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晶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05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基板;多晶硅层,位于该基板上;栅极绝缘层,覆盖该多晶硅层;栅极;层间介电层,覆盖该栅极与该栅极绝缘层;以及源极以及漏极位于该层间介电层上。尤其是,该栅极包括:第一电极层,位于该栅极绝缘层上;以及第二电极层,位于该第一电极层上并大体全面覆盖该第一电极层的上表面,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以及该第二电极层具有大体相同的倾斜角度(taper  angle),该倾斜角度约小于90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且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温多晶硅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在现有薄膜晶体管顶栅极(top gate)结构中,包括基板100、位于基板100上的多晶硅层102、覆盖多晶硅层102的栅极绝缘层104、位于栅极绝缘层104上的栅极106、覆盖栅极106的层间介电层108、以及通过接触插塞110a、110b而分别与多晶硅层102的源极区域102b与漏极区域102c形成电连接的源/漏极112a/112b。其中,栅极的材料通常包括钼(Mo)或钨(W)等金属,且栅极与栅极绝缘层之间通常存在有应力。一般而言,应力于经过薄膜沉积工艺、热工艺后,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并残留于薄膜中;或者,材料内部缺陷也会造成应力的产生。由于栅极金属与栅极绝缘层之间存在有应力,而导致薄膜晶体管的电性异常,如图2所示。其中,上述图2为现有薄膜晶体管的Vg-Id(栅极电压-漏极电流)曲线图,说明当Vg操作在-15~20V之间、且Vd为10V的情况下,Vg-Id曲线明显向负方向平移。由此可知,存在于现有栅极金属与栅极绝缘层之间的应力会影响薄膜晶体管的稳定性,所以业界亟需一种可以解决电性异常、并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薄膜晶体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栅极金属的应力,以增进薄膜晶体管的稳定性。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基板;多晶硅层,位于该基板上,其中该多晶硅层具有沟道区域、源极区域以及漏极区域,该沟道区域位于该源极区域以及该漏极区域之间;栅极绝缘层,覆盖该多晶硅层;栅极,位于该栅极绝缘层上并对应该沟道区域;层间介电层,覆盖该栅极与该栅极绝缘层;以及源极以及漏极位于该层间介电层上并分别与该源极区域以及该漏极区域电连接。尤其是,该栅极包括第一电极层,位于该栅极绝缘层上;以及第二电极层,位于该第一电极层上并大体全面覆盖该第一电极层的上表面,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以及该第二电极层具有大体相同的倾斜角度(taper angle),该倾斜角度约小于90度。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基板;多晶硅层,位于该基板上,其中该多晶硅层仅具有沟道区域、源极区域以及漏极区域,该沟道区域位于该源极区域以及该漏极区域之间,其中该源极区域与该漏极区域具有大体相同的离子掺杂浓度;栅极绝缘层,覆盖该多晶硅层;栅极,位于该栅极绝缘层上并对应该沟道区域;层间介电层,覆盖该栅极与该栅极绝缘层;以及源极以及漏极位于该层间介电层上并分别与该源极区域以及该漏极区域电连接。尤其是,该栅极包括第一电极层位于该栅极绝缘层上;以及第二电极层位于该第一电极层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以多层结构的栅极金属取代单层的栅极金属,通过不同应力或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的金属构成栅极金属,而减少栅极金属的应力,进而改善薄膜晶体管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栅极金属中,下层金属的杨氏模量小于上层金属的杨氏模量。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金氧半导体,包括NMOS、PMOS、或CMOS等。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配合附图以及优选实施例,以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绘示现有薄膜晶体管的结构。图2为图1的薄膜晶体管的Vg-Id关系图。图3为绘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的结构。图4为图3的薄膜晶体管的Vt偏移量-应力功率关系图。图5为图3的薄膜晶体管的SEM剖面图。图6为于室温下量测的Vt偏移量-应力功率关系图,用以说明现有薄膜晶体管与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的差异。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的Vg-Id关系图(室温下)。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的Vt偏移量-应力功率关系图(70℃下)。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的Vt偏移量-应力功率关系图(70℃下)。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的Vg-Id关系图(室温下)。简单符号说明100~基板; 102~多晶硅层;102a~沟道区域; 102b~源极区域;102c~漏极区域; 104~栅极绝缘层;106~栅极; 108~层间介电层;110a~接触插塞; 110b~接触插塞;112a~源极; 112b~漏极;200~基板; 202~多晶硅层;202a~沟道区域; 202b~源极区域;202c~漏极区域; 204~栅极绝缘层;206~栅极; 208~层间介电层;210a~接触插塞; 210b~接触插塞;212a~源极; 212b~漏极。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主要包括基板200、位于基板200上的多晶硅层202、覆盖多晶硅层202的栅极绝缘层204、位于栅极绝缘层204上的栅极206、覆盖栅极206与栅极绝缘层204的层间介电层208、以及通过接触插塞210a、210b而与多晶硅层202形成电连接的源/漏极212a/212b。其中,多晶硅层202具有沟道区域202a、源极区域202b以及漏极区域202c,沟道区域202a位于源极区域202b以及漏极区域202c之间;栅极206对应沟道区域202a;源/漏极212a/212b分别与源极区域202b以及漏极区域202c电连接。尤其是,栅极206包括第一电极层206a,位于栅极绝缘层204上;以及第二电极层206b,位于第一电极层206a上并大体全面覆盖第一电极层206a的上表面,其中第一电极层206a以及第二电极层206b具有大体相同的倾斜角度θ(taper angle),倾斜角度θ约小于90度。也就是说,第一电极层206a与第二电极层206b构成多层结构的栅极206,以取代现有单层的金属栅极。而且,倾斜角度θ优选者约介于20度至60度;更优选者约介于15度至60度之间。而且,第一电极层206a的杨氏模量不等于第二电极层206b的杨氏模量;优选者为第一电极层206a的杨氏模量小于该第二电极层206b的杨氏模量。另外,第一电极层206a的厚度约介于50埃至700埃之间;优选者约介于100埃至500埃之间。另外,第一电极层206a的材料包括钛或铝;第二电极层206b的材料包括钼、钛、钨或铝等。另外,第二电极层206b的厚度约介于1000埃至4000埃之间;优选者约介于1000埃至3000埃之间。因此,栅极的厚度约介于1000埃至4500埃之间;优选者约介于1100埃至3500埃之间。另外,第二电极层206b的材料也可以是金属硅化物,例如是硅化镍(NiSi)、二硅化钛(TiSi2)、或硅化钴(CoSi)等金属硅化物。另外,多晶硅层202可以是N型多晶硅层;也可以是P型多晶硅层。在此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中,还包括位于该基板与该多晶硅层之间的缓冲层(图未显示)。另外,栅极206还包括位于第二电极层206b上的第三电极层(图未显示),其中此第三电极层的材料包括Ti、Mo、或MoW。此外,由于钼与钨的杨氏模量均大于铝与钛(如表1所示),所以可以知道钼与钨所引起的应力会大于铝与钛。表1 以钼为例,在室温下、不同溅射参数下的钼薄膜应力也有所不同,而量测由钼构成单层栅极金属的N型薄膜晶体管(NTFT)的起始电压(thresholdvoltage;Vt)平移情形,发现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    基板;    多晶硅层,位于该基板上,其中该多晶硅层具有沟道区域、源极区域以及漏极区域,该沟道区域位于该源极区域以及该漏极区域之间;    栅极绝缘层,覆盖该多晶硅层;    栅极,位于该栅极绝缘层上并对应该沟道区域,该栅极包括:    第一电极层,位于该栅极绝缘层上;以及    第二电极层,位于该第一电极层上并大体全面覆盖该第一电极层的上表面,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以及该第二电极层具有大体相同的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约小于90度;    层间介电层,覆盖该栅极与该栅极绝缘层;以及    源极以及漏极,位于该层间介电层上并分别与该源极区域以及该漏极区域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基板;多晶硅层,位于该基板上,其中该多晶硅层具有沟道区域、源极区域以及漏极区域,该沟道区域位于该源极区域以及该漏极区域之间;栅极绝缘层,覆盖该多晶硅层;栅极,位于该栅极绝缘层上并对应该沟道区域,该栅极包括第一电极层,位于该栅极绝缘层上;以及第二电极层,位于该第一电极层上并大体全面覆盖该第一电极层的上表面,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以及该第二电极层具有大体相同的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约小于90度;层间介电层,覆盖该栅极与该栅极绝缘层;以及源极以及漏极,位于该层间介电层上并分别与该源极区域以及该漏极区域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该第一电极层的杨氏模量小于该第二电极层的杨氏模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该第一电极层的厚度约介于50埃至700埃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该第一电极层的厚度约介于100埃至500埃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该第一电极层的材料包括钛或铝。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该第二电极层的厚度约介于1000埃至4000埃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该栅极的厚度约介于1000埃至4500埃之间。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该第一电极层的杨氏模量不等于该第二电极层的杨氏模量。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该第二电极层的材料包括钼、钛、钨或铝。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雄翁健森许建宙彭佳添李振岳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