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分隔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03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7
一种汽车用分隔柱,可提高外观上的美观性和制造时的加工作业性。汽车用分隔柱(50)设在车门玻璃(2)与固定的三角窗玻璃(3)之间,具有:车内侧部件(30),其一体成型有埋设了在车内外方向上具有可挠性的芯材(35)的接受部(34)、与车门玻璃(2)弹性接触的车内侧唇部(37)及固定三角窗玻璃(3)的密封部(38);车外侧部件(40),其突出形成有卡止突起部(41),且以从车内侧向着车外侧突出弯曲的方式上下延伸,且分别一体成型有车外侧唇部(47)和密封唇部(48);通过接受部与卡止突起部相嵌合,车外侧唇部与车门玻璃的车外侧面弹性接触,密封唇部与密封部弹性接触,从而车内侧部件和车外侧部件被组装在一起。部件被组装在一起。部件被组装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用分隔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升降的车门玻璃与固定的三角窗玻璃(Quarter Glass)之间设置的汽车用分隔柱(Devision Bar)。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以下的结构:如图6所示,在汽车的后门1侧,在升降的车门玻璃2与固定的三角窗玻璃3之间安装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分隔柱10。
[0003]这样的分隔柱10一般是图7所示那样的截面形状,成型有与车门玻璃2的两侧面分别弹性接触的车内侧唇部11以及车外侧唇部12,并且成型有固定三角窗玻璃3的周端部的密封部13(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通过埋入设置有芯材15并且该芯材15的截面呈大致U字形且向着车门玻璃2侧形成有开口部,从而提高刚性。
[0005]另外,也有在分隔柱10的车外侧施加了装饰带等装饰材料的结构。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JP特开平7

277001号公报。
[0009]图7所示的分隔柱10是车内侧唇部11以及车外侧唇部12、密封部13、芯材15一体挤出成型而成的,但是在端部等实施注模成型之前,如图8所示,需要按照车门玻璃2的曲率,即以向着车外侧突出弯曲的方式进行弯曲加工。
[0010]这时,由于在分隔柱10中如上所述那样埋入设置有芯材15,因此即使分隔柱10的材质是由橡胶或TPO部件构成的,也存在弯曲加工不容易,加工作业烦杂这样的问题。
[0011]另外,由于芯材15是截面呈大致U字形且在车内外方向上具有大的宽度,因此如图7所示,在分隔柱10的车外侧面与车门玻璃2的车外侧面之间产生距离L1的大的台阶,同样,在分隔柱10的车外侧面与三角窗玻璃3的车外侧面之间也产生距离L2的大的台阶,也存在外观的美观性差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分隔柱,能够提高外观上的美观性和制造时的加工作业性。
[0013]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汽车用分隔柱,设置于升降的车门玻璃(2)与固定的三角窗玻璃(3)之间,在车门玻璃(2)侧成型有与该车门玻璃(2)的两侧面分别弹性接触的车内侧唇部(37)以及车外侧唇部(47),在三角窗玻璃(3)侧成型有固定该三角窗玻璃(3)的周端部的密封部(38),其特征是,具有:
[0014]车内侧部件(30),其具有接受部(34),该接受部(34)向着车外侧而形成有开口部,且在内侧形成有保持部(36),该接受部(34)上下延伸,且埋入设置有在车内外方向上具有可挠性的芯材(35),在所述接受部(34)的所述车门玻璃(2)侧一体成型有所述车内侧唇部
(37),在所述接受部(34)的所述三角窗玻璃(3)侧一体成型有所述密封部(38);
[0015]刚性比所述车内侧部件(30)高的车外侧部件(40),其向着车内侧而突出形成有卡止突起部(41),并且以从车内侧向着车外侧而突出弯曲的方式上下延伸,在所述车门玻璃(2)侧一体成型有所述车外侧唇部(47),在所述三角窗玻璃(3)侧一体成型有密封唇部(48);
[0016]通过所述车内侧部件(30)的接受部(34)与所述车外侧部件(40)的卡止突起部(41)相嵌合,所述车外侧部件(40)的车外侧唇部(47)与所述车门玻璃(2)的车外侧面弹性接触,并且所述密封唇部(48)与所述密封部(38)或者所述三角窗玻璃(3)弹性接触,从而所述车内侧部件(30)与所述车外侧部件(40)组装在一起。
[0017]另外,本技术的特征是,所述车外侧唇部(47)向着所述车门玻璃(2)侧而从车外侧向车内侧斜向延伸,所述车外侧唇部(47)的车内侧面与所述车门玻璃(2)的车外侧面弹性接触。
[0018]另外,本技术的特征是,所述密封唇部(48)向着所述三角窗玻璃(3)侧而从车外侧向车内侧斜向延伸,所述密封唇部(48)的车内侧面与所述密封部(38)的车外侧面或所述三角窗玻璃(3)的车外侧面弹性接触。
[0019]另外,本技术的特征是,所述芯材(35)为鱼骨形状(Shape of Fish Bone)的构造,截面呈大致U字形,在单侧部分或两侧部分形成有多个狭缝部分(35a)。
[0020]另外,括号内的附图标记表示附图以及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对应要素或者对应事项。
[0021]根据本技术,汽车用分隔柱由分体的车内侧部件和刚性比车内侧部件高的车外侧部件组装在一起而构成,车外侧部件以从车内侧向着车外侧而突出弯曲的方式上下延伸,相对于此,车内侧部件上下延伸,而在其接受部中埋入设置有在车内外方向上具有可挠性的芯材,该芯材例如是鱼骨形状的构造,因此能够使车内侧部件追随车外侧部件的弯曲而容易的在车内外方向上弯曲。
[0022]从而通过车内侧部件的接受部与车外侧部件的卡止突起部相嵌合,车外侧部件的车外侧唇部与车门玻璃的车外侧面弹性接触,并且密封唇部与密封部或者三角窗玻璃弹性接触,从而车内侧部件与车外侧部件被组装在一起。
[0023]所以,由于不需要像以往例中所示的那样针对分隔柱全体进行弯曲加工,所以相应于此而消除了加工作业的烦杂性。
[0024]另外,虽然在车内侧部件的接受部中埋入设置有芯材,但是该芯材并没有像以往例中所示的那样延伸到车外侧部件的车外侧唇部侧,因此在组装车内侧部件和车外侧部件而一体化的情况下,能够将车外侧唇部在车内外方向上的宽度抑制为较小。
[0025]由此,与以往例相比较,在组装车内侧部件和车外侧部件而一体化的情况下,能够使车外侧部件的车外侧面至车外侧唇部所弹性接触的车门玻璃的距离减小,因此从车门玻璃起的台阶减小,外观上的美观性变好。
[0026]特别是车外侧唇部向着车门玻璃侧而从车外侧向车内侧斜向延伸,其车内侧面与车门玻璃的车外侧面弹性接触,从而能够使得从车门玻璃起的台阶更进一步减小。
[0027]另外,由于芯材不像以往例中所示的那样也延伸到车外侧部件的密封唇部侧,因此在组装车内侧部件和车外侧部件而一体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密封唇部在车内外方向上
的宽度抑制为较小。
[0028]由此,与以往例相比较,在组装车内侧部件和车外侧部件而一体化的情况下,能够使得车外侧部件的车外侧面至密封唇部所弹性接触的密封部或三角窗玻璃的距离减小,因此使得从三角窗玻璃起的台阶变小,外观上的美观性变好。
[0029]特别是密封唇部向着三角窗玻璃侧而从车外侧向车内侧斜向延伸,其车内侧面与密封部的车外侧面或者三角窗玻璃的车外侧面弹性接触,从而能够使得从三角窗玻璃起的台阶更进一步减小。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汽车用分隔柱的图6的A

A放大剖视图。
[0031]图2是示出在图1的汽车用分隔柱中车内侧部件与车外侧部件分离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2]图3是示出在图1的汽车用分隔柱中埋入设置的芯材的放大立体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分隔柱,设置在升降的车门玻璃与固定的三角窗玻璃之间,在车门玻璃侧成型有与该车门玻璃的两侧面分别弹性接触的车内侧唇部以及车外侧唇部,在三角窗玻璃侧成型有固定该三角窗玻璃的周端部的密封部,其特征在于,具有:车内侧部件,其具有接受部,该接受部向着车外侧形成有开口部,而在内侧形成有保持部,且上下延伸,并且埋入设置有在车内外方向上具有可挠性的芯材,并且该车内侧部件在所述接受部的所述车门玻璃侧一体成型有所述车内侧唇部,在所述接受部的所述三角窗玻璃侧一体成型有所述密封部;刚性比所述车内侧部件高的车外侧部件,其向着车内侧而突出形成有卡止突起部,并且以从车内侧向着车外侧而突出弯曲的方式上下延伸,该车外侧部件在所述车门玻璃侧一体成型有所述车外侧唇部,在所述三角窗玻璃侧一体成型有密封唇部;通过所述车内侧部件的接受部与所述车外侧部件的卡止突起部相嵌合,所述车外侧部件的车外侧唇部与所述车门玻璃的车外侧面弹性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岛隆松浦利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