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杆吊臂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87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定杆吊臂及车辆,其中,稳定杆吊臂包括:吊臂主体,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及第三主体,第一主体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主体及第三主体均呈角度设置;圆环连接件,连接于第二主体的一端;U形连接件,连接于第三主体的一端;其中,圆环连接件与U形连接件沿第二方向具有偏置距,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第二主体及第三主体分别与第一主体呈角度设置,使吊臂主体形成一偏置结构,且圆环连接件与U形连接件沿第二方向具有偏置距,当稳定杆吊臂连接于横向稳定杆与车架之间时,稳定杆吊臂与转向纵拉杆之间形成较大的转向空间,从而当车辆处于最大转角时,转向纵拉杆与稳定杆吊臂之间不产生干涉,使车辆能够稳定转向。转向。转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杆吊臂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稳定杆吊臂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前悬架系统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地增加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提供良好的转向操纵性和稳定性,以及确保乘客的舒适度。它能够吸收垂直加速车轮的能量,使车轮顺着路面上下颠簸的同时车架和车身不受干扰。
[0003]前悬架系统通常由钢板弹簧、共用连接轴、减震器、缓冲橡胶、稳定杆以及稳定杆吊臂组成。其中减震器和稳定杆安装在前轴和底盘架之间,稳定杆通过稳定杆吊臂固定于车架上。此外,稳定杆一般需要与减震器配合使用,以便为行驶中的汽车提供附加稳定性。稳定杆是一个横跨整个车轴的金属杆,将悬架的两侧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当一个车轮上的悬架上下移动时,稳定杆会将移动传递给其他车轮。这样可以使行驶更平稳,并减少了车辆的倾斜度,尤其是它能抵消转弯时悬架上的汽车的侧翻趋势。当汽车转弯或者当车辆发生侧倾时,稳定杆能够控制前轴左右两侧以减少车辆的倾斜度,使行驶区域平稳。
[0004]而当稳定杆吊臂连接于横向稳定杆及车架之间时,其位于转向纵拉杆和钢板弹簧或者下推力杆之间。当车辆处于最大转角时,转向纵拉杆与轮胎处于临界干涉状态,转向纵拉杆与稳定杆吊臂之间容易产生干涉,从而影响车辆的转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车辆转向时,转向纵拉杆与稳定杆吊臂之间易产生干涉的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杆吊臂及车辆,在受力稳定的前提下,不影响车辆转向。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稳定杆吊臂,包括:
[0007]吊臂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及沿第一方向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两端的第二主体与第三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主体及所述第三主体均呈角度设置;
[0008]圆环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背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
[0009]U形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三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背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
[0010]其中,所述圆环连接件与所述U形连接件沿第二方向具有偏置距,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及所述第三主体的连接处均通过第一圆角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圆角的半径范围为150mm

200mm。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圆环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一侧偏置,偏置距离为所述U形连接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厚度的40%

60%。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圆环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面一侧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3mm

5mm。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圆环连接件通过第二圆角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圆角的半径范围为15mm

30mm。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主体包括第一连接筋及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一连接筋与所述第一主体相连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筋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筋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45
°‑
55
°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筋与所述第一连接筋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95
°‑
105
°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筋与所述第一连接筋通过第三圆角过渡连接,所述第三圆角的半径范围为20mm

30mm。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主体包括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筋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筋背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筋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筋背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
[0019]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车架相连。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以及所述第三主体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相等,所述宽度范围为所述圆环连接件直径的80%

90%;
[0021]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臂主体、所述圆环连接件以及所述U形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002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稳定杆吊臂。
[0024]上述的稳定杆吊臂及车辆,第二主体及第三主体分别与第一主体之间呈角度设置,使得吊臂主体形成一偏置结构,此外,圆环连接件与U形连接件沿第二方向具有偏置距,由此,当稳定杆吊臂连接于横向稳定杆与车架之间时,稳定杆吊臂与转向纵拉杆之间形成较大的转向空间,从而当车辆处于最大转角时,转向纵拉杆与稳定杆吊臂之间不产生干涉,使车辆能够稳定转向。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现有技术中稳定杆吊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的稳定杆吊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所示的稳定杆吊臂在车架中的安装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稳定杆吊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图5所示的稳定杆吊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5所示的稳定杆吊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图5所示的稳定杆吊臂在车架中的安装示意图;
[0033]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10为图5所示的稳定杆吊臂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0035]图11为图5所示的稳定杆吊臂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0036]图中,100

稳定杆吊臂、200

转向纵拉杆、300

轮胎、400

车架、500

横向稳定杆、101

上圆环连接头、102

钢板、103

下U形连接头、10

吊臂主体、20

圆环连接件、30

U形连
接件、11

第一主体、12

第二主体、13

第三主体、111

第一圆角、121

第一连接面、122

第二连接面、123

第二圆角、131

第一连接筋、132

第二连接筋、133

第一连接件、134

第二连接件、1321

第一夹角、1322

第二夹角、132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杆吊臂,连接于车架及横向稳定杆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臂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及沿第一方向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两端的第二主体与第三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主体及所述第三主体均呈角度设置;圆环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背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U形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三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背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其中,所述圆环连接件与所述U形连接件沿第二方向具有偏置距,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吊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及所述第三主体的连接处均通过第一圆角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圆角的半径范围为150mm

2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吊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圆环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一侧偏置,偏置距离为所述U形连接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厚度的40%

6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杆吊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圆环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面一侧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3mm

5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杆吊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圆环连接件通过第二圆角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圆角的半径范围为15mm

3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杆吊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体包括第一连接筋及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振高孟鑫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