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退火晶片的制造方法以及退火晶片,特别涉及一种即使是大口径晶片,也可降低滑动位错产生的退火晶片的制造方法以及退火晶片。
技术介绍
近年来,推动器件工艺的高积体化、微细化,对硅晶片而言,谋求提升捕获表层的器件活性区域的完全性与内部(bulk)中的氧析出物构成的内部微小缺陷(BMD)的增加等引起的金属等杂质的吸附能力。对上述要求而尝试各种方法。例如,为了消除晶片表面的缺陷(主要是生长(Grown in)缺陷),对于用切克劳斯基法(CZ法)而获得的晶片而言,在氩气、氢气或上述气体的混合气体环境中,以1100至1350℃进行10至600分钟左右的高温热处理(退火)。在该高温退火中,将高温退火温度设为1100℃以上的原因是为了有效消除缺陷,又通过设为1350℃以下,可防止晶片的变形与金属污染等问题。然而,对直径不小于200mm的硅晶片进行上述高温退火时,明显产生从晶片背面贯通表面的滑动位错(スリツプ転位),可以目测检查或微粒计数器检测出来。这种滑动位错已知主要是因自身重量引起而产生的,这种滑动位错是晶片的口径愈大有愈容易产生的倾向。即,与对直径200mm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退火晶片的制造方法,在氩气、氢气、或上述气体的混合气体环境下,以1100至1350℃的温度对用CZ法制作出的单晶硅晶片,进行10至600分钟的高温退火者,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退火时,通过支持机构对上述单晶硅晶片仅支持距离晶片外周端不小于5mm的晶片中心侧的区域,且在进行上述高温退火之前,以未满上述高温退火的温度进行预退火,使氧析出物生长。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8-30 260777/20011.一种退火晶片的制造方法,在氩气、氢气、或上述气体的混合气体环境下,以1100至1350℃的温度对用CZ法制作出的单晶硅晶片,进行10至600分钟的高温退火者,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退火时,通过支持机构对上述单晶硅晶片仅支持距离晶片外周端不小于5mm的晶片中心侧的区域,且在进行上述高温退火之前,以未满上述高温退火的温度进行预退火,使氧析出物生长。2.如权利要求1的退火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在950至105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1至16小时使上述氧析出物生长的预退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德弘,玉正郎,名古屋孝俊,曲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信越半导体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