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柱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805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柱加强结构,包括第一C柱加强板和第二C柱加强板,第一C柱加强板和第二C柱加强板连接,第一C柱加强板顶部与顶板加强件连接,第二C柱加强板底部与门槛梁加强件连接,顶板加强件、第一C柱加强板、第二C柱加强板、门槛梁加强件连接后形成“门”型。本申请通过将第一C柱加强板与顶板加强件进行连接,这样左右两侧C柱加强件上的力就可以互相传递,且第二C柱加强板与车辆的门槛梁加强件进行连接,门槛梁加强件是与车架连接的,从而将后侧围的应力传递并分散到了车架上,整个传力路径形成一个闭环,在达到整车的扭转刚度要求下,可采用了较薄的普通高强板,有利于整车的成本和重量控制。有利于整车的成本和重量控制。有利于整车的成本和重量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柱加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C柱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C柱是汽车侧围立柱中贯穿顶盖与下车提的第三根立柱,如果汽车中门是旋转门,则它起到承载中门的重要作用。同时,汽车C柱对车身的扭转性能、顶盖刚度、后门锁销安装点刚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0003]现有的车身侧围C柱加强板向上是与顶板直接连接,而不是与顶板的加强板连接,因此在传力的过程中左右两侧的力不能实现传递,为了达到整车的扭转刚度就需要更好更厚的材料制作C柱加强板,这样不仅使得整车的重量加重了也增加了整车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目前左右两侧的C柱加强板的力不能相互传递,且现有的C柱加强板为了满足要求需要使用较好较厚的材料导致整车的重量以及成本增加的问题,提供一种C柱加强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C柱加强结构,包括第一C柱加强板和第二C柱加强板,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和第二C柱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远离所述第二C柱加强板的一端与顶板加强件连接,所述第二C柱加强板远离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的一端与门槛梁加强件连接,所述顶板加强件、第一C柱加强板、第二C柱加强板、门槛梁加强件连接后形成“门”型。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为T型结构,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的前端与B柱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的后端与D柱加强板连接。通过将第一C柱加强板设计为T型结构,将顶板加强件焊接在第一C柱加强板的上面,而第一C柱加强板的两侧分别与B柱加强板和D柱加强板连接,有利于力的传递。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和第二C柱加强板的截面均为U型,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第二C柱加强板与后侧围内板连接形成封闭的腔体。第一C柱加强板、第二C柱加强板与后侧围内板之间形成中空的腔体有利于力的传递。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和所述第二C柱加强板的两侧均设有搭接边。通过在两侧设计搭接边,方便将第一C柱加强板、所述第二C柱加强板与后侧围内板进行焊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所述第二C柱加强板均设有若干个定位孔。通过定位孔可以对第一C柱加强板和第二C柱加强板进行定位。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所述第二C柱加强板均设有若干减重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将第一C柱加强板与顶板加强件进行连接,这样左右两侧C柱加强件上的力就可以互相传递,且第二C柱加强板与车辆的门槛梁加强件进行连接,门槛梁加强件是与车架连接的,这样所述顶板加强件、第一C柱加强板、第二C柱加强板、门槛梁加强件连接后形成“门”型,底部在与车架整体连接形成一个封
闭的传力结构,从而将后侧围的应力传递并分散到了车架上,整个传力路径形成一个闭环,在达到整车的扭转刚度要求下,采用了较薄的普通高强板,有利于整车的成本和重量控制。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C柱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C柱加强结构与顶板加强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安装到车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记:1

第一C柱加强板,2

第二C柱加强板,3

顶板加强件,4

门槛梁加强件,5

搭接边,6

定位孔,7

减重孔,8

加强筋,9

后侧围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C柱加强结构,包括第一C柱加强板1和第二C柱加强板2,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1位于第二C柱加强板2的上方,第一C柱加强板1与第二C柱加强板2搭接连接。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1的顶部与顶板加强件3连接,所述第二C柱加强板2的远离第一C柱加强板1的一端与门槛梁加强件4连接。所述顶板加强件3、第一C柱加强板1、第二C柱加强板2、门槛梁加强件4连接后形成“门”型。
[0022]第一C柱加强板1和第二C柱加强板2的顶部顶板加强件3连接,第一C柱加强板1和第二C柱加强板2的底部与车架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闭环结构。这样使得车辆左右两侧的C柱上的力可以得到有效的传递。
[0023]为了使得侧围内板的应力得到较好地传递,因此将第一C柱加强板1和第二C柱加强板2均设计为U型,这样第一C柱加强板1和第二C柱加强板2与后侧围内板9连接后能形成封闭的腔体,从而极大提高C柱的整体刚度和强度,进而提高整车的模态和扭转刚度。
[0024]为了方便第一C柱加强板1和第二C柱加强板2与后侧围内板9的焊接,因此在第一C柱加强板1和第二C柱加强板2的两个侧边均设置了搭接边5。第二C柱加强板2与第一C柱加强板1焊接时,将第二C柱加强板2搭接在第一C柱加强板1上。在为了方便安装第一C柱加强板1和第二C柱加强板2,在车身上设置了若干个定位柱,在第一C柱加强板1和第二C柱加强
板2上设置了若干个定位孔6。
[0025]为了使得整车的质量轻量化,因此在不影响整车刚度的情况下,在第一C柱加强板1和第二C柱加强板2上设置了若干个减重孔7。
[0026]为了加强力的传递,将第一C柱加强板1远离第二C柱加强板2的一端设计为T型,这样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1的前端与B柱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1的后端与D柱加强板连接。在第一C柱加强板1、第二C柱加强板2对应车轮罩处设计有凹凸的加强筋8。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C柱加强板(1)和第二C柱加强板(2),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1)和第二C柱加强板(2)连接,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1)远离所述第二C柱加强板(2)的一端与顶板加强件(3)连接,所述第二C柱加强板(2)远离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1)的一端与门槛梁加强件(4)连接,所述顶板加强件(3)、第一C柱加强板(1)、第二C柱加强板(2)、门槛梁加强件(4)连接后形成“门”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1)为T型结构,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1)的前端与B柱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C柱加强板(1)的后端与D柱加强板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