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9411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8
【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侧面碰撞时的乘员的颈部伤害加剧或者能够充分保护乘员的腰的侧面气囊装置。【解决方法】一种侧面气囊装置100,其设置于车辆,具有:袋状的垫114,其收纳于车辆用座椅102的座椅靠背104中,利用从充气机116供给的气体而在车辆用座椅的侧方膨胀展开;以及保持部128,其对垫的收纳状态的形状进行保持,垫按照沿车辆上下方向呈长条状卷绕或折叠且进一步将其上部126向车辆前侧折返的形状收纳于座椅靠背中,保持部对垫的向车辆前侧折返的上部进行保持。垫的向车辆前侧折返的上部进行保持。垫的向车辆前侧折返的上部进行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面气囊装置
[0001]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880014147.2、申请日为2018年01月05日、申请人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专利技术名称为“侧面气囊装置”的专利技术提出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面气囊装置,其设置于车辆,为了在紧急时保护乘员而膨胀展开。

技术介绍

[0003]侧面气囊装置是在车辆碰撞等紧急时工作的安全装置,例如具有袋状的垫。垫在紧急时通过气体膨胀展开,架住乘员而进行保护。侧面气囊装置的垫为了保护乘员免受侧面碰撞或侧面碰撞之后引起的翻滚(翻倒),从车辆用座椅的侧部膨胀展开至乘员的侧部。
[0004]侧面气囊装置的垫构成为主要利用气体压力膨胀展开,具有被称为充气机的气体产生装置作为气体的供给源。在侧面气囊装置中主要使用气缸型(筒型)的充气机。
[0005]气缸型的充气机其整体或一部分通过设置于构成垫的基布的插入孔中,而插入至垫的内部。插入了充气机的垫在沿车辆上下方向呈长条状卷绕或折叠的状态下与充气机一起收纳于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中。
[0006]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气囊装置,其中,由充气机和折叠的垫构成的气囊组装体的周围被能够在垫的膨胀展开时断裂的包装材料覆盖。在该气囊装置中,通过将气囊组装体的周围用包装材料覆盖,能够防止折叠状态的垫的折断。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

1041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1]但是,为了将垫收纳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中,不仅沿车辆上下方向呈长条状卷绕或折叠,而且需进一步将其上部或下部折返。
[0012]但是,当垫的上部无规则地折返时,会产生如下所述的问题。作为一例,设想在配置于车辆用座椅间的中控台的上表面,乘员(三岁等的小朋友)跪着朝向后方的情况(OOP(Out Of Position)试验的一种)。这时,预先折返且在膨胀展开时复原的垫上部有可能对乘员发出无法预测的行为。
[0013]另外,当垫的下部预先无规则地折返时,即使垫膨胀展开,也有可能无法对正常落座的乘员进行充分保护。
[0014]如此,垫的收纳状态的上部或下部是根据冲突时的展开行为而关系到乘员的颈部伤害加剧或腰的保护的重要部位。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想要利用包装材料对垫的收纳状态的形状进行保持,但是不具有如下的结构,即对考虑到乘员的颈部伤害值或腰的保护的垫
的上部或下部的折返方式、以及该折返的形状进行保持的结构。
[0015]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侧面碰撞时的乘员的颈部伤害加剧或者能够充分保护乘员的腰的侧面气囊装置。
[0016]技术方案
[001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侧面气囊装置的典型结构是设置于车辆的侧面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侧面气囊装置具有:袋状的垫,其收纳于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中,利用从充气机供给的气体而在车辆用座椅的侧方膨胀展开;以及保持部,其对垫的收纳状态的形状进行保持,垫按照沿车辆上下方向呈长条状卷绕或折叠且进一步将其上部或下部向车辆前侧折返的形状收纳于座椅靠背中,保持部对垫的向车辆前侧折返的上部或下部进行保持。
[0018]这里,对设想在配置于车辆用座椅间的中控台的上表面,乘员(三岁等的小朋友)跪着朝向后方的状况的OOP(Out Of Position)试验下的垫的上部的展开行为进行说明。在上述结构中,在收纳状态下将垫的上部向车辆前侧折返,进而利用保持部对其形状进行保持。因此,垫在膨胀展开时收纳在OOP状态的乘员的胸部暂时架住之后,通过乘员的旁边(例如若是收纳于副驾驶的垫,则通过乘员与驾驶席之间)而展开。由此,在上述OOP试验中,能够防止乘员的颈部伤害的加剧。相比于此,在垫的上部无规则地例如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车辆中央预先折返的情况下,膨胀展开时复原的垫上部容易进入至乘员的颚下,从下方将头部上推,有可能使颈部伤害加剧。
[0019]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有时也在收纳状态下将垫的下部向车辆前侧折返,进而利用保持部对其形状进行保持。与假设将垫的下部无规则地例如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远离车辆用座椅的侧部的方向折返的情况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垫将其下部向车辆前侧折返,因此在膨胀展开时能够到达乘员的腰而对腰进行充分保护。
[0020]这里,“垫的上部或下部向车辆前侧折返的形状”是指如下的形状(状态):垫呈长条状折叠时的垫的上部或下部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附近放置于折叠后的长条状的垫中的作为车辆前后方向的车辆前方的端的边(缘部)的附近。需要说明的是,该形状从车辆侧方观察是按照垫的上部或下部重叠的方式放置于折叠后的长条状的垫的缘部而形成的,例如垫的上部或下部的一部分可以从垫的车辆前方的缘部向车辆前方探出。
[0021]上述保持部可以具有辅助布,其是安装于垫的表面的环形的辅助布,供垫的向车辆前侧折返的上部或下部的前端插入。由此,仅通过将垫的上部或下部的前端插入至辅助布中,能够对垫的收纳状态的形状进行保持。
[0022]上述保持部可以具有:罩部件,其是具有柔软性的布材,包围收纳状态的垫整体;窗部,其在罩部件打开,供垫的向车辆前侧折返的上部或下部的前端从罩部件的内部通向外部。由此,仅通过将垫用罩部件覆盖,使上部或下部的前端通过窗部而配置在罩部件外,即能够对垫的收纳状态的形状进行保持。
[0023]上述罩部件可以通过对布材进行缝制而形成为袋状,具有能够使垫从罩部件外进入至内部的未缝制的非缝制部。如此,通过在袋状的罩部件的内部配置垫,能够进一步对垫的收纳状态的形状进行保持。
[0024]上述保持部可以是具有柔软性的布材,具有:卷绕部件,其卷绕于上部或下部折返前的垫中的除了上部或下部以外的区域;以及包围布,其缝制在卷绕部件上,包围布在卷绕
部件卷绕于垫的状态下位于卷绕部件的外侧表面,在外侧表面呈环状形成,包围垫的向车辆前侧折返的上部或下部的前端。根据该结构,仅通过将垫的折返的上部或下部的前端通过在卷绕部件的外侧表面呈环状形成的包围布包围,即能够对垫的收纳状态的形状进行保持。
[0025]上述保持部可以是由包含多个高分子纤维的延展性布材料形成的无纺布,使高分子纤维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熔融,从而对垫的收纳状态的形状进行保持。根据该结构,仅通过在利用无纺布对垫进行包围的状态下使无纺布的一部分相互熔融,即能够对垫的收纳状态的形状进行保持。
[0026]上述保持部可以是毛毡材料,使用模具进行加热加压而制造。根据该结构,仅通过在利用毛毡材料对收纳状态的垫进行包围进而使用模具使毛毡材料热熔融,即能够对垫的收纳状态的形状进行保持。
[0027]上述保持部可以是具有柔软性的布材,具有:主体部,其是沿上下方向的长条状的主体部,通过对布材进行缝制而形成为袋状,具有能够使垫从外部进入内部的未缝制的非缝制部;第1副翼部,其从主体部的非缝制部延伸至车辆前方,通过向车辆后侧折返,覆盖与垫中的折返的上部或下部不重叠的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面气囊装置,其设置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气囊装置具有:袋状的垫,其收纳于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中,利用从充气机供给的气体而在所述车辆用垫的侧方膨胀展开;和保持部,其对所述垫的收纳状态的形状进行保持,所述垫按照沿车辆上下方向呈长条状卷绕或折叠,进一步将其上部或下部向车辆前侧折返的形状收纳于所述座椅靠背中,所述保持部对所述垫的向所述车辆前侧折返的上部或下部进行保持,所述保持部是具有柔软性的布材,具有: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沿上下方向呈长条状,通过对所述布材进行缝制而形成为袋状,具有能够使所述垫从外部进入至内部的未缝制的非缝制部;第1副翼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非缝制部延伸至车辆前方,向车辆后侧折返,从而覆盖所述垫中的与所述折返的上部或下部不重叠的部位;第2副翼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非缝制部延伸至车辆前方,位于比所述第1副翼部靠车辆上方或车辆下方的位置,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较长,向车辆后侧折返,从而覆盖所述垫中的向所述车辆前侧折返的上部或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进一步具有第3副翼部,其从所述主体部延伸至车辆下方或车辆上方,所述第3副翼部作为向车辆上侧或车辆下侧折返时的折返部位的下缘或上缘呈圆弧状,通过所述折返而覆盖所述垫的向所述车辆前侧折返的上部或下部,沿着所述圆弧状的下缘或上缘进行缝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进一步具有两个脚部,它们从所述主体部末端扩展而延伸至车辆下方或车辆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优斗夫马真畠山直树千承哲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