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操作型电子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60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寿命更长的转动操作型电子部件,它利用弹簧使可动件直接返回到中立位置,从而能在返回时准确地进行接点切换。其结构特点是:当对操作件15进行转动操作时,可动件10进行滑动,进行接点切换,同时,螺旋弹簧6收缩,消除操作力,于是利用螺旋弹簧6的弹性使可动件10返回。(*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电话、PHS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等的,通过转动操作件来切换接点的转动操作型电子部件。以下根据附图说明图13~图16来说明过去的转动操作型电子部件。壳体50由合成树脂的成型件构成,其中有矩形的基部50a、形成在该基部50a的上面,开口部呈正方形的第1凹部50b、形成在该第1凹部50b旁边,开口部呈长方形的第2凹部50c、以及与该第2凹部50c并排设置的第3凹部50d,在第2凹部50c内设置大体上呈U字形的支承部50e。并且,在短边的两壁部近旁设置一对通孔50f,该通孔50f与形成在该壁部上的结合孔50g相连通。在第1凹部50b内,埋设按钮开关用的第1固定接点51,在第3凹部50d中央处埋设带状的第2固定接点52a,同时,在第2固定接点52a的两侧近旁,通过底壁面露出的露出部50h而埋设一对第3固定接点52c。圆顶弹簧53由能翻转返回的金属板构成,位于第1固定接点51上,由该圆顶弹簧53和第1固定接点51来构成按钮开关P1。垫片54由具有挠性的绝缘薄片构成,它被固定后能覆盖第1凹部50b。可动件55由主体部55a和滑子55b构成,其中该主体部55a由合成树脂成形件构成;该滑子55b由金属构成,它被安装在该主体部55a上。主体部55a具有于平板矩形状的安装部55c、以及从该安装部55c的上面向上凸出呈U字状而形成的结合部55d。并且,滑子55b具有平板状的基部55e以及从该基部55e的两端向下方弯曲延伸的一对滑动片55f,基部55e用嵌合等方法固定到安装部55c上,滑子55b被固定在主体部55a上。这种可动件55被置于第3凹部50d内并能滑动,当滑动片55f位于露出部50h内时处于中立状态,该可动件55进行滑动时,滑动片55f在第2、第3固定接点52a、52c上进行滑动,第2、第3固定接点52a、52c之间导通。并且,利用可动件55和第2、第3固定接点52a、52c来构成滑动开关S1。罩子56是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后再弯曲加工而制成的,其中有平板状的板状部56a,形成在该板状部56a上的矩形第1通孔56b、形成在该板状部56a的中间部的短边方向上的第2通孔56c、形成在该第2通孔56c近旁的第3通孔56d、以及对板状部56a的短边侧的两个侧缘切成凹状而形成的一对切口部56e。并且,在第2通孔56c的两端部在方向倾斜的位置上,在上方延伸成L字形的第1结合部56f、以及第2结合部56g,二者形成一对,在第3通孔56d的纵向侧的内缘部上形成向上凸出的一对导向壁56h。这种罩子56被固定成对壳体50从上方覆盖的状态,当罩子56被固定到壳体50上时,形成的状态是支承部50e从第2通孔56c中凸出来,同时,可动件55的结合部55d从第3凹部50d中凸出来。并且,壳体50的通孔50f因有切口部56e而处于向上方打开的状态。扭转弹簧57具有卷绕部57a以及在离开卷绕部57a两端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第1、第2臂部57b、57c。该扭转弹簧57保持在这样的状态下,即卷绕部57a与支承部50e相嵌合;第1臂部57b与第1结合部56f相嵌合;第2臂部57c与第2结合部56g相结合。操作件58具有由合成树脂成形品构成的,带有矩形板弯曲形状的基体58a、以及形成在该基体58a的两端部上的一对扇形侧壁部58b。基体58a具有导轨状的2个凸条部58h,它沿着长度方向予置间隔而形成在上面一侧的顶部,凸条间留有间隔;按压部58c,它形成在下面一侧,向下方凸出;第1凸起58d和第2凸起58e,它们形成“八”字形,二者从下侧的大体中间部起进行扩展;以及结合凸起58g,它向下方凸出,同时前端头略呈园形。并且,侧壁部58b具有凸出的L字形的结合爪58f,两者互相分离。这样构成的操作件58,其结合爪58f被插入到壳体50的通孔50f内,与结合孔50g相结合,因此保持在能相对于壳体50进行转动的状态下,同时,结合爪58g能够在结合孔50g内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所以,操作件58在上下方向上也能移动。并且,按压部58c穿过第1通孔56b,处于和垫片54相搭接的状态,第1、第2凸起58d、58e所处的状态是搭接在与第1、第2结合部56f、56g相结合的第1、第2臂部57b、57c上。另外,结合凸起58g处于和可动件55的结合部55d相结合的状态。这样保持能转动状态的操作件58在转动时,如图15、图16所示,在与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侧可动件55跟随结合凸起58g进行滑动,滑子55b的滑动片55f在第2、第3固定接点52a、52c上磨擦滑动,使第2、第3固定接点52a、52c之间导通,这样完成滑动开关S1的操作。并且,转动侧的凸起58d、58(附图中第1凸起58d)按压转动侧的臂部57b、57c(图中为第1臂部57b)使扭转弹簧57挠曲。然后,当去掉操作力时,弹簧复位,使挠曲的臂部57b、57c搭接到结合部56f、56g上,在该返回力的作用下使凸起58d、58e受到压力,操作件58返回到中立位置上,随着该操作件58的返回,可动件55返回到中立位置上,第2、第3固定接点52b、52c之间断开。过去的转动操作型电子部件具有上述结构,以下根据图15、图16,说明其动作。如图15所示,当操作件58向图中的反时针方向转动时,可动件55跟随其进行滑动,输出导通信号,并且,当去掉操作力时,在第1臂部57b的返回力作用下,操作件58返回到图13所示的中立位置上,可动件55返回到中立位置上,再次变成断开状态。并且,当凸条部58h的一端部近旁受到按压时,按钮开关P1进行操作。过去的转动操作型电子部件具有以上构成和动作,可动件55跟随操作件58进行移动,利用扭转弹簧57使操作件58返回。由于采用这种构成,所以,出现以下问题当结合凸起58g和结合部55d之间产生松动时,操作件58即使返回到中立位置上,可动件55也不返回到中立位置上,滑动开关S1不能确实变成断开状态。另一个问题是扭转弹簧57的第1、第2臂部57b、57c与第1、第2结合部56f、56g相结合,操作件58在中立位置上变成自由状态,操作件58容易产生松动。再一个问题是如图16所示,当操作件58转动时,第1、第2凸起58d、58e与第1、第2臂部57b、57c互相磨擦,所以,当反复操作时,第1、第2凸起58d、58e的特定部分被磨损,产生变形,不能准确返回到操作件58的中立位置上,同时,转动操作型电子部件本身的寿命也将缩短。还有一个问题是按钮开关P1不得不布置在偏离中心的位置上,当按压凸条部58h的其他端部近旁时,按扭开关P1不能操作,操作感不良。解决上述问题用的第1方法是;从结构上,本专利技术的转动操作型电子部件具有壳体,它具有导电图形或者在该导电图形上滑动进行接点切换的滑子的一边;可动件,它具有上述导电图形或滑子的另一边,被安放在上述壳内并能滑动;以及操作件,它能转动地被保持于上述壳体,用于使可动件滑动,在上述壳体和可动件之间设置有,沿可动件的上述移动方向进行布置的,且能随着可动件的移动而进行伸缩的螺旋弹簧,当操作件进行转动操作时,该可动件进行滑动,以切换接点,并且,通过螺旋弹簧收缩,解除操作力,而利用螺旋弹簧的弹性来使上述可动件返回。再者,第2解决方法是从构成上,在本专利技术的转动操作型电子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动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它具有导电图形或者在该导电图形上滑动进行接点切换的滑子的一方; 可动件,它具有上述导电图形或滑子的另一方,被安放在上述壳内并能滑动;以及 操作件,它可转动地保持于上述壳体,使上述可动件滑动, 在上述壳体和可动件之间设置有,沿可动件的上述移动方向进行布置的、且能随着可动件的移动而进行伸缩的螺旋弹簧,当操作件进行上述转动操作时,该可动件进行滑动,以切换接点,并且,通过螺旋弹簧收缩,解除操作力,利用螺旋弹簧的弹性来使上述可动件返回。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4-9 110501/20011.一种转动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它具有导电图形或者在该导电图形上滑动进行接点切换的滑子的一方;可动件,它具有上述导电图形或滑子的另一方,被安放在上述壳内并能滑动;以及操作件,它可转动地保持于上述壳体,使上述可动件滑动,在上述壳体和可动件之间设置有,沿可动件的上述移动方向进行布置的、且能随着可动件的移动而进行伸缩的螺旋弹簧,当操作件进行上述转动操作时,该可动件进行滑动,以切换接点,并且,通过螺旋弹簧收缩,解除操作力,利用螺旋弹簧的弹性来使上述可动件返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壳体和操作件之间,设置施力部件和用于对该施力部件进行按压的按压件,所述操作件在利用被所述按压件按压的所述施力部件,对其进行施力的状态下,可转动地保持在壳体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动操作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施力部件由操作件进行支承,该施力部件能和所述操作件一起进行转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操作型电子部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田嘉成石川新治神崎幸雄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