无缝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杰黄虹谢利谢生华杜玉彬姚永华陈梅文思袁梅王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