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磁性纳米微粒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7629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金属磁性纳米微粒团,该金属磁性纳米微粒包括:具有直径不大于3nm的贵金属簇的核;以及形成的包围该核的金属壳、贵金属原子在该金属壳中随机分布;其中在该金属壳中,贵金属原子的含量为:(贵金属原子数)/(所有金属原子数)×100为1-15原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及优良的可分散性的金属磁性纳米微粒团以及一种以高产率制备该金属磁性纳米微粒团的方法。
技术介绍
磁性纳米微粒作为获得各种下一代纳米技术设备的必需材料而引起人们的关注,该设备如高密度磁性记录介质,无线电频率电磁波防护物,新免疫学测试系统以及药品输送系统。为了磁性纳米微粒应用于上述设备,需要开发用于合成具有受控制的微粒形状、微粒直径和粒度分布的磁性纳米微粒团的方法。特别的,需要开发用于合成均匀的磁性材料纳米微粒的的方法,该磁性材料由具有大磁矩的金属或合金组成。对于合成磁性纳米微粒团的方法,众所周知液相合成方法可以控制微粒的形状或粒度分布,并且已报道有利用液相合成方法合成由Fe、Co、Ni或其合金组成的纳米微粒团。参见,例如,以下非专利文献1至3以及专利文献1和2。此外,报道有利用Pt或Ag贵金属原子簇的微粒生长方法可制备微粒直径减小很多的微粒。参见,例如,以下非专利文献4至6。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54012[专利文献2]翻译版(kohyo)日本国家专利申请公开No.2003-515921[非专利文献1]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磁性纳米微粒团,所述的金属磁性纳米微粒包括:包含直径不大于3nm的贵金属簇的核;以及形成的包围所述核的金属壳,贵金属原子在该金属壳中随机分布;其中所述金属壳的贵金属原子的含量为:(贵金属原子数)/(所有金属原 子数)×100为1-15原子%。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5-26 155651/041.一种金属磁性纳米微粒团,所述的金属磁性纳米微粒包括包含直径不大于3nm的贵金属簇的核;以及形成的包围所述核的金属壳,贵金属原子在该金属壳中随机分布;其中所述金属壳的贵金属原子的含量为(贵金属原子数)/(所有金属原子数)×100为1-15原子%。2.权利要求1的金属磁性纳米微粒团,其中所述的贵金属选自Pt、Rh、Au、Pd、Ru、Ag、Ir、Os和其组合。3.权利要求1的金属磁性纳米微粒团,其中所述不同于贵金属的金属选自由选自Fe、Co和Ni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二元合金和三元合金。4.一种制备金属磁性纳米微粒团的方法,每一金属磁性纳米微粒都包含具有直径不大于3nm贵金属簇的核,以及形成的包围所述核的金属壳、贵金属原子在该金属壳中随机分布,其中所述金属壳中的贵金属原子含量为(贵金属原子数)/(所有金属原子数)×100为1-15原子%,所述的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在惰性气氛下,将还原剂混入到含有贵金属前体、不同于贵金属的金属前体以及分散体稳定剂的有机溶液中;以及第二步骤加热制备的所述混合溶液;其中,在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贵金属离子相对于所有金属离子的比率为(贵金属离子)/(所有金属离子)×100为1-20%。5.权利要求4的制备金属磁性纳米微粒团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分散体稳定剂是由式R-X表示的至少一种有机化合物,其中R代表选自具有6-22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烃的基团,X代表选自羧酸、膦酸、次膦酸、膦、磺酸、亚磺酸和胺的基团。6.权利要求5的制备金属磁性纳米微粒团的方法,其中通过适当的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野干久佐佐木勇一井上诚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