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补胎液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容器,尤其涉及一种轮胎补胎液罐。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出行主要依靠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这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然而许多人在自驾过程中却经常碰到这种尴尬——在前不着村、后不落店的旅途中,轮胎却被尖锐之物刺破了。为解决人们出行时可以方便地自行修补被刺破的轮胎,专利号为201010206875.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轮胎补胎液罐,该轮胎补胎液罐的储液容器内设置有可与容器内壁滑动配合的活塞,活塞把储液容器的内腔分隔成靠近第一连接部一侧的气室和靠近第二连接部的补胎液容纳腔,该补胎液容纳腔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具有一扩大端部,当活塞被压缩至扩大端部时,活塞边缘与扩大端部内壁面之间形成作为气体通道的空隙。该项专利技术专利的第二连接部结构相对复杂,不利于生产装配,储液容器与第二连接部配合的端部开口较大,不利于补胎液快速流出;此外,补胎液容纳腔不能充满储液容器的内腔,间接导致储液容器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小巧便携的轮胎补胎液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补胎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补胎液罐,包括容器(1)以及位于该容器(1)内的补胎液,所述容器(1)设置有用于连接气泵输气管端部(3)的第一连接部(11)以及用于连接轮胎气嘴(4)的第二连接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胎液被封装在一可压缩的柔性薄膜袋之内,该封装有补胎液的可压缩柔性薄膜袋被内置于所述容器(1)的内腔,所述第二连接部(2)设置有开启阀门(21);当轮胎气嘴(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连接时,所述轮胎气嘴(4)向内推压所述开启阀门(21),所述柔性薄膜袋的开口被打开,来自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高压气体持续向前推压所述柔性薄膜袋的后端部,使所述补胎液持续从所述柔性薄膜袋的前端出口流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补胎液罐,包括容器(1)以及位于该容器(1)内的补胎液,所述容器(1)设置有用于连接气泵输气管端部(3)的第一连接部(11)以及用于连接轮胎气嘴(4)的第二连接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胎液被封装在一可压缩的柔性薄膜袋之内,该封装有补胎液的可压缩柔性薄膜袋被内置于所述容器(1)的内腔,所述第二连接部(2)设置有开启阀门(21);当轮胎气嘴(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连接时,所述轮胎气嘴(4)向内推压所述开启阀门(21),所述柔性薄膜袋的开口被打开,来自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高压气体持续向前推压所述柔性薄膜袋的后端部,使所述补胎液持续从所述柔性薄膜袋的前端出口流出并经开启阀门(21)、轮胎气嘴(4)进入待修补轮胎;所述第二连接部(2)包括密封所述容器(1)前端开口(12)的盖罩(22)、设置在所述盖罩(22)内的开启阀门(21);所述开启阀门(21)包括与所述盖罩(22)固定连接的可伸展基架(211)、固定在所述可伸展基架(211)一侧中心的推压部件(212)以及设置在所述可伸展基架(211)另一侧中心的尖刺部(213);所述可伸展基架(211)上设置有供补胎液流过的镂空空隙,所述推压部件(212)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盖罩(22)封口的封闭位以及补胎液流出通道;当轮胎气嘴(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时,轮胎气嘴(4)压紧所述推压部件(212)向内移动,推动所述可伸展基架(211)沿轴向向内伸展直至所述推压部件(212)上的封气位被完全打开且所述推压部件(212)上的补胎液流出通道与所述封装有补胎液的柔性薄膜袋的出口连通,补胎液通过所述可伸展基架(211)上的镂空空隙进入所述补胎液流出通道继而流入待修补轮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补胎液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开启阀门(21)打开所述柔性薄膜袋前端出口使补胎液持续流出直到补胎液流尽后,空的所述柔性薄膜袋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被压扁,所述开启阀门(21)上的尖刺部(213)刺破被压扁的柔性薄膜袋以形成所述容器(1)与开启阀门(21)相通的气体通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补胎液罐,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大捷达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