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的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699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的平衡车,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还包括通轴,所述通轴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车体内,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二车体内,所述通轴上设有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电池组件通过所述电池组件安装结构与所述通轴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车体或所述第二车体中。其优点在于,在通轴上设置电池组件安装结构,使电池组件与通轴固定连接,电池组件位于第一车体或第二车体中,而是与机械强度更大的通轴连接,保证电池组件稳定安装,同时,利用第一车体或第二车体的外壳保护电池组件,合理利用第一车体或第二车体的内部空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的平衡车


[0001]本技术涉及平衡车
,尤其涉及一种带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的平衡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平衡车中的一款扭扭车,其主要通过中间的转动机构进行转动,因此,转动机构为整个平衡车的应力集中点,当平衡车的承重超过一定重量时,转动机构及与车体的连接位置容易形变,平衡车会发生内八字现象,严重影响平衡车的运行和安全性。为克服该缺陷,平衡车采用了连接车轮和转动机构的通轴结构,而通轴结构占据了车体内的部分空间,因此,需要重新设计电池组件的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的平衡车,电池组件通过电池组件安装结构与通轴连接,置于第一车体或第二车体内部,保护电池组件的同时合理利用车体内空间,保证电池组件安装的稳定性。
[0004]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带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的平衡车,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还包括通轴,所述通轴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车体内,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二车体内,所述通轴上设有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电池组件通过所述电池组件安装结构与所述通轴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车体或所述第二车体中。
[0006]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安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组件固定架,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与所述通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化;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的两端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与所述电池组件的两侧对应。
[0008]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安装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电池组件的外壁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件与连接槽对应;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槽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将所述电池组件固定在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上。
[0009]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的外壁包括四个侧面,其中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位于所述通轴的两侧,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横跨所述通轴;
[0010]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座,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至少一个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横跨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连接槽连接;
[0011]和/或,
[0012]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通轴的两侧,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一个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与所述第三侧面对应设置,另一个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与所述第四侧面对应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侧边设有加强筋。
[0014]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位于所述通轴的下部,所述安装座的高度低于所述
通轴的轴线高度,
[0015]或者,
[0016]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设置在所述通轴的上部,所述安装座的高度高于所述通轴的轴线高度。
[0017]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包括通槽,所述通轴穿过所述通槽且部分位于所述通槽中,所述电池组件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通轴的下方。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车体中设有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与所述通轴位于所述第一车体内的部分或与第一上壳或与第一下壳连接固定;和/或,所述第二车体中设有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通轴位于所述第二车体内的部分或与第二上壳或第二下壳连接固定;
[0019]所述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板或所述第二控制板的侧边。
[0020]优选地,所述通轴为一根通轴,连通所述第一车体和所述第二车体,所述第一车体相对所述通轴固定,所述第二车体相对所述通轴转动;所述电池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通轴位于所述第一车体内的部分上;
[0021]或者,
[0022]所述通轴包括第一分轴和第二分轴,所述第一分轴套接在所述第二分轴中,且相对所述第二分轴转动,所述第一车体与所述第一分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车体相对所述第二分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通轴位于所述第一车体或所述第二车体内的部分上;
[0023]或者,
[0024]所述通轴包括第一分轴和第二分轴,所述第一分轴与所述第二分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分轴相对所述转动机构转动,所述第二分轴相对所述转动机构转动,所述第一车体与所述第一分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车体与所述第二分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通轴位于所述第一车体或所述第二车体内的部分上。
[0025]相比相关技术中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本技术在车体内设置通轴,横穿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增强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的结构强度和连接强度,避免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在连接处形变,使平衡车可以承载更重的重量;在通轴上设置电池组件安装结构,使电池组件与通轴固定连接,电池组件位于第一车体或第二车体中,但不与第一车体或第二车体连接,而是与机械强度更大的通轴连接,保证电池组件稳定安装,同时,利用第一车体或第二车体的外壳保护电池组件,合理利用第一车体或第二车体的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平衡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平衡车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平衡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平衡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平衡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0、第一车体;11、第一上壳;12、第一下壳;20、第二车体;21、第二上壳;22、
第二下壳;30、通轴;31、第一端;32、第二端;33、第一分轴;331、主轴;332、套轴;34、第二分轴;35、转动机构;351、连接座;352、第一轴承;353、第二轴承;354、第一轴承槽;355、第二轴承槽;356、第一分座;357、第二分座;36、第一限位结构;361、第一限位槽;362、第一限位柱;37、第二限位结构;371、第二限位槽;372、第二限位柱;38、限位机构;381、限位槽;382、限位柱;40、第一控制板;41、第一控制板架;411、第一固定平台;412、第一连接柱;413、第一避让槽;42、第二控制板;43、第二控制板架;431、第二固定平台;432、第二连接柱;433、第二避让槽;44、通轴安装部;441、第一通孔;442、第二通孔;443、定位孔;50、电池组件;51、连接槽;52、第一侧面;53、第二侧面;54、第三侧面;55、第四侧面;56、安装座;57、加强筋;58、通槽;60、电池组件固定架;61、连接件;62、第一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虽然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的平衡车,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轴,所述通轴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车体内,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二车体内,所述通轴上设有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电池组件通过所述电池组件安装结构与所述通轴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车体或所述第二车体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安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组件固定架,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与所述通轴固定连接或一体化;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的两端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安装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电池组件的外壁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件与连接槽对应;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连接槽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将所述电池组件固定在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的外壁包括四个侧面,其中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位于所述通轴的两侧,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横跨所述通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对应,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通轴的两侧,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一个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与所述第三侧面对应设置,另一个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与所述第四侧面对应设置;所述安装座的侧边设有加强筋。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座,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至少一个所述电池组件固定架横跨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连接槽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侧边设有加强筋。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带电池组件安装结构的平衡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传美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小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