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动元件的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涉及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多媒体技术相当发达,多半受益于半导体元件或显示装置的进步。就显示器而言,具有高画面质量、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Crystal Display,TFT-LCD)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使得薄膜晶体管被广泛的运用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中。图1为公知薄膜晶体管的剖面图。请参照图1,公知薄膜晶体管100包括基板110、栅极120、介电层130、通道层140、欧姆接触层142、源/漏极150与介电层160。其中,栅极120设置于基板110上,而介电层130覆盖住栅极120。此外,通道层140设置于栅极120上方区域的介电层130上。欧姆接触层142设置于通道层140上,而源/漏极150设置于通道层140上。另外,介电层160设置于基板上,并覆盖住源/漏极150。更详细地说,源/漏极150由阻挡层152、导体层154与阻挡层156所构成。其中,阻挡层152设置于导体层154与欧姆接触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晶体管,其特征是包括:基板;栅极,设置于该基板上;第一介电层,覆盖住该栅极与该基板;通道层,至少设置于该栅极上方的该第一介电层上;源极/漏极,设置于该通道层上,而该源极/漏极包括第一阻挡层、第 一导体层与第二阻挡层,其中该第一阻挡层设置于该第一导体层与该通道层之间,且该第一阻挡层与该第二阻挡层包覆该第一导体层;以及第二介电层,覆盖住该源极/漏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晶体管,其特征是包括基板;栅极,设置于该基板上;第一介电层,覆盖住该栅极与该基板;通道层,至少设置于该栅极上方的该第一介电层上;源极/漏极,设置于该通道层上,而该源极/漏极包括第一阻挡层、第一导体层与第二阻挡层,其中该第一阻挡层设置于该第一导体层与该通道层之间,且该第一阻挡层与该第二阻挡层包覆该第一导体层;以及第二介电层,覆盖住该源极/漏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是该栅极包括第三阻挡层,设置于该基板上;第二导体层,设置于该第三阻挡层上;以及第四阻挡层,覆盖住该第二导体层,且该第三阻挡层与该第四阻挡层包覆该第二导体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是该第三阻挡层与该第四阻挡层的材质包括钼、铬、钛、钽或其氮化物、钛钨合金、硅化物金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是该二导体层的材质包括铜、铝、金、银或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是还包括欧姆接触层,设置于该通道层与该源极/漏极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是该第一阻挡层与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泉毅,赖钦诠,官永佳,戴伟仁,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