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柱内板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65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柱内板及车辆,包括由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一体制成的内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包括上板体、过渡板体和下板体,过渡板体与上板体和下板体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所述下板体厚度大于上板体。其能够大幅减轻A柱内板重量,实现车身轻量化,集成度高,满足性能需求。满足性能需求。满足性能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柱内板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身零部件,具体涉及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柱内板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世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轻量化技术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此各车企开始设计开发复合材料零件,其高性能、低重量的优势被各大车企所亲眛。
[0003]汽车A柱内板汽车车身的重要零部件之一,目前汽车A柱内板一般由钢材通过钣金冲压或热成型工艺制成。钢制A柱内板重量大、耐腐蚀性差等缺点。若采用铝合金作为制造原料,则有模具成本高、减重效果不够明显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柱内板及车辆,其能够大幅减轻A柱内板重量,实现车身轻量化,集成度高,满足性能需求。
[0005]本技术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柱内板,包括由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一体制成的内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包括上板体、过渡板体和下板体,过渡板体与上板体和下板体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所述下板体厚度大于上板体。
[0006]进一步,所述内板本体上设有与加强件固定连接的第一粘接面和多个与大盘头螺母固定连接的第二粘接面。
[0007]进一步,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为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连续纤维为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0008]进一步,所述内板本体上设有减重通孔。
[0009]进一步,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HP

RTM工艺制成。
[0010]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柱内板。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所述A柱内板由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一体制成,大幅减轻了内板本体的重量,实现了车身轻量化。并且集成度较高,内板本体上的安装点及相关连接支架一体成型,减少了制造和装配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3]2、本技术所述内板本体包括厚度不同的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下板体厚度大于上板体,在保证内板本体碰撞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减轻了内板本体的重量,节约了制造材料,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0014]3、本技术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HP

RTM工艺制成,通过增加预成型工序和利用高压注射树脂来提高生产节拍,单价产品制造时间控制在3~5min,适用于大规模量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7]图中,1—内板本体,2—上板体,3—过渡板体,4—下板体,5—加强件,6—第一粘接面,7—大盘头螺母,8—第二粘接面,9—结构胶,10—减重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19]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柱内板,包括由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一体制成的内板本体1,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为环氧树脂,连续纤维为碳纤维,通过HP

RTM及高压树脂成型工艺制成,通过增加预成型工序和利用高压注射树脂来提高生产节拍,单价产品制造时间控制在3~5min,适用于大规模量产。
[0020]所述内板本体1包括由上至下的上板体2、过渡板体3和下板体4,过渡板体3与上板体2和下板体4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所述下板体4厚度大于上板体2,上板体2和下板体4的分界部分通过CAE分析得到,在保证内板本体碰撞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减轻了内板本体的重量,节约了制造材料,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0021]具体地,所述上板体的铺层方式为[0/

45/90/45/45/90/

45/0],下板体的铺层方式为[0/

45/90/45/0/45/90/

45/0]。
[0022]所述内板本体1上设有与加强件5固定连接的第一粘接面6和四个与大盘头螺母7固定连接的第二粘接面8,为加强件5和大盘头螺母8提供了安装点。装配时,将加强件5和大盘头螺母8通过结构胶分别与第一粘接面6和第二粘接面8粘接固定,所述结构胶为环氧树脂结构胶、聚氨酯结构胶、丙烯酸结构胶中的至少一种。
[0023]为了进一步减轻内板本体1的重量,在所述内板本体1上设有两个减重通孔10。
[0024]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柱内板。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柱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一体制成的内板本体(1),所述内板本体(1)包括上板体(2)、过渡板体(3)和下板体(4),过渡板体(3)与上板体(2)和下板体(4)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所述下板体(4)厚度大于上板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柱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本体(1)上设有与加强件(5)固定连接的第一粘接面(6)和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翼飞袁桂玲张金生张德鹏王成莲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