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14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活接头加工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旋转工台,旋转工台的周向依次设有入料机构、倒角机构、组装机构、压紧机构和出料机构,旋转工台旋转以带动入料机构中的零件依次流经组装机构、压紧机构和出料机构,入料机构连接有第一输料管,入料机构用于将第一输料管输出的零件转移至旋转工台上,倒角机构设置在入料机构上,用于对入料机构输送至旋转工台上的零件进行倒角加工,组装机构连接有第二输料管,解决了现有活接头组合装置人工装配效率低下以及生产设备体积大问题,使组合设备体积更小且生产效率更高。体积更小且生产效率更高。体积更小且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接头加工组装
,尤其涉及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活接头一般由活接管和套设在活接管外的螺母构成,现有技术在活接头加生产组装时,通常利用在输送带上依次设置不同的加工工位,采用人工组装方式将活接头组装起来,其存在加工效率低下,生产设备占地较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接近现有的活接头人工生产效率低下以及生产设备体积大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旋转工台,所述旋转工台的周向依次设有入料机构、磨边机构、组装机构、压紧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旋转工台旋转以带动入料机构中的零件依次流经组装机构、压紧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入料机构连接有第一输料管,所述入料机构用于将第一输料管输出的零件转移至旋转工台上,所述磨边机构设置在入料机构上,用于对入料机构输送至旋转工台上的零件进行倒角加工,所述组装机构连接有第二输料管,所述组装机构用于将第二输料管输出的零件与旋转工台上的零件进行组装以得到组合零件,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对旋转工台上的组合零件进行冲压以增强零件之间连接强度,所述出料机构用于将压紧机构压紧后的零件从旋转工台上分离。
[0005]在上述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中,所述入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夹持转移机构和设置在第一夹持转移机构侧面的第一推料机构,第一推料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输料管以将第一输料管输送的零件推送至第一夹持转移机构的侧面,所述第一夹持转移机构用于将第一推料机构推送的零件抓取并放置于旋转工台上。
[0006]在上述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中,所述第一夹持转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工台和第一推料机构之间的第一滑台和沿着所述第一滑台滑动的第一升降台,所述第一滑台上滑动设置有用于抓取零件的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沿第一滑台移动以将第一推料机构推送的零件夹持并转移至旋转工台上。
[0007]在上述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中,磨边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推料机构端部的倒角电机和由倒角电机驱动的钻头,所述倒角电机通过倒角支架与底座连接,所述倒角电机驱动钻头转动以对第一推料机构推出的零件进行倒角。
[0008]在上述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中,磨边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倒角支架上的吸收装置,所述吸收装置用于对零件倒角产生的粉尘进行吸收。
[0009]在上述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中,所述组装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工台侧面的第二夹持转移机构和设置在第二夹持转移机构一侧的第二推料机构,所述第二推料机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输料管以将第二输料管输送的零件推送至第二夹持转移机构,所述第二
夹持转移机构用于将第二推料机构推送的零件进行抓取并与旋转工台上的零件套接以得到组合零件。
[0010]在上述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防护架和设置在防护架顶部的液压柱,所述液压柱的活塞杆设有压块,所述液压柱动作以驱动压块相对于旋转工台升降运动进而对旋转工台上的组合零件进行冲压压紧。在上述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中,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工台上端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升降旋转机构和滑动抓取机构,所述升降旋转机构包括与底座连接的第一支架、沿第一支架高度方向滑动的转盘和设置在转盘侧面用于抓取旋转工台上零件的第一电动夹臂,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驱动转盘沿第一支架的电动推杆;
[0011]所述滑动抓取机构包括与底座连接的第二支架和沿第二支架高度方向滑动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用于抓取第一电动夹臂中零件的第二电动夹臂。
[0012]在上述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中,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还包括打标机,所述打标机设置在所述滑动座的上端,用于对第二机械手夹持的零件进行打标。
[0013]在上述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中,所述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还包括用于放置零件的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所述第一振动盘与第一输料管连接,所述第二振动盘与第二输料管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旋转工台,所述旋转工台的周向依次设有入料机构、磨边机构、组装机构、压紧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旋转工台旋转以带动入料机构中的零件依次流经组装机构、压紧机构和出料机构:
[0015]所述入料机构连接有第一输料管,所述入料机构用于将第一输料管输出的零件转移至旋转工台上;
[0016]所述磨边机构设置在入料机构上,用于对入料机构输送至旋转工台上的零件进行倒角加工;
[0017]所述组装机构连接有第二输料管,所述组装机构用于将第二输料管输出的零件与旋转工台上的零件进行组装以得到组合零件;
[0018]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对旋转工台上的组合零件进行冲压以增强零件之间连接强度;
[0019]所述出料机构用于将压紧机构压紧后的零件从旋转工台上分离。
[0020]本专利技术活接头生产时,活接管通过第一输料管进入到入料机构并通过入料机构输入到旋转工台上,同时在入料机构上设置磨边机构以对入料机构中的活接管进行倒角加工,有效去除零件毛刺,旋转工台动作活接头输送至组装机构,组装机构将第二输料管输入的螺母套设在旋转工台上的活接管上进而完成活接头的组装,组装完成后的活接头在压紧机构的冲击下,有效提高螺母与活接管之间连接强度然后配合出料机构以将加工完成的活接头从旋转工台上分离,以此完成零件倒角、组合、压紧和出料工作,加工效率更套,有效代替人工,同时入料机构、磨边机构、组装机构、压紧机构和出料机构依次环设在旋转工台周向,有效缩小设备体积,占用面积更小更便于存放。
[0021]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入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夹持转移机构和设置在第一夹持转移机构侧面的第一推料机构,第一推料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输料管以将第一输料管输送的零件推送至第一夹持转移机构的侧面,所述第一夹持转移机构用于将第一推料机构推送的零件抓取并放置于旋转工台上。通过第一推料机构连接第一输料管,便于利用第一
推料机构将第一输料管输出的零件推送至第一夹持转移机构的侧面,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推料机构设置,进而可以改变第一输料管与第一夹持转移机构之间的设置位置。
[0022]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夹持转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工台和第一推料机构之间的第一滑台和沿着所述第一滑台滑动的第一升降台,所述第一滑台上滑动设置有用于抓取零件的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沿第一滑台移动以将第一推料机构推送的零件夹持并转移至旋转工台上。利用第一滑台驱动第一升降台移动,以使第一升降台带动第一机械手在旋转工台与第一推料机构之间移动,进而可以利用第一机械手将第一推料机构输出的零件抓取并随着第一升降台的移动至旋转工台上,以完成第一推料机构与旋转工台之间的零件搬运转移,此设计搬运效率更高。
[0023]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磨边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推料机构端部的倒角电机和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旋转工台,所述旋转工台的周向依次设有入料机构、磨边机构、组装机构、压紧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旋转工台旋转以带动入料机构中的零件依次流经组装机构、压紧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入料机构连接有第一输料管,所述入料机构用于将第一输料管输出的零件转移至旋转工台上,所述磨边机构设置在入料机构上,用于对入料机构输送至旋转工台上的零件进行倒角加工,所述组装机构连接有第二输料管,所述组装机构用于将第二输料管输出的零件与旋转工台上的零件进行组装以得到组合零件,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对旋转工台上的组合零件进行冲压以增强零件之间连接强度,所述出料机构用于将压紧机构压紧后的零件从旋转工台上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夹取转移机构和设置在第一夹取转移机构侧面的第一推料机构,第一推料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输料管以将第一输料管输送的零件推送至第一夹取转移机构的侧面,所述第一夹取转移机构用于将第一推料机构推送的零件抓取并放置于旋转工台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取转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工台和第一推料机构之间的第一滑台和沿着所述第一滑台滑动的第一升降台,所述第一滑台上滑动设置有用于抓取零件的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沿第一滑台移动以将第一推料机构推送的零件夹持并转移至旋转工台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边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推料机构端部的倒角电机和由倒角电机驱动的钻头,所述倒角电机通过倒角支架与底座连接,所述倒角电机驱动钻头转动以对第一推料机构推出的零件进行倒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活接头一体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边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杰金淼龙朱张泉冯海良吴斌郭周镔余铁均孙文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