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矮增强型桥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23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矮增强型桥枕结构,包括桥枕、基本轨和护轨,基本轨和护轨通过扣件分别并排或通过适配角度固设于桥枕上,护轨设于基本轨内侧,桥枕为宽矮增强型结构,其外形尺寸为:上宽450mm下宽550mm,厚度160mm,桥枕采用密集型铺设结构,相邻两桥枕中心之间的间距为570mm,铺设数量为1750根/km,桥枕设有用于基本轨安装的第一轨道槽和用于护轨安装的第二轨道槽,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设有用于扣件安装的挡肩及螺栓孔,相邻两桥枕之间设有用于将两桥枕的端部连接固定和压紧基本轨的连接板。该桥枕结构对列车冲击力分散更加充分和均匀,降低了冲击力对列车和桥梁带来安全隐患,并为铁路桥和公路桥建设提供更多空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矮增强型桥枕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运输轨道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宽矮增强型桥枕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普速铁路桥上采用的桥枕为Ⅱ型桥枕和Ⅲ型桥枕。Ⅱ型桥枕外形尺寸为:上宽166.5mm、下宽274.5mm、厚度220mm;Ⅲ型桥枕外形尺寸为:上宽245mm、下宽320mm、厚度220mm,铺设数量为1666根/km,相邻两桥枕中心之间的间距为600mm,采用有砟道床。高速铁路桥上则铺设轨道板,为无砟道床,轨道板沿轨道方向长度分别为4962mm、3685mm、4856mm,厚度190mm,轨道板与道床浇筑成一体,整体性强,列车运行平稳,桥梁受力均匀。普速铁路桥上采用Ⅱ型桥枕和Ⅲ型桥枕安置于道砟上,依靠护轨将桥枕连结为一个整体,用来分散基本轨来自列车的冲击力。
[0003]随着我国铁路飞速发展,普速铁路列车速度现已提高到了250km/h,达到了准高速的速度。来自列车的冲击力对基本轨的压力太大,现有桥枕结构无法充分分散基本轨传来的列车冲击力,导致基本轨受剪切而塌陷、错位及位移进而造成轨距的变化,严重时会造成轮对脱轨,给列车运行带来风险;再就是冲击力分布不均,增大了桥梁受力不均衡造成的风险;另外,铁路桥与公路桥的交叉限制了各桥梁的高度空间,所以轨道建设所占用的每一寸空间都是宝贵的。
[0004]基于以上原因,原有的桥枕结构局限性限制了我国铁路整体发展水平。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宽矮增强型桥枕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宽矮增强型桥枕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桥枕结构对列车冲击力分散能力有限而对列车和桥梁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为铁路桥和公路桥建设提供更多的空间。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宽矮增强型桥枕结构,包括桥枕、基本轨和护轨,基本轨和护轨通过扣件分别并排或通过适配角度固设于桥枕上,护轨设于基本轨内侧,所述桥枕为宽矮增强型结构,其外形尺寸为:上宽450mm下宽550mm,厚度160mm,所述桥枕采用密集型铺设结构,相邻两桥枕中心之间的间距为570mm,铺设数量为1750根/km,所述桥枕设有用于基本轨安装的第一轨道槽和用于护轨安装的第二轨道槽,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设有用于扣件安装的挡肩及螺栓孔,相邻两桥枕之间设有用于将两桥枕的端部连接固定和压紧基本轨的连接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板一侧设有用于压紧基本轨的弯折压紧部,另一侧设有用于减低列车冲击力的U型缓冲部,连接板两端设有用于与桥枕端部连接固定的螺栓孔,第一轨道槽两侧设有与连接板适配的安装台和U型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为分体结构,连接板包括两个用于压紧基本轨并与桥枕端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板分体,两个连接板分体通过过渡板连接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分体一侧设有用于压紧基本轨的弯折压紧部,另一侧设有用于减低列车冲击力的U型缓冲部,连接板设有用于与桥枕端部连接固定的螺栓孔,第一轨道槽两侧设有与连接板分体适配的安装台和U型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板两端设有与桥枕端部连接固定的螺栓孔,过渡板中部设有用于减低两桥枕之间冲击力的弧形缓冲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挡肩的角度为110度,挡肩的拐角采用圆弧角过渡。
[0013]进一步的,所述桥枕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中掺加有用于增加桥枕增强的聚丙烯纤维。
[0014]进一步的,所述护轨包括平直段和弯折段,第二轨道槽与护轨的平直段和弯折段的弯折角度相适配,护轨端部的弯折段通过梭头与桥枕连接固定。
[0015]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通过改变桥枕的外形尺寸为宽矮增强型桥枕结构,提高桥枕的载荷强度,节省了桥梁上的高度空间;通过桥枕采用密集型铺设结构,降低相邻桥枕之间的铺设间距,增加单位距离内桥枕的铺设数量,使列车冲击力分散更加充分和均匀;通过设置护轨使各桥枕中部连接固定,通过设置连接板使相邻两桥枕的两端也得到固定,从而使各桥枕更加稳定连接固定成为一整体,列车通过时作用于基本轨上的冲击力通过整体结构的桥枕得以均匀分布到桥梁上,连接板还进一步加强了桥枕与基本轨的连接强度,防止基本轨的位移和倾覆。
[0016]综上,本技术桥枕结构对列车冲击力分散更加充分和均匀,有效降低了冲击力对列车和桥梁带来安全隐患,并能够为铁路桥和公路桥建设提供更多的空间,适用于运输轨道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基本轨与桥枕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桥枕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板分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标注部件:1

基本轨,2

桥枕,21

第二轨道槽,22

第一轨道槽,23

安装台,24

U型槽,3

护轨,4

梭头,5

连接板,501

弯折压紧部,502

U型缓冲部,51

连接板分体,52

过渡板,521

弧形缓冲部,6

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宽矮增强型桥枕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桥枕2、基本轨1和护轨3,基本轨1和护轨3通过扣件6分别并排或通过适配角度固设于桥枕2上,护轨3设于基本轨1内侧,所述桥枕2为宽矮增强型结构,其外形尺寸为:上宽450mm下宽550mm,厚度160mm,所述桥枕2采用密集型铺设结构,相邻两桥枕2中心之间的间距为570mm,铺设数量为1750根/km,如图2、图3所示,所述桥枕2设有用于基本轨1安装的第一轨道槽22和用于护轨3安装的第二轨道槽21,第一轨道槽22和第二轨道槽21设有用于扣件6安装的挡肩及螺栓孔,相邻两桥枕2之间设有用于将两桥枕2的端部连接固定和压紧基本轨1的连接板5。每条基本轨1至少一侧设有连接板5,连接板5搭接固定于两桥枕2端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每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矮增强型桥枕结构,包括桥枕、基本轨和护轨,基本轨和护轨通过扣件分别并排或通过适配角度固设于桥枕上,护轨设于基本轨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枕为宽矮增强型结构,其外形尺寸为:上宽450mm下宽550mm,厚度160mm,所述桥枕采用密集型铺设结构,相邻两桥枕中心之间的间距为570mm,铺设数量为1750根/km,所述桥枕设有用于基本轨安装的第一轨道槽和用于护轨安装的第二轨道槽,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设有用于扣件安装的挡肩及螺栓孔,相邻两桥枕之间设有用于将两桥枕的端部连接固定和压紧基本轨的连接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矮增强型桥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板一侧设有用于压紧基本轨的弯折压紧部,另一侧设有用于减低列车冲击力的U型缓冲部,连接板两端设有用于与桥枕端部连接固定的螺栓孔,第一轨道槽两侧设有与连接板适配的安装台和U型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矮增强型桥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分体结构,连接板包括两个用于压紧基本轨并与桥枕端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段陈扬翟玉桥冯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首科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