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84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其中,侧垫被展开以从座椅靠背向前突出并保护乘客的侧部,前垫被展开以从侧垫突出到乘客的前部并保护乘客的前部,表现出强约束力的上拴系件和下拴系件连接到侧垫和前垫。因此,能够有效地约束乘客的横向行为、前向行为和斜向行为,由此进一步增强对乘客的保护效果。由此进一步增强对乘客的保护效果。由此进一步增强对乘客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针对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技术,该技术能够通过使用从座椅靠背扩展的侧垫和从侧垫延伸的前垫而对乘客的横向行为、前向行为和斜向行为都进行有效约束。

技术介绍

[0002]自主车辆是结合了自主驾驶技术的智能车辆,其允许驾驶员不直接操作方向盘、油门踏板、刹车等而自行前往他们的目的地,并且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0003]如果自主驾驶状况普遍实现,则驾驶员可以选择放松模式,在该放松模式下,驾驶员在驾驶时休息而不用自己驾驶,并且在放松模式状况下,座椅的移动、旋转和姿势可以根据乘客的需要以各种方式改变。
[0004]如上所述,在自主驾驶状况下,当乘客的就座条件以各种方式改变时,现有车辆中提供的安全气囊不能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有效约束乘客的行为。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自主车辆的安全气囊的新理念。
[0005]作为
技术介绍
描述的事项只是为了增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并且不应被视为承认它们对应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经知道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可应用于自主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并且目的是通过使用展开以从座椅靠背向前突出的侧垫和展开以从侧垫突出到乘客的前部的前垫,对乘客的横向行为、前向行为和斜向行为都进行有效约束,并进一步增强对乘客的保护效果。
[0007]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使用上拴系件和下拴系件来约束侧垫和前垫的展开,由此进一步加强对乘客的约束力,并减少对乘客的伤害。
[0008]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包括形成在侧垫与前垫之间的具有通风孔的分离件的配置,以防止在侧垫展开之前前垫首先膨胀的状况。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包括:侧垫,该侧垫被展开以从座椅靠背向前突出,并在展开之后覆盖并保护乘客的侧部;前垫,该前垫被展开以从侧垫突出到乘客的前部,并在展开之后覆盖并保护乘客的前部;以及上拴系件,该上拴系件被耦接以连接座椅靠背的上部部分与侧垫和前垫,并在预定尺寸的平面中张开,以在侧垫和前垫展开时约束侧垫和前垫的展开。
[0010]侧垫在展开时覆盖并保护乘客的侧部上的头部、肩部、胸部、腹部和骨盆。
[0011]前垫在展开时覆盖并保护乘客的从乘客的肩部延伸到腹部的前部区域。
[0012]在确定展开的垫的厚度时划分侧垫的内部空间的第一分离件与侧垫组合安装在侧垫内部;并且用于控制安全气囊气体的流动的多个第一通风孔形成在第一分离件中。
[0013]用于与前垫连接的连接通道形成在侧垫的前部部分处;确定展开的垫的厚度的第二分离件与侧垫组合安装在连接通道的后部部分处;并且用于控制供应到前垫的安全气囊
气体的流动的第二通风孔形成在第二分离件中。
[0014]第一通风孔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通风孔的横截面积。
[0015]侧垫包括:第一侧垫,该第一侧垫在座椅靠背的一侧处在车门与乘客的侧部的之间的空间中展开;以及第二侧垫,该第二侧垫在座椅靠背的另一侧处展开到中央控制台与乘客的侧部之间的空间中。前垫包括从第一侧垫延伸展开的第一前垫和从第二侧垫延伸展开的第二前垫;并且第一前垫和第二前垫在展开时连接到左侧和右侧。
[0016]上拴系件被配置为通过在经过乘客的肩部时避开使乘客的颈部受到损伤的区域而展开。
[0017]上拴系件形成为使得在展开时张开的形状变为三角形,任一个顶点固定地耦接到座椅靠背的上部部分,外边中的一个附接到侧垫的内表面,并且面向前部的一个边缝合并耦接到前垫的上表面。
[0018]上拴系件包括:第一上拴系件,该第一上拴系件被耦接以连接座椅靠背的上部部分与第一侧垫的内表面和第一前垫的上表面;以及第二上拴系件,该第二上拴系件被耦接以连接座椅靠背的上部部分与第二侧垫的内表面和第二前垫的上表面。
[0019]随着第一上拴系件与座椅靠背的上部部分耦接所在的连接点在相反方向上与第一侧垫间隔开,第一上拴系件对第一侧垫和第一前垫的约束力增加;以及随着第二上拴系件与座椅靠背的上部部分耦接所在的连接点在相反方向上与第二侧垫间隔开时,第二上拴系件对第二侧垫和第二前垫的约束力增加。
[0020]第一上拴系件和第二上拴系件以∥形、X形和V形中的任一种展开。
[0021]安全气囊还包括下拴系件,该下拴系件被耦接以连接座椅靠背的下部部分和前垫,并在预定尺寸的平面中张开以约束前垫的展开,使得防止前垫被抬起。
[0022]下拴系件形成为在展开时具有三角形的张开形状,任一个顶点固定地耦接到座椅靠背的下部部分,并且面向前部的一个边被缝合并耦接到前垫的底部部分。
[0023]侧垫包括:第一侧垫,该第一侧垫在座椅靠背的一侧处在车门与乘客的侧部的之间的空间中展开;以及第二侧垫,该第二侧垫在座椅靠背的另一侧处展开到中央控制台与乘客的侧部之间的空间中。前垫包括从第一侧垫延伸展开的第一前垫和从第二侧垫延伸展开的第二前垫。而且,下拴系件包括:第一下拴系件,该第一下拴系件被耦接以连接座椅靠背的下部部分和第一前垫的底部部分;以及第二下拴系件,该第二下拴系件被耦接以连接座椅靠背的下部部分和第二前垫的底部部分。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在展开状态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透视图。
[0025]图2至图4是图1的平面图、前视图和侧视图。
[0026]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在分离状态下的侧垫和前垫的视图。
[0027]图6是用于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侧垫和前垫被展开的状态的视图。
[0028]图7和图8是用于针对每个实施例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上拴系件和第二上拴系件的展开形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说明书或申请中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特定结构或功能描述只是为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举例说明的,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说明书或申请中描述的实施例。
[0030]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并具有各种形式,因此特定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将在本说明书或申请中详细描述。然而,这并不旨在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理念的实施例限制于特定的公开形式,并且应该理解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中包括的所有变化、等同形式和替代形式。
[0031]术语诸如第一和第二可用于描述各种部件,但部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上述术语只是为了将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进行区分,例如,在不偏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理念的权利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部件可被称为第二部件,并且类似地,第二部件也可被称为第一部件。
[0032]当部件被称为与另一个部件“连接”或“接触”时,应该理解为它可以与另一个部件直接连接或接触,但中间可能存在其他部件。另一方面,当部件被称为与另一个部件“直接连接”或“直接接触”时,应该理解为中间没有其他部件。描述部件之间关系的其他表述诸如“之间”和“刚好之间”或“邻近”和“直接邻近”也应如此解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气囊,包括:侧垫,所述侧垫被配置为在展开时从乘客座椅的座椅靠背向前突出并覆盖乘客的侧部;前垫,所述前垫被配置为从所述侧垫突出并覆盖所述乘客的前部;以及上拴系件,所述上拴系件连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部分、所述侧垫和所述前垫,并且所述上拴系件被配置为约束所述侧垫和所述前垫的展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其中,所述侧垫被配置为在展开时覆盖所述乘客的头部、肩部、胸部、腹部和骨盆的侧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其中,所述前垫被配置为在展开时覆盖所述乘客的从所述乘客的肩部延伸到腹部的前部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还包括第一分离件,所述第一分离件划分所述侧垫的内部空间并且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多个第一通风孔被配置为控制安全气囊气体的流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气囊,还包括: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形成在所述侧垫的前部部分处并延伸到所述前垫;以及第二分离件,所述第二分离件定位在所述连接通道的后部部分处并包括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被配置为控制供应到所述前垫的所述安全气囊气体的流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气囊,其中,所述第一通风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横截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其中:所述侧垫包括:第一侧垫,所述第一侧垫被配置为从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一侧朝向车门与所述乘客的第一侧之间的第一空间展开;以及第二侧垫,所述第二侧垫被配置为从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二侧朝向中央控制台与所述乘客的第二侧之间的第二空间展开,所述前垫包括:第一前垫,所述第一前垫被配置为在展开时从所述第一侧垫延伸;以及第二前垫,所述第二前垫被配置为在展开时从所述第二侧垫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前垫和所述第二前垫被配置为在展开时朝向彼此横向延伸并彼此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其中,所述上拴系件被配置为在展开时延伸经过所述乘客的肩部,同时避开朝向所述乘客的颈部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其中,所述上拴系件在展开和张开时具有三角形形状,并且所述上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宁皇甫上元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