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轮平衡车车体转动装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平衡车
,尤其涉及一种两轮平衡车车体转动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平衡车中的一款扭扭车,其主要通过中间的转动机构进行转动,因此,转动机构为整个平衡车的应力集中点,当平衡车的承重超过一定重量时,转动机构及与车体的连接位置容易形变,平衡车会发生内八字现象,严重影响平衡车的运行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在平衡车车体内设置一种稳定结构,增强平衡车车体的结构强度,同时,现有扭扭车的车体需要相对转动,需要设计车体与该稳定结构的转动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轮平衡车车体转动装配结构,用于实现车体转动,同时增强车体的结构强度。
[0004]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两轮平衡车车体转动装配结构,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还包括通轴,所述通轴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车体中,所述通轴的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二车体中,所述第一车体和/或所述第二车体与所述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车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轮平衡车车体转动装配结构,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轴,所述通轴的第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车体中,所述通轴的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二车体中,所述第一车体和/或所述第二车体与所述通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车体和/或所述第二车体内设有安装座,所述通轴穿过安装座并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通轴上套设有轴承,所述安装座内设有轴承槽,所述通轴通过所述轴承和所述轴承槽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平衡车车体转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车体和/或所述第二车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轴承半槽,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轴承半槽,所述第一轴承半槽和所述第二轴承半槽形成所述轴承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平衡车车体转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体包括第一上壳和第一下壳,当所述第一车体与所述通轴转动连接时,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上壳或所述第一下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通轴与所述第一上壳或所述第一下壳转动连接;和/或所述第二车体包括第二上壳和第二下壳,当所述第二车体与所述通轴转动连接时,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上壳或所述第二下壳为一体式连接,所述通轴与所述第二上壳或所述第二下壳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轮平衡车车体转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轴上套设有至少两个轴承,所述安装座中设有至少两个轴承槽,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槽一一对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轮平衡车车体转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设置在两个所述轴承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轮平衡车车体转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包括挤压板和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或弹片;所述挤压板与所述通轴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化结构,位于两个所述轴承之间;所述复位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并与所述挤压板的两端对应设置,位于两个所述轴承槽之间;或者,所述复位结构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通轴,位于所述第一车体和所述第二车体之间,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车体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车体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轮平衡车车体转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两个所述轴承之间;所述限位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传美,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小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