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子耳镜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电子耳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523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耳镜,包括成像组件、照明组件、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及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手持部、插入部和端盖,所述手持部与所述插入部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插入部的另一端部相连接;所述成像组件、照明组件和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轴向贯穿所述手持部和插入部,且分别开口于所述端盖;还包括冲水组件,所述冲水组件包括冲水管,所述冲水管轴向贯穿所述手持部和插入部,并且开口于所述端盖,其另一端连接冲洗器。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使电子耳镜同时具有冲洗和吸引功能,更便于操作,有效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子耳镜


技术介绍

1、在当今的耳科手术中,耳内窥镜普遍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传统的耳镜为直杆不可分离式硬管内镜,硬管式内窥镜由于其内部的柱状晶体结构特点,不可折弯,也无法内置冲水或吸引装置,因为其本身的柱状晶体结构体积无法缩小,再若加载冲水或吸引装置,则整个内窥镜的镜体过粗,无法通过人体狭小的耳道。而吸引器是各类手术中必要的器械,用于清除组织液和血液,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可见,因此有时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电钻、吸引管和内窥镜等需要同时在手术范围内进行工作,而耳内镜手术由于耳道空间狭窄,仅能允许单人操作,手术难度增加,加上一些特殊的手术要求,导致相当一部分内镜微创手术被迫在术中改为开放式手术。

2、针对该缺陷,近年来采用传像光纤或者电子摄像头的耳镜相继被开发,例如现有技术一:申请号为201811039829.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耳内镜装置,包括细长的插入杆、成像管道、工作通道和操作机构,其中插入杆包括杆体和位于杆体前端的探头部,所述探头部的长度为8-12mm,可在操作机构的控制下弯曲,所述成像管道和工作通道轴向贯穿所述插入杆,所述成像管道包括传像光纤或摄像头。该耳内镜装置通过工作通道的设置,手术人员单手即可实现观察和部分手术操作,从而能够更方便、安全的进行复杂的手术操作。

3、现有技术二:申请号为202120116887.6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耳内窥镜,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有探测管,所述探测管的前端设有摄像头;在所述探测管内设有冲洗通道,在所述探测管内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相隔离;所述摄像头设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二通道形成所述冲洗通道。

4、现有技术三:申请号为202222025359.7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冲洗和灌流功能的耳内镜,包括:安装壳体、内镜主管、内镜管以及光导纤维束;内镜主管内设置有分隔层板,分隔层板将内镜主管的内腔分隔分别形成清洗通道和内镜管通道;内镜管设置在内镜管通道内,清洗通道用于输送清洗液;内镜主管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壳体上,内镜主管远离安装壳体的一端设置有防水镜片,防水镜片设置在内镜管通道位置处;光导纤维束的一端连接内镜管,光导纤维束的另一端连接外部成像设备和外部光源设备;清洗通道远离防水镜片的一端与外部注水设备连通设置。

5、上述现有技术虽然解决了部分传统硬管式耳内镜的缺陷,但是依然存在不足:均无法同时加载冲水装置和吸引装置。现有技术一通过设置工作通道,可选择性插入手术器械或吸引器,但是其未设置冲水装置,手术过程中血液、组织液和人体组织等均有可能阻挡内镜镜头,使得手术视野不清,因此其必须使用外置的冲洗器进行冲洗,然而使用外置的冲洗器冲洗时,一方面频繁更换手术器械必然影响手术进程,另一方面由于外置的冲洗器无可视功能,无法针对性清理内镜镜头和术野范围;现有技术二和现有技术三均只设置了冲洗通道,无吸引装置,另外,固定设置的冲洗通道不利于更换和维护,一旦发生漏水或者损坏,则整个耳内镜将无法使用。综上,虽然现有技术解决了传统硬管式耳内镜的部分缺陷,但是受限于人体耳道过于狭窄,对于深入耳道的镜体外径要求极高,而现有技术并不能解决在极端细小的镜体内部同时加载冲洗和吸引通道的问题。

6、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同时具有冲洗和吸引功能的电子耳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电子耳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耳镜,包括成像组件、照明组件、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及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手持部、插入部和端盖,所述手持部与所述插入部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插入部的另一端部相连接;所述成像组件、照明组件和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轴向贯穿所述手持部和插入部,且分别开口于所述端盖;还包括冲水组件,所述冲水组件包括冲水管,所述冲水管轴向贯穿所述手持部和插入部,并且开口于所述端盖,其另一端连接冲洗器。

3、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使电子耳镜同时具有冲洗和吸引功能,更便于操作,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另外,由于加载了冲水组件,一方面可以随时保持摄像头的清洁从而保证术野清晰可见,另一方面在可视条件下能做到精准冲洗;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的设置,可选的使用吸引功能或器械操作,当使用吸引功能时,医生单人单手可以同时完成冲水和吸引,另一只手可以持器械进行检查或治疗,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4、进一步地,所述冲水组件还包括冲水控制系统,所述冲水控制系统设于所述手持部内部,其包括工作槽,以及自下而上安置于所述工作槽内的弹簧、压块、挡条和控制按钮;其中所述弹簧为两根,所述挡条为两条,所述压块为可活动设置;所述两根弹簧左右分布,向下抵住所述工作槽底部,向上顶住所述压块的底面并对所述压块形成持续反弹力;所述两根挡条左右间隔分布,悬挂固定于所述工作槽的槽壁,并且紧压所述压块的顶面;所述控制按钮设于所述两根挡条之间,并且垂直固定于所述压块的顶面中心位置处,所述控制按钮和压块的连接处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为冲水管通路,所述冲水管由此穿行,所述冲水管通路的延伸线与所述两根挡条垂直,且所述冲水管穿行于所述两根挡条与压块之间,在所述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保持封闭状态;所述控制按钮部分露出于所述工作槽,所述手持部的外壁设有容纳所述控制按钮的按钮孔。采用该技术方案,更方便操作者单人单手控制冲水系统,同时更能方便得根据需要控制冲水量,也更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

5、优选地,所述控制按钮和压块采用卡扣式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底部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卡扣凹槽,所述压块设有向上凸起的与所述卡扣凹槽形状相匹配的卡扣,所述卡扣凹槽沿其径向设有相对的两个缺口,相应的,所述卡扣中部也设有一缺口,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压块连接状态下,所述三个缺口对齐形成所述冲水管通路。

6、优选地,还包括吸引头,所述吸引头设置于所述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露出于所述端盖外的开口处,所述吸引头为可拆卸设置。采用该技术方案,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或尺寸的吸引头来满足各种不同的手术要求。

7、更优选地,所述吸引头的周身设有多个孔洞。

8、优选地,所述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位于所述手持部内部的管道侧壁设有负压孔一,所述手持部的外壁设有与之相对应的负压孔二,所述负压孔一和负压孔二相重合。采用该技术方案,使操作者可以直接通过按堵负压孔的操作单人单手控制吸引功能的开关和吸引力的调节。

9、优选地,所述手持部内部设有固定支架和控制系统模块,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各组件的位置,所述冲水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控制系统模块上。采用该技术方案,使得手持部内部的各组件位置固定更稳固,从而提升电子耳镜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头部支架、中部支架和底部支架,所述头部支架用于连接所述插入部和所述控制系统模块,所述中部支架用于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模块和底部支架,所述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子耳镜,包括成像组件、照明组件、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700)及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手持部(100)、插入部(200)和端盖(300),所述手持部(100)与所述插入部(200)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端盖(300)与所述插入部(200)的另一端部相连接;所述成像组件、照明组件和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700)轴向贯穿所述手持部(100)和插入部(200),且分别开口于所述端盖(300);还包括冲水组件,所述冲水组件包括冲水管(802),所述冲水管(802)轴向贯穿所述手持部(100)和插入部(200),并且开口于所述端盖(300),其另一端连接冲洗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组件还包括冲水控制系统,所述冲水控制系统设于所述手持部(100)内部,其包括工作槽(8011),以及自下而上安置于所述工作槽(8011)内的弹簧(8012)、压块(8013)、挡条(8015)和控制按钮(8014);其中所述弹簧(8012)为两根,所述挡条(8015)为两条,所述压块(8013)为可活动设置;所述两根弹簧(8012)左右分布,向下抵住所述工作槽(8011)底部,向上顶住所述压块(8013)的底面并对所述压块(8013)形成持续反弹力;所述两根挡条(8015)左右间隔分布,悬挂固定于所述工作槽(8011)的槽壁,并且紧压所述压块(8013)的顶面;所述控制按钮(8014)设于所述两根挡条(8015)之间,并且垂直固定于所述压块(8013)的顶面中心位置处,所述控制按钮(8014)和压块(8013)的连接处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为冲水管通路(8016),所述冲水管(802)由此穿行,所述冲水管通路(8016)的延伸线与所述两根挡条(8015)垂直,且所述冲水管(802)穿行于所述两根挡条(8015)与压块(8013)之间,在所述弹簧(8012)的反弹力作用下保持封闭状态;所述控制按钮(8014)部分露出于所述工作槽(8011),所述手持部(100)的外壁设有容纳所述控制按钮(8014)的按钮孔(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8014)和压块(8013)采用卡扣式连接,所述控制按钮(8014)底部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卡扣凹槽(8014a),所述压块(8013)设有向上凸起的与所述卡扣凹槽(8014a)形状相匹配的卡扣(8013a),所述卡扣凹槽(8014a)沿其径向设有相对的两个缺口,相应的,所述卡扣(8013a)中部也设有一缺口,所述控制按钮(8014)与所述压块(8013)连接状态下,所述三个缺口对齐形成所述冲水管通路(801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引头,所述吸引头设置于所述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700)位于所述端盖(300)的开口处,所述吸引头为可拆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头的周身设有多个孔洞。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任一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700)位于所述手持部(100)内部的管道侧壁设有负压孔一(7013),所述手持部(100)的外壁设有与之相对应的负压孔二(102),所述负压孔一(7013)和负压孔二(102)相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00)内部设有固定支架和控制系统模块(900),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各组件的位置,所述冲水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控制系统模块(90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头部支架(1041)、中部支架(1042)和底部支架(1043),所述头部支架(1041)用于连接所述插入部(200)和所述控制系统模块(900),所述中部支架(1042)用于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模块(900)和底部支架(1043),所述固定支架和控制系统模块(900)内部均设有供所述成像组件、照明组件、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700)和冲水组件穿行的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架(1041)与所述控制系统模块(900)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中部支架(1042)与所述控制系统模块(900)和底部支架(1043)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700)位于所述手持部(100)内部的管道侧壁设有负压孔一(7013),所述手持部(100)的外壁设有负压孔二(102),所述控制系统模块(900)的壳体设有负压孔三(901),所述负压孔一(7013)、负压孔二(102)...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耳镜,包括成像组件、照明组件、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700)及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手持部(100)、插入部(200)和端盖(300),所述手持部(100)与所述插入部(200)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端盖(300)与所述插入部(200)的另一端部相连接;所述成像组件、照明组件和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700)轴向贯穿所述手持部(100)和插入部(200),且分别开口于所述端盖(300);还包括冲水组件,所述冲水组件包括冲水管(802),所述冲水管(802)轴向贯穿所述手持部(100)和插入部(200),并且开口于所述端盖(300),其另一端连接冲洗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组件还包括冲水控制系统,所述冲水控制系统设于所述手持部(100)内部,其包括工作槽(8011),以及自下而上安置于所述工作槽(8011)内的弹簧(8012)、压块(8013)、挡条(8015)和控制按钮(8014);其中所述弹簧(8012)为两根,所述挡条(8015)为两条,所述压块(8013)为可活动设置;所述两根弹簧(8012)左右分布,向下抵住所述工作槽(8011)底部,向上顶住所述压块(8013)的底面并对所述压块(8013)形成持续反弹力;所述两根挡条(8015)左右间隔分布,悬挂固定于所述工作槽(8011)的槽壁,并且紧压所述压块(8013)的顶面;所述控制按钮(8014)设于所述两根挡条(8015)之间,并且垂直固定于所述压块(8013)的顶面中心位置处,所述控制按钮(8014)和压块(8013)的连接处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为冲水管通路(8016),所述冲水管(802)由此穿行,所述冲水管通路(8016)的延伸线与所述两根挡条(8015)垂直,且所述冲水管(802)穿行于所述两根挡条(8015)与压块(8013)之间,在所述弹簧(8012)的反弹力作用下保持封闭状态;所述控制按钮(8014)部分露出于所述工作槽(8011),所述手持部(100)的外壁设有容纳所述控制按钮(8014)的按钮孔(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8014)和压块(8013)采用卡扣式连接,所述控制按钮(8014)底部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卡扣凹槽(8014a),所述压块(8013)设有向上凸起的与所述卡扣凹槽(8014a)形状相匹配的卡扣(8013a),所述卡扣凹槽(8014a)沿其径向设有相对的两个缺口,相应的,所述卡扣(8013a)中部也设有一缺口,所述控制按钮(8014)与所述压块(8013)连接状态下,所述三个缺口对齐形成所述冲水管通路(801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引头,所述吸引头设置于所述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700)位于所述端盖(300)的开口处,所述吸引头为可拆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头的周身设有多个孔洞。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任一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工作通道组件(700)位于所述手持部(100)内部的管道侧壁设有负压孔一(7013),所述手持部(100)的外壁设有与之相对应的负压孔二(102),所述负压孔一(7013)和负压孔二(102)相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耳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00)内部设有固定支架和控制系统模块(900),所述固定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照炎吴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