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微米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822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0.6微米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在BICMOS标准前道工艺和标准后道工艺之间进行,包括:N+离子注入;P+离子注入;源区、漏区注入;驱动区扩散;清洗液清洗;1500A氧化层沉积;硅化物保护层光照;氧化层干法刻蚀;湿法去胶;前清洗步骤;难融金属沉积;第一步热退火;选择性腐蚀;第二步热退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0.6微米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能在不破坏其他的双极管、功率器件及肖特基器件性能的前提下大大地提高了准逻辑器件(Standard  CMOS)的驱动能力,并大大地降低电路的延迟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导体制作工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引入了硅化物保护自对准CMOS工艺的0.6微米BICMOS工艺。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器件的性能要求中,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减小接触孔电阻、 减小多晶硅互连电阻、减小有源区串联电阻并提高标准逻辑器件 (Standard CMOS)的驱动能力,而其他的双极管、功率器件及肖特基器件 不受任何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引入了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的0.6微米 BICMOS工艺,能在不破坏其他的双极管、功率器件及肖特基器件性能的 前提下大大地提高了准逻辑器件(Standard CMOS)的驱动能力,并大大地 降低电路的延迟效应。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0.6微米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在BICMOS 标准前道工艺和标准后道工艺之间进行,包括N+离子注入;P+离子注入; 源区、漏区注入;驱动区扩散;清洗液清洗;1500A氧化层沉积;硅化物 保护层光照;氧化层干法刻蚀;湿法去胶;前清洗步骤;难融金属沉积; 第一步热退火;选择性腐蚀;第二步热退火。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该工艺得到的接触孔电阻为4ohm/con。使用该工艺 得到的多晶硅互连电阻和有源区串联电阻为3ohm/con。使用该工艺得到的 准逻辑器件驱动能力提高5%。使用该工艺得到的双极管、功率器件及肖 特基器件,除多晶硅互连电阻、有源区串联电阻及准逻辑器件之外,不发 生变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引入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的BICOMS工艺满足了减小接触孔电阻、减小多晶硅互连电阻、减小有源区串联电阻、提高标准逻辑器件(Standard CMOS)驱动能力并保持其他的双极管、功率器 件及肖特基器件不受任何影响的要求。在不破坏其他的双极管、功率器件 及肖特基器件性能的前提下大大地提高了准逻辑器件(Standard CMOS)的 驱动能力,能大大地降低电路的延迟效应。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 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 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的剖析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 一实施例的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0.6微米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在BICMOS标准 前道工艺和标准后道工艺之间进行,参考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 骤N+离子注入;P+离子注入;源区、漏区注入;驱动区扩散;清洗液清 洗;1500A氧化层沉积;硅化物保护层光照;氧化层干法刻蚀;湿法去胶; 前清洗步骤;难融金属沉积;第一步热退火;选择性腐蚀;第二步热退火。参考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的剖析图,图中100 是CMOS自对准硅化物的源、漏区;200是硅化物保护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0.6微米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获得的器件的性能如下 接触孔电阻为4ohm/con;多晶硅互连电阻和有源区串联电阻为3ohm/con; 准逻辑器件驱动能力提高5%;双极管、功率器件及肖特基器件,除多晶 硅互连电阻、有源区串联电阻及准逻辑器件之外,不发生变化。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引入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的BICOMS工艺 满足了减小接触孔电阻、减小多晶硅互连电阻、减小有源区串联电阻、提 高标准逻辑器件(Standard CMOS)驱动能力并保持其他的双极管、功率器 件及肖特基器件不受任何影响的要求。在不破坏其他的双极管、功率器件及肖特基器件性能的前提下大大地提高了准逻辑器件(Standard CMOS)的驱动能力,能大大地降低电路的延迟效应。虽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已经结合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于上,但是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于上述的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或改变是可以预见的, 这不应当被视为超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 于上述具体描述的实施例,而应该是符合此处所揭示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宽 泛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0.6微米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BICMOS标准前道工艺和标准后道工艺之间进行,包括:N+离子注入;P+离子注入;源区、漏区注入;驱动区扩散;清洗液清洗;1500A氧化层沉积 ;硅化物保护层光照;氧化层干法刻蚀;湿法去胶;前清洗步骤;难融金属沉积;第一步热退火;选择性腐蚀;第二步热退火。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0.6微米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BICMOS标准前道工艺和标准后道工艺之间进行,包括N+离子注入;P+离子注入;源区、漏区注入;驱动区扩散;清洗液清洗;1500A氧化层沉积;硅化物保护层光照;氧化层干法刻蚀;湿法去胶;前清洗步骤;难融金属沉积;第一步热退火;选择性腐蚀;第二步热退火。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0.6微米硅化物保护自对准工艺,其特征在于: 使用该工艺得到的接触孔电阻为4ohm/co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凯郑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