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元件分离结构的半导体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提高硅衬底上形成的MO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对于实现CMOS器件的高速化是最为重要的,其难度正在加大。作为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提出了利用硅(Si)和硅/锗(SiGe)形成的异质结来构成MOS晶体管的方案。依据非专利文献1,在硅衬底上形成晶格衰减的硅/锗层(以下称「SiGe层」),若在该SiGe层上边晶格匹配边形成硅层(以下称「Si层」),则Si层会产生拉伸应变。与将无应变硅层用作沟道的MOS晶体管相比,将有拉伸应变的Si层(以下称「应变Si层」)用作沟道的MOS晶体管(以下称「应变Si沟道MOS晶体管」)在反转层上的电子迁移率高且具有空穴迁移率。因此,通过采用应变Si沟道MOS晶体管作为MOS晶体管,能够提高MO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并提高CMOS器件的工作速度。另外,在非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这样的CMOS器件,其中设有在导入了n型杂质的SiGe层上形成未导入杂质的固有的应变Si层、用该应变Si层作为沟道的调制掺杂型的n沟道MOS晶体管,以及在未导入杂质的SiGe层上形成同样未导入杂质的应变Si层、用Si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装置,其中,设有:含有化合物半导体层和在所述化合物半导体层上设置的、与所述化合物半导体层共同形成异质结的半导体层的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设置的、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划分元件形成区的元件分离结构,以及 设于所述元件形成区的半导体元件;所述元件分离结构设有:在其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半导体层、进而延伸到所述化合物半导体层的内部的沟,设置于所述沟的表面的半导体膜,在所述半导体膜上设置的第一绝缘膜,以及在 所述第一绝缘膜上设置的、将所述沟充填的第二绝缘膜。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6-13 169288/031.一种半导体装置,其中,设有含有化合物半导体层和在所述化合物半导体层上设置的、与所述化合物半导体层共同形成异质结的半导体层的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设置的、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划分元件形成区的元件分离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元件形成区的半导体元件;所述元件分离结构设有在其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半导体层、进而延伸到所述化合物半导体层的内部的沟,设置于所述沟的表面的半导体膜,在所述半导体膜上设置的第一绝缘膜,以及在所述第一绝缘膜上设置的、将所述沟充填的第二绝缘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原浩平,太田和伸,尾田秀一,林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瑞萨科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