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安全气囊装置及侧安全气囊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26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促进安全气囊的适当的展开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收纳在车辆用座椅内部,对落座于该座椅上的乘员进行保护的侧安全气囊装置,其具备:安全气囊,其通过膨胀展开来对乘员进行约束;充气器,其向所述安全气囊供给膨胀气体。所述安全气囊包含:预推腔室,其将所述充气器收纳在内部,并主要向乘员侧即内侧展开;主腔室,其与所述预推腔室相连结,主要向车辆前方展开。另外,在所述安全气囊处于收纳状态时,通过所述预推腔室形成第一折叠部,通过所述主腔室形成第二折叠部。此外,在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重叠的部分中,形成将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预推腔室的至少一部分结合的缝制部,所述缝制部构成为在所述安全气囊展开时破裂。裂。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侧安全气囊装置及侧安全气囊装置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在车辆用座椅上的侧安全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为了在车辆发生事故时对乘员进行保护,在车辆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安全气囊。作为安全气有各种形态囊,例如从汽车的方向盘的中心附近膨胀来对驾驶员进行保护的所谓驾驶员用安全气囊、在汽车的窗户内侧向下方展开而在发生车辆横向撞击或翻滚,翻覆事故时对乘客进行保护的帘式安全气囊,此外,还有收纳在座椅的侧支撑部中,在发生车辆横向撞击时为了对乘员进行保护而在乘员与侧面板之间展开的侧安全气囊等。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安全气囊装置。
[0003]下记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侧安全气囊装置具备:主安全气囊,其通过来自充气器的气体向车辆前方膨胀展开从而对乘员进行保护;辅助安全气囊,其在该主安全气囊之前开始膨胀,使乘员向车内侧移动。通过这种主安全气囊和辅助安全气囊的存在,确保了在狭窄空间中对乘员的约束,提高了乘员的保护性能。另外,除了专利文献1所述的专利技术以外,还提出有在主安全气囊之外还具备辅助安全气囊的侧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侧安全气囊装置,收纳在车辆用座椅内部,对落座于该座椅上的乘员进行保护,其特征在于,具备:安全气囊,其通过膨胀展开来对乘员进行约束;充气器,其向所述安全气囊供给膨胀气体,所述安全气囊包含:预推腔室,其将所述充气器收纳在内部;主腔室,其与所述预推腔室相连结,并向车辆前方展开,在所述安全气囊处于收纳状态时,包含所述主腔室而形成第一折叠部,且包含所述预推腔室而形成第二折叠部,在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重叠的部分中,形成将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预推腔室的至少一部分结合的缝制部,所述缝制部构成为在所述安全气囊展开时破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部成形为波纹管形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成形为卷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制部至少连结所述卷状的所述第一折叠部的最外周层和所述波纹管形状的所述第二折叠部的最接近所述第一折叠部的层。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侧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制部贯穿所述卷状的所述第一折叠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制部偏离所述卷状的所述第一折叠部的卷中心而贯穿。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制部在所述卷状的所述第一折叠部的卷的中心附近贯穿。8.一种侧安全气囊装置,收纳在车辆用座椅内部,对落座于该座椅上的乘员进行保护,其特征在于,具备:安全气囊,其通过膨胀展开来对乘员进行约束;充气器,其向所述安全气囊提供膨胀气体,所述安全气囊包含:预推腔室,其将所述充气器收纳在内部;主腔室,其与所述预推腔室相连结并向车辆前方展开,在所述安全气囊处于收纳状态时,包含所述主腔室而形成第一折叠部,包含所述预推腔室而形成有第二折叠部,进一步具备支架,其保持所述安全气囊以及所述充气器并固定在所述座椅的座椅框架上,所述支架包含面向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即前方的第一表面,至少所述第二折叠部的接近所述充气器的部分配置在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表面上。9.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优斗岛弘之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