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层信息记录膜的粘合信息记录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941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从一侧的面上读取2层信息的粘合光盘在跌落冲击或长时间老化的情况下不易产生剥离现象。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构成粘合光盘的主要部分是:第1基片(聚碳酸酯)30,其上面形成了可用读取激光(波长650mm)RL读出的信息坑,该基片对上述激光RL是透明的;第1信息记录膜10,它由折射率(折射率2-4)大于第1基片30(折射率1.6)的无机介质(Si等)构成;以及第2基片40,它与第1基片30粘合在一起,把第1信息记录膜10夹在中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记录地址信息、标题信息、动画信息和声音信息等的信息记录媒体的结构改进。尤其,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结构的改进,也就是说,在预先把各种信息录制成压纹状皱坑的2块透明基片粘合在一起而构成的高密度光盘中,包含皱坑的信息记录膜,至少其一部分是利用折射率大于粘合基片的材料而制成的。在处理大量图像信息的多媒体应用等方面,随着市场需求的复杂化和所需信息量的迅猛增加,迫切需要记录媒体能保存更大数量的信息而且能迅速存取信息。光盘是这种信息记录媒体的代表性产品。当前已经广泛普及的这类光盘产品有作为音乐等的记录媒体而发展起来的CD激光唱盘、作为计算机数据等的记录媒体而发展起来的CD-ROM(大容量光盘只读存储器)、以及作为电影(动画)等的记录媒体而发展起来的LD(激光视盘)。但是,这些光盘均很难充分适应今后的多媒体用途。目前正准备广泛普及的新一代主要记录媒体,即数字激光视盘(以下简称DVD光盘),是能够适应未来大容量需要和高速、灵活存取信息的光盘新秀。就容量来说,以DVD光盘的一种规格为例,把2块0.6mm厚的透明基片(聚碳酸酯制)粘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光盘,其两面的总容量约为10GB(千兆字节),每个单面的容量约为5GB。若采用MPEG(MovingPicture Expert Group动态图像专家小组)规格进行动态图像压缩,则单面可以录制约135分钟的电影。DVD光盘由于采用2块基片粘合结构,所以若从过去的光盘(例如LD)的观点来看,则为了全部重放光盘两面的信息,必须在重放时翻转光盘,或者使激光读取头在光盘的表面和背面之间来回移动。这样以来就会产生以下问题用户要在重放过程中翻转光盘,因此很不方便;或者配备能适应两面重放的激光头,因此造成放像机结构复杂化(即放像机难于小型化,产品成本也要提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翻转光盘或者需要复杂的双面放像机构),DVD光盘可采用下列结构。即与激光头对面的一侧(光盘表面)的记录膜(第1记录膜)使用半透明膜,通过半透明膜也可以读出与激光头位置相反的一面(光盘背面)的记录膜(第2记录膜)的信息。若采用这种结构,则激光头始终位于光盘的一面(表面)即可,只要在第1记录膜和第2记录膜之间切换激光头的焦点即可切换放像的光盘面。在此情况下,为了很好地读取背面的第2记录膜信息,必须提高光盘表面一侧的第1记录膜的透光率(读取激光的透过率)。另一方面,为了很好地读取表面侧的第1记录膜的信息,第1记录层的反射率(对于与透过光相同的读取激光的反射率)必须要高。通常,对同样的光来说,高透光率和高反射率是互相矛盾的事项,光盘只能采用透光率和反射率均能达到实用水平的透光/反射膜材料。极薄的金薄膜是这种材料的一个例子。但是,当利用极薄的金薄膜来形成光盘表面侧的第1记录膜时,因为要夹住该金薄膜部分对2块基片进行粘合,所以,很难使该金薄膜部分的机械强度充分满足需要。也就是说,当极薄的金膜介于粘合面之间的双面光盘跌落下来时,其冲击力可能造成粘合的光盘在金薄膜的部分剥离开来。并且,即使没有跌落的冲击力也可能经过长期保存后或者在高温高湿的加速老化试验时使粘合的光盘在金薄膜的部分产生剥离现象。另外,因为金是很昂贵的材料,所以,从光盘制造成本来看,采用金膜也是不利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粘合信息记录媒体,即可以从粘合光盘的单面一侧来读取2块光盘基片上的一层记录膜或两层记录膜的这种光盘,在跌落冲击或长期老化的作用下不易产生剥离现象。本专利技术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粘合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具有第1基片(30),其上形成可由规定的光束(RL)读取的信息坑,基片对该光束(RL)是透明的;第1信息记录膜(10),它制做在上述第1基片(30)的信息坑形成面上,由无机介质材料(Si、TiO2、Si2N3或Si3N4)构成,该无机介质的折射率(Si为n=4,TiO2为n=2.2,Si3N4为n=2.0)大于上述第1基片(30);以及第2基片(40),它与上述第1基片(30)粘合在一起,把上述第1信息记录膜夹持在中间。这种结构的记录媒体,即使不把无机介质(Si、SiO2或Si3N4)膜做得很薄,也能获得对读取光的高透光率和高反射率(参见图6所示的膜厚为20nm(毫微米)或80nm的硅薄膜的透光率T和反射率R)。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该无机介质膜的厚度,所以,跌落冲击和老化不易造成剥离。再者,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具有第1基片(30),其上形成了可由规定的光束(RL)来读取的信息坑,基片对该光束(RL)是透明的;第1信息记录膜(10),它制做在上述第1基片(30)的信息坑形成面上,由无机介质(Si、TiO2或Si3N4)构成,该无机介质具有比上述第一基片(30)大的折射率(Si为n=4,TiO2为n=2.2,Si3N4为n=2.0);第2基片(40),其上形成可由上述光束(RL)读取的其他信息坑;第2信息记录膜(20),它制做在上述第2基片(40)的信息坑形成面上,由对上述光束(RL)进行反射的光反射物质(Al、Al·Mo)构成;以及粘合层(50),它把上述第1基片(30)和上述第2基片(40)粘合在一起,并使上述第1信息记录膜(10)和上述第2信息记录膜(20)互相面对面。这种结构的记录媒体,由于能确保无机介质膜具有一定的厚度,所以,在跌落冲击或老化的作用下不易剥离。并且,因为构成第1信息记录膜(10)的无机介质膜对于读取光具有高透光率和高反射率,所以,尽管无机介质膜位于读取光的光路上,也能使第2信息记录膜(20)的信息可读取性能达到实用水平。再者,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具有透明的圆盘形第1基片(30),其上录制的信息呈压纹状小坑;无机介质膜(10),其折射率(Si为n=4,TiO2为n=2.2,Si3N4为n=2.0)大于上述第1基片(30)的折射率(聚碳酸酯约为1.6),它制作在上述第1基片(30)的压纹状小坑一侧;形状与上述第1基片(30)相同的第2基片(40);以及粘合部(50),它把上述第1基片(30)和上述第2基片(40)粘合在一起,同时使上述无机介质膜(10)与上述第2基片(40)互相面对面。再者,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具有透明的圆盘形第1基片(30),其上录制的信息呈压纹状小坑;无机介质膜(10),其折射率(Si为n=4,TiO2为n=2.2,Si3N4为n=2.0)大于上述第1基片(30)的折射率(聚碳酸酯约为1.6),它制作在上述第1基片(30)的压纹状小坑侧;圆盘形第2基片(40),其上录制的其他信息呈压纹状小坑;反射膜(20),它制作在上述第2基片(40)的压纹状小坑一侧;以及粘合部(50),它由透明的有机材料构成,用于把上述第1基片(30)和上述第2基片(40)粘合在一起,同时使上述无机介质膜(10)和上述反射膜(20)互相面对面。再者,本专利技术的信息记录媒体具有透明的圆盘形第1基片(30),其上录制的信息呈压纹状小坑;无机介质膜(10),其折射率(材料为ZnS,SiO2)大于上述第1基片(30)的折射率(1.55±0.10,聚碳酸酯约为1.6),它制作在上述第1基片(30)的压纹状小坑一侧;圆盘形第2基片(40),其上录制的其他信息呈压纹状小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包括:第1基片(30),其上面形成了可用规定光束(RL)读出的信息坑,基片对该光束(RL)是透明的;第1信息记录膜(10),它制作在上述第1基片(30)的信息坑形成面上,由折射率(Si的n=4,TiO↓[2]的n=2.2)大于上述第1基片(30)的无机介质(Si或TiO↓[2])构成;以及第2基片(40),它与上述第1基片(30)相粘合,把上述第1信息记录膜(10)夹在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3-21 064217/961.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包括第1基片(30),其上面形成了可用规定光束(RL)读出的信息坑,基片对该光束(RL)是透明的;第1信息记录膜(10),它制作在上述第1基片(30)的信息坑形成面上,由折射率(Si的n=4,TiO2的n=2.2)大于上述第1基片(30)的无机介质(Si或TiO2)构成;以及第2基片(40),它与上述第1基片(30)相粘合,把上述第1信息记录膜(10)夹在中间。2.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包括第1基片(30),其上面形成了可用规定光束(RL)读出的信息坑,基片对该光束(RL)是透明的;第1信息记录膜(10),它制作在上述第1基片(30)的信息坑形成面上,由折射率(Si的n=4,TiO2的n=2.2)大于上述第1基片(30)的无机介质(Si或TiO2)构成;第2基片(40),其上面形成了可由上述光束(RL)读出的其他信息坑;第2信息记录膜(20),它制作在上述第2基片(40)的信息坑形成面上,由能使上述光束(RL)进行反射的光反射物质(Al、Al·Mo);以及粘合层(50),用于把上述第1基片(30)和上述第2基片(40)粘合在一起,并使上述第1信息记录膜(10)和上述第2信息记录膜(20)互相面对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无机介质(10)包含硅(Si)和二氧化钛(TiO2)。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无机介质(10)的厚度为20nm-1000nm,最好为20nm-280nm。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光反射物质(20)包括铝(Al)和铝钼合金(Al·Mo)。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基片(30)包括聚碳酸酯(折射率n=1.6)。7.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基片(30)和上述第2基片(40)分别由厚度为0.6mm的聚碳酸酯(折射率n=1.6)圆盘构成。8.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无机介质(10)的厚度根据该无机介质(10,折射率为4的Si)中的上述光束(RL)的波长(以折射率4除空气中的波长650nm,结果约为160nm)的1/4波长(40nm)来选择(例如图6的曲线的横坐标膜厚20nm±30%或80nm±30%)。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层(50)包括其厚度(40μm-70μm)大于上述无机介质(10)的膜厚(20nm)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图9或图20的220)。10.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基片(30)和上述第2基片(40)分别呈中间开口圆盘形状,其规定尺寸分别为外径120mm或80mm,内径15mm,厚度0.6mm;还具有间隔膜片(60),它被夹持在上述第1基片(30)和上述第2基片(40)之间,其中心孔与基片同心,具有特定的外径(21mm)和特定内径(15-16mm)以及特定的厚度(40μm);上述粘合层(50)躲开了上述间隔膜片(60)的位置,位于上述第1基片(30)和上述第2基片(40)之间,其一定的厚度按上述间隔膜片(60)决定。11.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包括第1基片(30),它呈透明的圆盘状,其上面刻制了压纹状坑信息;无机介质膜(10),它被制作在上述第1基片(30)的压纹状坑一侧,其折射率(Si约为4,TiO2约为2.2)大于上述第1基片(30)的折射率(聚碳酸酯约为1.6);第2基片(40),其形状与上述第1基片(30)相同;以及粘合层(50),用于对上述第1基片(30)和上述第2基片(40)进行粘合,并使上述无机介质膜(10)与上述第2基片(40)互相面对面。12.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包括第1基片(30),它呈透明的圆盘形状,其上面刻制了压纹状坑信息;无机介质膜(10),它被制作在上述第1基片(30)的压纹状坑一侧,其折射率(Si约为4,TiO2约为2.2)大于上述第1基片(30)的折射率(聚碳酸酯约为1.6);第2基片(40),它呈圆盘形状,其上面刻制了压纹状坑的其他信息;反射膜(20),它被制作在上述第2基片(40)的压纹状坑一侧;以及粘合层(50),它是由透明的有机材料构成的,用于把上述第1基片(30)和上述第2基片(40)粘合在一起,并使上述无机介质膜(10)与上述反射膜(20)互相面对面。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无机介质(10)包括硅(Si)和二氧化钛(SiO2)。14.如权利要求1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无机介质(10)的厚度为20nm-1000nm,最好为20nm-280nm。15.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它具有第1基片(30),它呈透明的圆盘形状,其上面刻制了压纹状坑的信息;无机介质膜(10),它被制作在上述第1基片(30)的压纹状坑一侧,由ZnS·SiO2构成,其折射率大于上述第1基片(30)的折射率(聚碳酸酯约为1.6);圆盘状第2基片(40),其上面刻制了压纹状坑的其他信息;记录膜(90),它制作在上述第2基片(40)的压纹状坑一侧,可以录放、录放擦或重录;以及粘合层(50),它由透明的有机材料(UV固化性树脂)构成,用于把上述第1基片(30)和第2基片(40)粘合在一起,并使上述无机介质膜(10)与上述记录膜(90)互相面对面。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无机介质(10)包含硫化锌(ZnS)和二氧化硅(SiO2)的混合物(ZnS·SiO2)。17.一种双层粘合型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第1工序(图13的ST10~ST22),在已刻制了压纹状的信息的透明圆盘状第1基片(30)的坑面上,形成第1规定厚度(例如20nm)的无机介质膜(10,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克己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