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模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11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压器的模块结构,其包括一次侧模块、二次侧模块及一铁芯组成,该一次侧模块及二次侧模块皆为基座,该基座为一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并于该管状柱体的两端部各设复数接脚,且该二基座相互平行并列紧靠在一起。再由至少一铜线缠绕于该二基座的管状柱体上,且该铜线的尾端连接至该二基座的接脚,而该铁芯呈一平行并列的四柱体,其一端固定相连接,该铁芯的中央二柱体分别贯穿于该二基座的中心镂空处,且该四柱体的另一端由一I铁芯与该四柱体垂直相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变压器的模块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将变压器模块化成一次侧模块、二次侧模块及一铁心的组合结构。传统变压器如附图说明图1,是在一中心镂空的基座11上先圈绕一铜线12,在隔一绝缘层再圈绕一铜线12以形成变压器的一次侧13及二次侧14,再由一E字铁心15上与一I字铁心16,组合于该基座11的中心镂空处,该变压器的一次侧13是输入端,而二次侧14则为输出端,并以其一次侧13及二次侧14的铜线所绕的圈数比来决定换变的电压量,故当一个变压器制作完成,则电压的转换比即已固定,而无法变动,当制造错误或是生产过量时,该制成的变压器则会让制造厂形成庞大的库存及废品。本设计者为解决上述现有变压器结构所具有不便与缺点,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提出一种变压器的模块结构,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的模块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基座及一第二基座,该两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并于该管状柱体的两端部各向外延伸一底板,且于该底板的尾侧端面上设复数接脚,该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平行并列紧靠在一起;至少一铜线缠绕于该第一基座与该第二基座的管状柱体上,且该铜线的尾端连接至该第一基座或第二基座的该复数接脚,以形成变压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的电信号连接脚;一铁心呈一平行并列的四柱体,其一端固定相连接,该铁心的中央二柱体分别贯穿于该第一基座与该第二基座的中心镂空处,且该四柱体的另一端由一I铁心与该四柱体垂直相连接。本技术的次一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的模块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基座及一第二基座,该两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并于该管状柱体的两端部各向外延伸一底板,且于该底板的尾侧端面上设复数接脚,该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平行并列紧靠在一起;至少一铜线缠绕于该第一基座与该第二基座的管状柱体上,且该铜线的尾端连接至该第一基座或第二基座的该复数接脚,以形成变压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的电信号连接脚;二铁心,为一端固定连接的平行并列四柱体,该二铁心反向相对,且其中央二柱体分别穿入于该第一基座与该第二基座的两端中心镂空处,而该二铁心的四柱体尾端相互接触连接。本技术的又一特征在于提供上述变压器的模块结构,其中该第一基座的底板,紧邻第二基座的一侧,设有至少一卡槽,而第二基座的底板,紧邻第一基座的一侧,设有相对于该卡槽的凸块,当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平行并列紧密相连时,该凸块容置于该卡槽内,以固定其连接关系。本技术的再一特征在于提供上述变压器的模块结构,其中该铁心可由复数金属薄片组成。为了使审查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地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标记说明11基座 12铜线13一次侧14二次侧15E字铁心 16I字铁心20第一基座 201管状柱体202底板 2021卡槽2022引线槽道203接脚204挡板 21第二基座211管状柱体 2111隔板2112间隙212底板2121凸块2122引线槽道 213接脚 214挡板22铜线 23铁心231中央二柱体232中央二柱体233I铁心 24铁心241中央二柱体242中央二柱体该第一基座20的底板202紧邻第二基座21的一侧,设有至少一卡槽2021,而第二基座21的底板212紧邻第一基座20的一侧,设有相对于该卡槽2021的凸块2121,当第一基座20与第二基座21紧密相连时,该凸块2121容置于该卡槽2021内,以固定其连接关系。该至少一铜线22缠绕于该第一基座20与该第二基座21的管状柱体201、211上,且该铜线22的尾端连接至该第一基座20与第二基座21的该复数接脚203、213,以形成变压器的一次侧端与二次侧端的电信号连接脚。在该第一基座20与该第二基座21的管状柱体201、211的镂空开口处皆设有垂直延伸一挡板204、214,用以阻挡该铜线22的绕圈范围。而该第一基座20与该第二基座21所延伸的该底板202、212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引线槽道2022、2122,用以引导该铜线22连接至该接脚203、21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基座21的管状柱体211外围,平均布设有复数隔板2111,且垂直于该管状柱体211,每一隔板2111上皆设有至少一间隙2112,用以让该铜线22能逐一缠绕于每一隔板2111之间。该隔板2111的主要作用是让该管状柱体211上的铜线22圈绕能平均分布在该管状柱体211上,以平均分担该管状柱体211每一区段的分压降,因为有些变压器使用在高压时,其铜线22圈绕若无法平均分布,则会让某一部份压降过高而使绝缘层产生电容效应,以穿透电信号,造成电路的错误。在该第一基座20与第二基座21相互靠近相连时,由一呈平行并列的四柱体形状铁心23,其中央二柱体231、232分别贯穿于该第一基座20与该第二基座21的中心镂空处,该铁心23的一端固定相连接,而另一端由一I铁心233与该铁心23的四柱体垂直相连接。该铁心23可为一体成形的金属冲制而成,也可如图5所示由复数金属薄片组成。本技术的铁心也有另一种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由形状完全相同二铁心24所组成,该铁心24为一端固定连接的平行并列四柱体,且该二铁心24反向相对,且其中央二柱体241、242分别穿入于该第一基座20与该第二基座21的两端中心镂空处,而该二铁心24的四柱体尾端相互接触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变压器的模块结构,可将变压器模块化,可先制造数种不同圈数的模块,再依需求加以组合即可,因此本技术的确能由上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一种迥然不同于公知的构造设计,能提高整体的使用价值,又其申请前未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诚已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求。上述的附图、说明,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凡精于此项技术者当可依据上述的说明作其它种种的改良,而这些改变仍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精神及以下所界定的专利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的模块结构,其特征为:包括: 一第一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并于该管状柱体的两端部各向外延伸一底板,且于该底板的尾侧端面上设复数接脚; 一第二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并于该管状柱体的两端部各向外延伸一底板,且于该底板的尾侧端面上设复数接脚,该第二基座并列紧靠于该第一基座; 至少一铜线,分别缠绕于该第一基座与该第二基座的管状柱体上,且该铜线的尾端连接至该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的该复数接脚,以形成变压器的一次侧端与二次侧端的电信号连接脚; 一铁心,呈一平行并列的四柱体,其一端固定相连接,该铁心的中央二柱体分别贯穿于该第一基座与该第二基座的中心镂空处,且该四柱体的另一端由一I铁心与该四柱体垂直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的模块结构,其特征为包括一第一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并于该管状柱体的两端部各向外延伸一底板,且于该底板的尾侧端面上设复数接脚;一第二基座,为中心镂空的管状柱体,并于该管状柱体的两端部各向外延伸一底板,且于该底板的尾侧端面上设复数接脚,该第二基座并列紧靠于该第一基座;至少一铜线,分别缠绕于该第一基座与该第二基座的管状柱体上,且该铜线的尾端连接至该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的该复数接脚,以形成变压器的一次侧端与二次侧端的电信号连接脚;一铁心,呈一平行并列的四柱体,其一端固定相连接,该铁心的中央二柱体分别贯穿于该第一基座与该第二基座的中心镂空处,且该四柱体的另一端由一I铁心与该四柱体垂直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模块结构,其特征为该第一基座与该第二基座的管状柱体的镂空开口处垂直延伸一挡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模块结构,其特征为该第二基座的管状柱体外围平均布设有复数隔板,且垂直于该管状柱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模块结构,其特征为该第一基座的底板,紧邻第二基座的一侧,设有至少一卡槽,而第二基座的底板,紧邻第一基座的一侧,设有相对于该卡槽的凸块,当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紧密相连时,该凸块容置于该卡槽内,以固定其连接关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模块结构,其特征为该第一基座与该第二基座的该底板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引线槽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阳
申请(专利权)人:和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