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料的挤压造粒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26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肥料的挤压造粒工艺,包括:步骤1、配料,将经检验合格的粉体原料经计量,按设定比例投料;步骤2、搅拌,将上述原材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步骤3、挤压,利用挤压机,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料挤压得到板块状物料;步骤4、粗破碎,将板块状物料进行初步破碎,得到粗粒料;步骤5、冷却,将粗粒料冷却至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肥料的挤压造粒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肥料的挤压造粒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肥料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物资,为了便于肥料的施用,一般是将肥料加工成颗粒状,在肥料的加工过程中主要是将各种原材料混合在一起,通过挤压造粒技术获得颗粒,而成粒率则决定了生产环节的成本,成立率高,则返工次数少,生产成本低,成粒率低,则原材料需要返回前道工序,重新加工,势必造成成本的增加,影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如何提高成粒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持续追逐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粒率高的肥料挤压造粒工艺。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肥料的挤压造粒工艺,包括:
[0006]步骤1、配料,将经检验合格的粉体原料经计量,按设定比例投料;
[0007]步骤2、搅拌,将上述原材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0008]步骤3、挤压,利用挤压机,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料挤压得到板块状物料;
[0009]步骤4、粗破碎,将板块状物料进行初步破碎,得到粗粒料;
[0010]步骤5、冷却,将粗粒料冷却至30

40摄氏度;
[0011]步骤6、精破碎,将冷却后的粗粒料进行精破碎,得到细粒料;
[0012]步骤7、筛分,对细粒料进行筛分,大于粒径要求的过大细粒料重新返回步骤6重新破碎,小于粒径要求的过小细粒料返回步骤2重新造粒;满足粒径要求的即为目标粒料;
[0013]步骤8、对目标粒料装袋。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5]通过在粗破碎之后增加冷却环节,使因为挤压做功温度升高至80度

90度左右的粗粒料的温度降低至30

40度,温度降低,硬度得以提升,进而在下一道精破碎工序中成粒率得到大幅提高,减少了精破碎工序返工的物料数量,降低了产线生产成本。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8中还包括对目标粒料进行磨圆抛光的步骤,所谓对目标粒料进行磨圆抛光,是借助抛光机,使目标粒料之间相互碰撞摩擦,使目标粒料的棱角得以打磨掉,避免运输过程中相互摩擦碰撞产生粉末,提升产品的感官品质。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8中还包括包膜工序,所述包膜工序,是在磨圆抛光的基础上,喷入熔融状态的混合物料,其自身也是肥料,所以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的有效成分;提升最终产品的表面光洁度,进一步降低运输途中产生粉末的数量,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感官品质。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8中,包膜工序后还包括喷入防结块剂硅酸镁的步骤,防止肥料
颗粒结块。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粉体原料是利用皮带秤进行称重计量。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过大细粒料经计量后返回步骤6;过小细粒料经计量后返回步骤2,由此,系统中途返回前道工序的具体量得以被考虑到,配料时综合考虑整条产线的实际产能、中途返料数量来确定实际配料量,避免设备因为返料过多,导致设备塞料,进而导致设备故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肥料的挤压造粒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4]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肥料的挤压造粒工艺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肥料的挤压造粒工艺包括:一种肥料的挤压造粒工艺,包括:
[0025]步骤1、配料,将经检验合格的粉体原料利用皮带秤进行称重计量,按设定的重量比例投料;
[0026]步骤2、搅拌,将上述原材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0027]步骤3、挤压,利用挤压机,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料挤压得到板块状物料;
[0028]步骤4、粗破碎,将板块状物料进行初步破碎,得到粗粒料;
[0029]步骤5、冷却,将粗粒料冷却至30

40摄氏度;
[0030]步骤6、精破碎,将冷却后的粗粒料进行精破碎,得到细粒料;
[0031]步骤7、筛分,对细粒料进行筛分,大于粒径要求的过大细粒料经计量后重新返回步骤6重新破碎,小于粒径要求的过小细粒料经计量后返回步骤2重新造粒;满足粒径要求的即为目标粒料;
[0032]步骤8、对目标粒料进行磨圆抛光的步骤,所谓对目标粒料进行磨圆抛光,是借助抛光机,使目标粒料之间相互碰撞摩擦,使目标粒料的棱角得以打磨掉,避免运输过程中相互摩擦碰撞产生粉末;然后进行包膜处理,所述包膜,是在磨圆抛光的基础上,喷入熔融状态的混合物料,使熔融状态的混合物料包裹在肥料颗粒表面,提升最终产品的表面光洁度,进一步降低运输途中产生粉末的数量,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感官品质,再喷入粉状防结块剂硅酸镁,避免肥料在后续存储过程中结块,最后对目标粒料装袋。
[0033]通过在粗破碎之后增加冷却环节,使因为挤压做功温度升高至80度

90度左右的粗粒料的温度降低至30

40度,温度降低,硬度得以提升,进而在下一道精破碎工序中成粒率得到大幅提高,减少了精破碎工序返工的物料数量,降低了产线生产成本。
[0034]由于包膜材料是熔融状态的混合物料,其自身也是肥料,所以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的有效成分。
[0035]所述步骤7中,过大细粒料经计量后返回步骤6;过小细粒料经计量后返回步骤2,由此,系统中途返回前道工序的具体量得以被考虑到,配料时综合考虑整条产线的实际产能、中途返料数量来确定实际配料量,避免设备因为返料过多,导致设备塞料,进而导致设
备故障。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肥料的挤压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料,将经检验合格的粉体原料经计量,按设定比例投料;步骤2、搅拌,将上述原材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步骤3、挤压,利用挤压机,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料挤压得到板块状物料;步骤4、粗破碎,将板块状物料进行初步破碎,得到粗粒料;步骤5、冷却,将粗粒料冷却至30

40摄氏度;步骤6、精破碎,将冷却后的粗粒料进行精破碎,得到细粒料;步骤7、筛分,对细粒料进行筛分,大于粒径要求的过大细粒料重新返回步骤6重新破碎,小于粒径要求的过小细粒料返回步骤2重新造粒;满足粒径要求的即为目标粒料;步骤8、对目标粒料装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的挤压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还包括对目标粒料进行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其选王可军孙玲丽刘仙亭
申请(专利权)人:卡力烟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