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轮胎充气装置,尤其涉及利用机动车自身电源的轮胎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利用机动车自身电源的轮胎充气装置,包含有充气泵、充气泵的电源插头和固定在充气泵输气管末端的连接器,连接器上设置有充气阀,在给轮胎充气时充气阀与轮胎充气接口嘴相连接。现有大多数机动车充气装置的电源插头只能插入与一种插座相匹配,但在一些场合,如汽车,车头和车尾插座的孔径各不相同,这时就很需要一种能同时适用于两种类型插座的电源插头。目前虽然有一种按钮式电源插头能通过按压按钮改变插头电极的相对位置及插头插入部直径使之与不同孔径的车上插座相匹配,但其结构为按钮推拉式,其操作较麻烦,零部件也容易损坏;另外,现有的充气装置的连接器上的充气阀为不能关闭的常开状态,只要充气泵一启动,气体立刻从充气阀溢出,因此现有的充气装置不能封闭充气阀建立预压,不能自测充气泵和压力表是否完好;第三个问题是,现有的连接器上没有设置调压阀,给轮胎充气时,若发现轮胎气压过高,则要通过充气泵上的放气阀耒调节轮胎的气压,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三方面的技术问题。第一将充气泵的电源插头设计为能迅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充气装置,包括:用以产生高压气体的充气泵(1)、固定在充气泵(1)电源线端部的电源插头(2),与充气泵(1)输气管端部连接的连接器(3),该连接器(3)用于与待充气轮胎的气咀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头(2)能与两种不同孔径的插座相适配,它包括: 筒体(21),该筒体(21)作为电源插头(2)的壳架, 旋钮(22),该旋钮(22)前段的圆筒状插入部(221)插入筒体(21),插入部(221)的外壁设有环周凸环(221a),该环形凸环(221a)嵌入筒体(21)后部内壁的环形凹槽(21c)中且两者为松配合,旋钮(22)可相对筒体(21)作正反向旋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充气装置,包括用以产生高压气体的充气泵(1)、固定在充气泵(1)电源线端部的电源插头(2),与充气泵(1)输气管端部连接的连接器(3),该连接器(3)用于与待充气轮胎的气咀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头(2)能与两种不同孔径的插座相适配,它包括筒体(21),该筒体(21)作为电源插头(2)的壳架,旋钮(22),该旋钮(22)前段的圆筒状插入部(221)插入筒体(21),插入部(221)的外壁设有环周凸环(221a),该环形凸环(221a)嵌入筒体(21)后部内壁的环形凹槽(21c)中且两者为松配合,旋钮(22)可相对筒体(21)作正反向旋转;内芯(24),设有用于安装电极(23)的内腔,整体被置于筒体(21)内,其后段的外螺纹与旋钮(22)插入部(221)的内螺纹旋配;电极(23),包括相互绝缘的正电极(231)和负电极(232),所述正电极(231)安装在内芯(24)的内腔中且其触头伸出内芯(24)的前端,负电极(232)有前部的扁平触头(232a)和中部的拱形触头(232b),其根部固定在内芯(24)但其触头露出内芯(24)的外表面,负电极(232)中部的拱形触头(232b)穿出筒体(21)侧壁的长孔(211)暴露在筒体(21)的外表面;顺时针旋转旋钮(22),所述内芯(24)与电极(23)一起相对筒体(21)沿轴向向后运动,所述内芯(24)缩进筒体(21)但正电极(231)前端触头仍露出筒体(21)前端,正电极(231)前端触头和暴露在筒体(21)外表面的负电极(232)中部的拱形触头(232b)与大孔径插座相应的正、负电极电接触;逆时针旋转旋钮(22),所述内芯(24)与电极(23)一起伸出筒体(21),正电极(231)前端触头和暴露在内芯(24)外表面的负电极(232)前部的扁平触头(232a)与小孔径插座相应的正负电极电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4)由分别具有缺口的左半芯(242)和右半芯(241)所组成,两者用镙钉(243)连接,内芯(24)无外螺纹的部分为变径的圆柱形,前段直径最小,后段直径最大,中段直径介于前、后段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极(232)为具有弹性的双钳形,由根部(232c)和触头所组成,根部(232c)嵌入所述右半芯(241)的槽内,触头露出内芯(24)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4)左半芯(242)和右半芯(241)各设有一个行程限位突点(242a)、(241a),它们与左、右半芯壳体上的弹片相连并位于弹片的顶部;筒体(21)壳体的左边设有前、后二个行程限位孔(21a)、(21b),右边设有前、后二个行程限位孔(21c)、(21d);顺时针旋转旋钮(22),所述内芯(24)与电极(23)一起相对筒体(21)沿轴向向后运动,左、半芯的行程限位突点(242a)、(241a)分别落进筒体(21)壳体左边和右边的后行程限位孔(21b)、(21d),电源插头与大孔径插座插接;逆时针旋转旋钮(22),所述内芯(24)与电极(23)一起相对筒体(21)沿轴向向前运动,左、半芯的行程限位突点(242a)、(241a)分别脱离后行程限位孔(21b)、(21d)前行而落进筒体(21)壳体左边和右边的前行程限位孔(21a)、(21c),电源插头与小孔径插座插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3)包括与充气泵(1)输气管连通的中空器身(31)及位于器身(31)出气口的充气阀(33),在器身(31)入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侧壁上凸设一调压阀(3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阀(32)包括凸设在器身(31)侧壁的带中心孔和外螺纹的圆柱体(311),该圆柱体(311)的中心孔与所述器身(31)内的气体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大捷达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