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电梯驱动装置及轨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3017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双螺旋电梯驱动装置及轨道:驱动装置中,螺旋轮与轨道支承是一对螺旋副,螺旋轮为运动杆,轨道支承为固定杆,驱动电机受电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转矩,驱动装置通过轿厢连接器把电梯轿厢连为一体,从而实现升降电梯的轿厢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着驱动轨道上下运动或停止,双螺旋电梯驱动装置及轨道,能使电梯轿厢不依靠缆绳的曳引力来运行,从而避免了曳引电梯由于缆绳曳引力的变化或突然丧失造成的运行安全事故,使得双螺旋电梯比曳引电梯安全部件减少,而且更加安全可靠,日常维护费用大大降低。护费用大大降低。护费用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螺旋电梯驱动装置及轨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双螺旋电梯驱动装置及轨道。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多层楼房所用的垂直升降电梯,应用最多和最广泛的是曳引式升降电梯,其工作原理为曳引机轮与缆绳的摩擦力作用于缆绳,由缆绳牵引轿厢在电梯井道上下运动。这种电梯存在三个原理性的缺陷,其一,摩擦力问题:1、受曳引机轮与缆绳摩擦力的限制,影响电梯的载重;2、为保持机轮与缆绳摩擦力,使缆绳表面保持干燥导致缆绳摩损断裂;3、摩擦力在电梯运行中的发生变化,使对重和轿厢失去平衡,导致轿厢或对重超速,冲顶和蹲底。其二、牵引力问题:缆绳断裂导致轿厢的牵引力突然丧失,导致轿厢超速坠落。其三、被动运行,被动安全问题:轿厢为作用的主体,需要来自缆绳的曳引力驱动,其停止也需要电梯机房内的曳引机制动,由曳引机轮作用于缆绳,由缆绳作用使轿厢停止。在紧急情况下,也需用机房内的限速器通过限速器绳来作用于轿厢两侧的瞬时制动钳制动轿厢轨道,且属安全保护性质的一次性制动。即使在防止轿厢坠落的问题上,也是通过增加缆绳安全系数,井道底部安装缓冲器等被动安全措施。
[0003]由此可见曳引式电梯本身并不安全,之所以能保障电梯轿厢的安全运行,是通过各种安全部件的作用以及发生事故之后的被动防护。并且每隔半月频繁的保养和维护,维保实时信息系统来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曳引电梯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更加安全的不依靠缆绳曳引力来驱动电梯轿厢的新型驱动装置,其驱动力来源于驱动轨道的反作用力。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双螺旋电梯驱动装置与轨道,分两大部件组成:双螺旋驱动装置和驱动轨道。驱动装置为运动主体,驱动轨道为固定体。驱动装置中的左右螺旋轮分别与分布在电梯井道左右两侧的驱动轨道中的轨道支承相互啮合,形成螺旋副运动。
[0006]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把电机扭矩传递到左右两侧的螺旋轮,驱动螺旋轮正反旋转或停止。而轨道支承相对静止,则螺旋轮的螺旋运动相当于螺母绕着轨道支承螺旋线轴线转动,从而获得整个驱动装置相当于螺母沿着驱动轨道相当于螺杆上下运动的驱动力。
[0007]双螺旋电梯驱动装置,上横梁通过缆绳连接器与来自对重装置的缆绳相连接,下横梁通过轿厢连接器与轿厢连接,使对重装置能平衡驱动装置加上轿厢的重量及载荷重量的一半。另一方面,驱动装置与轿厢连为一体,驱动装置整体的上下运动转变为轿厢的上下运动。
[0008]驱动装置的左右上下四角都装有滚动导靴,使整个驱动装置沿着左右两根驱动轨道运行,不偏离轨道,并能平衡由于轿厢载荷不均衡所形成的水平扭矩。
[0009]双螺旋电梯驱动装置及轨道,在电梯控制器的作用下,能实现轿厢上下运动,驱动电机含有电磁制动器,制动力矩通过驱动电机,传动组件,传递到螺旋轮,通过制动螺旋轮,把轿厢制停。使轿厢上下运行的驱动力及制动力不再受之于缆绳曳引力,而是来自两根驱动轨道的反作用力。
[0010]驱动装置中,螺旋轮与轨道支承是一对螺旋副,螺旋轮为运动杆,轨道支承为固定杆。螺旋轮发生旋转运动时,能获得轨道支承的反作用力,使驱动装置产生沿驱动轨道上下运动的驱动力。同理,旋螺轮制动停止时,驱动装置能获得轨道支承的制动力矩而停止。
[0011]驱动电机受电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转矩,通过传动组件来驱动螺旋轮正转和反转,加速或减速,驱动电机受电机制动器控制下输出制动转矩,整套驱动装置在轨道支承的作用下,实现沿驱动轨道的上下运动和制动停止。驱动装置通过轿厢连接器把电梯轿厢连为一体,从而实现升降电梯的轿厢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着驱动轨道上下运动或停止。
[0012]双螺旋电梯驱动装置及轨道,能使电梯轿厢不依靠缆绳的曳引力来运行,从而避免了曳引电梯由于缆绳曳引力的变化或突然丧失造成的运行安全事故,使得双螺旋电梯比曳引电梯安全部件减少,而且更加安全可靠,日常维护费用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驱动装置与轨道结构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螺旋轮与轨道支承接螺旋管外啮合的剖面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螺旋轮与轨道支承接螺旋管内啮合的剖面图;
[0018]其中:1、电梯井道;2、轨道支承;6、缆绳;8、轿厢;11、轨道固定架;12、驱动轨道;13、缆绳连接器;14、轿架上横梁;15、轿厢连接器;16、导靴;17、主体框架;18、螺旋轮;19、驱动电机;20、传动组件;22、上横梁;23、下横梁;25、铰链;26、减震块;27、机脚减震连接件;28、吊架;29、同步带;30、传动轴;31、分动箱;32、万向节;33、制动蹄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0]实施例1:
[0021]双螺旋电梯驱动装置及轨道:设置有驱动装置与驱动轨道两部分,驱动装置为运动件,驱动轨道为固定件。两者的相对运动为螺旋运动。驱动装置中螺旋轮的转动与驱动轨道中的轨道支承啮合产生反作用力。驱动装置依靠运动中的反作用力来实现在驱动轨道中的上下移动。
[0022]1、双螺旋电梯驱动装置及轨道:设置有驱动装置与驱动轨道12两部分,驱动装置为运动件,驱动轨道12为固定件。两者的相对运动为螺旋运动。驱动装置中螺旋轮18的转动
与驱动轨道12中的轨道支承2啮合产生反作用力。驱动装置依靠运动中的反作用力来实现在驱动轨道12中的上下移动。
[0023]1、动力传递:
[0024]驱动电机在得到电机控制器的运行指令后,输出正转或反转扭矩,电机扭矩通过同步带29传递到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为一根输入轴,两根输出轴。两根输出轴通过万向节32,传动轴30分别把转矩传递到左右两边拉分动箱31,分动箱31输入轴与传动轴30通过万向节32相连,输出端与螺旋轮18相连。这样,传动组件的输出扭矩经过传动轴30传递到螺旋轮18。螺旋轮18依据电机控制器的指令正转或反转。实现整个驱动装置沿驱动轨道12上下运行。
[0025]2、制动力矩:
[0026]驱动电机中装有制动蹄块33,制动蹄块33接动电梯控制器的指令后断电制动,使驱动电机停止输出扭矩而输出制动力矩,制动力矩通过同步带29,传动组件,传动轴30,分动箱31等,到达螺旋轮18,把运动的螺旋轮18制停。
[0027]3、平衡力传递:
[0028]主体框架17上横梁22装有缆绳连接器13,连接来自对重装置,对重导向轮,轿厢8导向轮的缆绳6,对重装置的重力通过缆绳6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螺旋电梯驱动装置及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主要由主体框架,驱动电机,传动组件及两个螺旋轮组成,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把电机转矩或制动力矩传递到螺旋轮,使螺旋轮转动或停止;轨道主要有轨道支承和驱动轨道组成,驱动轨道通过轨道固定架固定在电梯井道中,轨道支承安装在驱动轨道中,依螺旋轮的螺距等距离沿驱动轨道上下分布;驱动装置中,主体框架一方面起主体联接作用:用来安装驱动电机,传动组件和两个螺旋轮。另一方面起力传递作用,主体框架上横梁安装有缆绳连接器,承受来自对重装置的缆绳拉力,下横梁装有轿厢连接器,把轿厢连为一体,把驱动扭矩传递给电梯轿厢;驱动装置中,螺旋轮与轨道支承是两对螺旋副,螺旋轮为运动杆,轨道支承为固定杆,螺旋轮发生旋转运动时,能获得轨道支承的反作用力,使驱动装置产生沿驱动轨道上下运动的驱动力,旋螺轮制动停止时,驱动装置能获得轨道支承的制动力矩而停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电梯驱动装置及轨道,其特征在于:螺旋轮与轨道支承组成螺旋副,两者在形状上相互啮合,啮合部位如螺旋轮为圆形,则轨道支承为内圆;如螺旋轮为内圆,则轨道支承为外圆;其相互啮合的形状可延伸为三角形,矩形,梯型,燕尾槽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电梯驱动装置及轨道,其特征在于:驱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国益左国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伟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