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InN材料作衬底或缓冲层制备InN/锗或InN/硅薄膜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676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InN材料作衬底或缓冲层制备InN/锗或InN/硅薄膜,InN材料作衬底或缓冲层,并在上面制备InN/锗或InN/硅薄膜,InN材料缓冲层的厚度为100纳米以上,在其上制备单层或n层锗或硅薄膜,每层锗或硅薄膜的厚度为50纳米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200-1150℃生长温度范围内,采用MOCVD、CVD、HVPE或MBE生长技术生长InN/锗或InN/硅薄膜。利用Ge(111)和InN之间不太大的晶格失配比(9%)以及带隙的细微差别(40meV)得到异质结构。这种异质结构用于生产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HBTs)以及红外光探测器的优点很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InN材料作缓冲层或衬底材料生长其它半导体材料或结构的方 法。尤其是在单晶或多晶InN半导体材料上利用CVD、 M0CVD或MBE生长方法生长单 层半导体材料或多层半导体结构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工业发展到如今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GaN、 IriN、 A1N及其三元合 金InxGai-xN、 Al、GahN组成的III族氮化物以其诸多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成为了近年半导体光电子学研发的热点。2002年,美国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 验室的W. Walukiewicz和J. Wu发现InN的禁带宽度为0. 7eV ([l] J. Wu, W. Walukiewicz, K. M. Yu, J. W. Ager III, E. E. Haller, H. Lu, W. J. Schaff, Y. Saito, and Y. Nanishi, Appl. Phys. Lett. 80, 3967 (2002)),而不是之前报道 的2eV ( [2] T. L. Tansley and C. P. Foley, J. Appl.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InN材料作衬底或缓冲层制备InN/锗或InN/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利用InN材料做衬底或先在其它衬底上生长的InN材料作缓冲层或支撑层材料,并在200-1150℃生长温度范围内,采用MOCVD、、CVD、HVPE或MBE生长技术生长InN/锗或InN/硅薄膜,以金属有机源,金属源或其它半导体材料为生长源,生长过程中通入一定流量的N↓[2]气或H↓[2]气作为载气。

【技术特征摘要】
1、InN材料作衬底或缓冲层制备InN/锗或InN/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利用InN材料做衬底或先在其它衬底上生长的InN材料作缓冲层或支撑层材料,并在200-1150℃生长温度范围内,采用MOCVD、CVD、HVPE或MBE生长技术生长InN/锗或InN/硅薄膜,以金属有机源,金属源或其它半导体材料为生长源,生长过程中通入一定流量的N2气或H2气作为载气。2、 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其它半导体外延膜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新型InN材料 做衬底或以先在其它衬底上生长的InN材料作缓冲层或支撑层材料。3、 采用MOCVD、 CVD、 HVPE或MBE等半导体材料生长方法。在200-115(TC生 长温度范围内,采用M0CVD、、 CVD、 HVPE或MBE等生长技术所需的金属有机 源,金属源或其它半导体材料生长源,利用新型InN材料做衬底或先在其它衬底 上生长的InN材料作缓冲层或支撑层反应合成生长其它半导体薄膜材料或半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自力张荣韩平王荣华刘斌修向前赵红郑有炓顾书林江若琏施毅朱顺明胡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