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02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设置有轿厢,在轿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驱动轨道,驱动轨道通过轨道固定架固定在电梯井道两侧,轨道齿安装在驱动轨道中间。驱动装置通过轿厢连接器连为一体,驱动装置沿驱动轨道上下运行时,驱动轿厢沿电梯井道上下运行,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的提升高度、载重能力,轿厢速度没有原理性,结构性的不足而受限制,大大扩展了强制电梯的应用范围。大扩展了强制电梯的应用范围。大扩展了强制电梯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

技术介绍

[0002]曳引式强制驱动垂直升降电梯基本原理为动力卷筒,卷筒依靠钢带,缆绳,链条等直接曳引轿厢,使轿厢沿着电梯井道上下运行。其主要优点是没有对重装置,结构简单,并且省去了配重占用的井道空间。
[0003]曳引式强制驱动电梯存在有如下不足之处:
[0004]1、运行速度低,噪音大。
[0005]2、整机提升高度一般不会高于4层,大大限制了该电梯的使用范围。
[0006]3、卷筒与钢丝绳磨损严重。
[0007]4、运行整机起重能力较差,能耗高。
[0008]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通过驱动装置中的履带齿与轨道齿啮合与分离,获得驱动轨道的反作用力来运行,省去了电梯机房及机房内的动力卷筒及缆绳装置。
[0009]由于履带齿与轨道齿中,一方为弹性材料,能减少运行噪声。并且在运行过程中,有一对齿开始啮合,必一有对啮开始脱离,在轿厢运行或停止状态中,履带中间还有数对齿保持轨道齿的运行啮合状态,因此,不但运行平稳,而且始终存在的齿啮合反作用力能确保轿厢的运行安全。
[0010]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依靠的是驱动装置与驱动轨道产生的反作用力,在理论上,电梯的提升载重量及提升高度取决于驱动轨道的承重及长度,并且无需机房,因而大大扩展了强制电梯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为了克服曳引式强制驱动升降电梯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依靠动力卷筒作用于缆绳来曳引轿厢的强制升降电梯:双履带驱动装置与轿厢连为一体,驱动装置中履带轮驱动履带运动,使履带齿与驱动轨道上的轨道齿保齿啮合和脱离,以获得驱动装置的运行反作用力。
[0012]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轨道的反作用力来运行,驱动装置运行过程中,履带齿与轨道齿不断啮合与脱离,并且履带中间还有数对齿保持啮合状态,因此,整个运行过程中,轿厢运行平稳,而且始终存在的齿啮合反作用力能确保轿厢的运行安全。
[0013]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省去了电梯机房及机房内的动力卷筒及缆绳装置。其提升载重量及提升高度取决于驱动轨道的承重及长度,因而双履带强制电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001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设置有轿厢,在轿厢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轨道,驱动轨道通过轨道固定架固定在电梯井道两侧,轨道齿组件安
装在驱动轨道中间;
[0015]在轿厢的顶部设置有双履带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依靠履带齿与轨道齿的反作用力在驱动轨道内上下运动,带动轿厢在电梯井道内上下移动。
[0016]驱动装置下端通过轿厢连接器与轿架上横梁相连接,使轿厢与驱动装置连为一体,随着驱动装置沿电梯井道上下运动。
[0017]驱动装置两侧沿驱动轨道的直边上下四角装有导靴,轿厢上下运动时,起轿厢导向和稳定作用。
[0018]所述的驱动装置采用双履带驱动,主体框架为井字型结构,驱动电机在井字中间,左右各安装一个两个履带轮和一条履带,主体框架下横梁两端装有轿厢连接器,与轿厢连接固定。
[0019]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结构比较简单,实现轿厢不需要缆绳曳引力运行,仅依靠驱动装置的制动就能制停轿厢,省去复杂的电梯安全部件,使得电梯在遇到紧急情况或者缆绳断裂的情况下,避免了导致轿厢的牵引力突然丧失,导致轿厢超速坠落,使得电梯或者乘坐电梯的人更加安全。
[0020]双履带驱动电梯在履带轮上装有限速制动器,出现轿厢超速紧急状态下,能迅速制停轿厢,多重安全保护,具有曳引式电梯无可比拟的安全性,可维护性,整个电梯的购置及使用,维护成本与曳引电梯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驱动装置结构图。
[0025]其中:1、电梯井道;2、轨道齿;7、双履带驱动装置;8、轿厢;11、轨道固定架;12、驱动轨道;14、轿架上横梁;15、轿厢连接器;16、导靴; 17、主体框架;18、履带;19、驱动电机;20、同步齿带;22、上横梁;23、下横梁;25、履带轮;26、履带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7]实施例1:如图1

3所示,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设置有轿厢8,在轿厢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轨道12,驱动轨道通过轨道固定架11固定在电梯井道 1两侧,轨道齿2安装在驱动轨道12中间;
[0028]其特征在于:在轿厢8的顶部设置有双履带驱动装置7,所述的驱动装置依靠履带轮驱动履带,使履带产生运动,同时履带齿与轨道齿2啮合,驱动装置得到轨道齿的反作用力,使驱动装置沿着驱动轨道12内上下运动,轿厢8通过轿厢连接器15与驱动装置连为一
体,驱动装置的上下运动使得轿厢8在电梯井道1内上下运动。
[0029]整个驱动装置在轿厢顶部,驱动装置的运动驱动轿厢运动。驱动装置的沿驱动轨道运动的驱动力来源于驱动轨道的反作用力。
[0030]整个驱动装置在轿厢顶部,也可以通过驱动装置的变形改良,包括驱动装置中,轨道接触的履带齿与轨道齿啮合部件,直接安装在轿厢两侧,使驱动装置与轿厢合为一体。
[0031]履带轮要获得驱动轨道的反作用力,不是直接拉触,而是以履带为中间件,履带轮驱动履带,履带齿与轨道齿啮合。
[0032]履带齿与轨道齿保持啮合,两者啮合同时有三种情况存在,一对齿开始啮合,多对齿保持啮合,一对齿脱离啮合。并且只有沿驱动轨道方向的齿啮合接触与脱离,没有相对运动,因此,整个驱动装置的运动过程能保持平稳,稳定。
[0033]履带齿与轨道齿的材料,可以两者都为金属硬质材料,啮合时涂抹油脂类材料,有利于消除噪声。也可以是履带齿或轨道齿中的一件为弹性如橡胶包覆,减少运行噪声。
[0034]履带齿和轨道齿的形状可以依据运行的稳定性及噪声情况加以改进,如齿型截面有一定角度,齿型正面为人字型使其有定位功能等。
[0035]轨道齿独立安装在驱动轨道上,包括加以改进轨道截面形状,使轨道齿与轨道融为一体,成为一个零件。也包括多个轨道齿组成一起成履带状零件,整体安装在驱动轨道表面。
[0036]驱动装置中,驱动电机装有制动蹄片,用于制停驱动电机。两侧履带轮上也装有限速制动器。发生轿厢运行超速而驱动电机制动蹄片没发生作用时,限速制动器能急时制停轿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设置有轿厢,在轿厢的两侧设置有驱动轨道,驱动轨道通过轨道固定架固定在电梯井道两侧,轨道齿安装在驱动轨道中间;其特征在于:在轿厢的顶部设置有双履带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依靠履带轮驱动履带,使履带产生运动,同时履带齿与轨道齿啮合,驱动装置得到轨道齿的反作用力,使驱动装置沿着驱动轨道内上下运动,轿厢通过轿厢连接器与驱动装置连为一体,驱动装置的上下运动使得轿厢在电梯井道内上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其特征在于:整个驱动装置在轿厢顶部,驱动装置的运动驱动轿厢运动,驱动装置的沿驱动轨道运动的驱动力来源于驱动轨道的反作用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其特征在于:整个驱动装置在轿厢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其特征在于:履带轮要获得驱动轨道的反作用力,不是直接拉触,而是以履带为中间件,履带轮驱动履带,履带齿与轨道齿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履带强制驱动升降电梯,其特征在于:履带齿与轨道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国益左国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伟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