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罩、动力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164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3
本申请涉及一种隔热罩、动力系统及汽车,该隔热罩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中部具有安装部,沿安装部的周向具有凹陷于安装部的导流空间,导流空间用于与热源相对设置;沿导流空间的周向具有凸出于导流空间的折板,折板上具有朝向导流空间外部延伸的导流曲面。本申请通过凹陷的导流空间增大了导流空间的内壁与热源之间的距离,可增加热气流与空气的换热时间,能降低与导流空间内壁接触时热气流的初始热辐射温度,避免第一板体上最先与热气流接触的区域发生局部过热现象;通过导流空间可以减少热源的热辐射范围,随后热气流可通过导流曲面快速发散至导流空间的四周,能加快热气流热量的散发,避免第一板体因局部过热而发生失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隔热罩、动力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1、在前驱汽车中,驱动轴是用于实现动力系统变速器与驱动轮连接的轴,可用于传递发动机的动力,在进行动力系统零件布置时,驱动轴、球笼和防尘罩等部件位于发动机的三元催化器出口尾管下方,由于三元催化器出口尾管的温度较高,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三元催化器出口尾管对驱动轴等部件存在持续高温辐射,当热辐射温度超过材料耐温极限时易造成驱动轴、球笼、防尘罩等部件的破坏失效,为此,需在动力系统中安装隔热罩对驱动轴等部件进行防护。

2、现有技术中的隔热罩,通常包括板状的隔热罩本体,对三元催化器出口尾管排出的热气流无导流作用,无法起到快速分散热气流的效果,容易导致隔热罩本体局部过热(隔热罩本体上与三元催化器出口尾管相对设置的区域)的情况,从而导致隔热罩本体局部因高温而发生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隔热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隔热罩本体易因局部过热而发生失效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系统;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汽车。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上还具有第一加强筋结构(13),所述第一加强筋结构(13)具有凹陷于所述导流曲面(121)的导流槽(131),所述导流槽(131)与所述导流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结构(13)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132)和第二加强筋(133),所述安装部(11)连接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32)和所述第二加强筋(13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结构(13)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上还具有第一加强筋结构(13),所述第一加强筋结构(13)具有凹陷于所述导流曲面(121)的导流槽(131),所述导流槽(131)与所述导流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结构(13)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132)和第二加强筋(133),所述安装部(11)连接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32)和所述第二加强筋(13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结构(13)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加强筋(134)和第四加强筋(135),所述第一加强筋(132)、所述第二加强筋(133)、所述第三加强筋(134)和所述第四加强筋(135)呈x状布置于所述第一板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板体(1)一体成型的第二板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长春齐洋江凤妮曾庆强禹慧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