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072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防止由于异物抵接造成的破损等和检测能力的低下。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的中空部的车内侧,从前端侧至车内侧端部,通过车内侧弯曲顶部而向着车内侧膨出弯曲,从车内侧弯曲顶部至车内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内侧位置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比从前端至车内侧弯曲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短,中空部的车外侧,从前端侧至车外侧端部,通过车外侧弯曲顶部而向着车外侧膨出弯曲,从车外侧弯曲顶部至车外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外侧位置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比从中空部的前端至车外侧弯曲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短,中空部的外壳的壁厚,从前端侧至车内侧弯曲顶部及车外侧弯曲顶部而逐渐增加,至车内侧端部及车外侧端部的壁厚相同。车外侧端部的壁厚相同。车外侧端部的壁厚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组装有传感器,该传感器在沿着像面包车、单厢式汽车等这样的车体的前后移动的滑门与开口部之间夹入手指等异物时输出对应的信号而检测出异物的存在。

技术介绍

[0002]如图5所示,在像面包车等那样通过滑门1来开闭车体的开口部的汽车中,安装有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10。
[0003]该防护装置10从滑门1的前端面向着车体前侧突出设置,且如图6所示,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
[0004]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10如图7及图8所示,具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的安装基部11,其安装于滑门1的前端面上,包括有车内侧壁11a、车外侧壁 11b及连结壁11c;中空部12,其与安装基部11一体成型;在中空部12中安装有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该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在人体的一部分(手指或手足)等异物夹入到滑门1与车身侧开口部(也有前门(侧门)的情况) 之间的情况下检测出该夹入而输出对应的电子信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5]中空部12的外周面是截面呈大致马蹄形状的外壳12a,该外壳12a的两端部12b、12c隔开间隔而连结于安装基部11的左右两侧。
[0006]另外,在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10的下部,在安装基部11的车内侧壁11a 侧一体成型有截面呈C字形状的引导部13,保持着与感压传感器S相连接的线束W。另外,在安装基部1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保持唇14、14,另外在安装基部11中为了提高刚性而埋入设置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的芯材15。而且在安装基部11的车外侧壁11b设置有密封唇16。
[0007]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是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长度方向)延伸的两根芯线(电极线)31、32埋入设置在隔着空间部33而设置的导电性的橡胶状弹性体(导电部)34、35中而固定到中空部12内,当在滑门1关闭时有异物夹入到滑门1与车身侧开口部之间时,中空部12被局部按压而压扁,橡胶状弹性体34、35相接触,两根芯线31、32短路。而电子信号的变化通过传递到与导线 36、36相连接的控制装置60而检测出异物的存在,而该导线36、36在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10的下侧终端部分与两根芯线31、32连线。另外,导线36、 36在被绝缘体覆盖住的状态下由线束W包裹着,前端为从覆盖部37、37露出的裸线。
[0008]另外,橡胶状弹性体(导电部)34、35包括有凹形状的中空上部导电部 34和凸形状的中空下部导电部35,为了扩大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的检测范围,空间部33以截面呈大致倒“V”字形状且截面为大致相同的宽度而所述“V”字形状的开口部朝向安装基部11侧的形状加以配置。
[0009]而在中空部12的内周面,在没有两个导电部34、35的部分,即在空间部 33的两端部33a、33b所相连而设的部分强度变弱,在人上下车时钥匙等突起物Z强力抵接时,有可能造成破损或撕裂,因此如图8所示,针对中空部12的两端部12b、12c,特别使得壁厚较厚。特别是空间部33的两端33a、33b与中空部12的外壳内周面相连而设的部分的位置,成为钥匙
等突起物Z特别容易挂住的位置,破损或撕裂的危险性很大,因此使得中空部12的两端部12b、12c 为厚壁是有效的。
[0010]若中空部12撕裂,则雨水或洗车水等浸入而丧失传感器功能,其结果是有可能造成滑门1的开闭误动作这样的问题。
[0011]另外,也存在有如下的构造:通过使得中空部的截面形状为菱形,在车内侧和车外侧向外方膨出弯曲,并使顶部为曲面状,从而使得突起物Z的力释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中空部相对于安装基部的根部之间极端的狭窄,并且,由于膨出弯曲部位于中空部上端和中空部根部的大致中央的高度上,因此从膨出弯曲部至中空部根部的壁长度变长,根据这两点,存在以下的情况:中空部根部跟前附近的刚性低,在突起物Z相对于凸缘F而从斜向抵接之际,中空部本身容易倾斜,接触检测灵敏度的精度下降。
[0012]现有技术文献
[0013]专利文献
[0014]专利文献1:JP特开2015

174633号公报;
[0015]专利文献2:JP特开2016

097809号公报。
[0016]但是,在图7及图8所示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10中,当使中空部12的两端部12b、12c的壁厚增厚时,该部分成为柱构造,存在中空部12的负荷增大这样的问题。
[0017]也就是说,由于中空部1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难以挠曲,因此存在有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的检测灵敏度的精度低下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1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由于异物的抵接而产生破损等的情况且检测能力高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0019]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50),具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安装基部(11),其安装在凸缘 (F)上且该凸缘(F)在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移动来开闭开口部的滑门(1) 的前边缘部而向着前方突出形成,该安装基部(11)包括有车内侧壁(11a)、车外侧壁(11b)以及将两侧壁(11a、11b)连结的连结壁(11c);管状的中空部(52),其一体化于该安装基部(11)的连结壁(11c)上且向着前方延伸,分别埋入设置有芯线(31、32)的两个导电部(54、55)隔着空间部 (53)而设置;并且,
[0020]所述中空部(52)的车内侧端部(52b)和车外侧端部(52c)相互隔开间隔而连结在所述安装基部(11)上,
[0021]所述两个导电部(54、55)包括有在所述安装基部(11)侧设置的凸形状的中空下部导电部(55)和在所述中空部(52)的前端侧设置的凹形状的中空上部导电部(54),所述空间部(53)为截面呈大致倒“V”字形状,以“V”字形状的开口部朝向所述安装基部(11)侧且“V”字形状的两端部 (53a、53b)分别与所述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内面相连而设的形状加以配置,
[0022]在所述滑门(1)关闭时由夹入到所述滑门(1)与所述开口部之间的异物对所述中空部(52)进行按压并将所述中空部(52)压扁时,通过与此对应的电子信号的变化来检测出所述异物的存在,其特征是,
[0023]所述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车内侧,以通过车内侧弯曲顶部(52d) 而向着车
内侧膨出的方式弯曲,且该车内侧弯曲顶部(52d)是位于从所述中空部(52)的前端(P)侧至车内侧端部(52b)的中途且最偏向车内侧的部位,并且,从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52d)至所述中空部(52)的车内侧端部 (52b)的最偏向车内侧位置(Q)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L5),比从所述中空部(52)的前端(P)至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52d)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L4)短,
[0024]所述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车外侧,以通过车外侧弯曲顶部(52e) 而向着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具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安装基部,其安装在凸缘上且该凸缘在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移动来开闭开口部的滑门的前边缘部而向着前方突出形成,该安装基部包括有车内侧壁、车外侧壁以及将两侧壁连结的连结壁;管状的中空部,其一体化于该安装基部的连结壁上且向着前方延伸,分别埋入设置有芯线的两个导电部隔着空间部而设置;并且,所述中空部的车内侧端部和车外侧端部相互隔开间隔而连结于所述安装基部上,所述两个导电部包括有在所述安装基部侧设置的凸形状的中空下部导电部和在所述中空部的前端侧设置的凹形状的中空上部导电部,所述空间部为截面呈大致倒“V”字形状,以“V”字形状的开口部朝向所述安装基部侧且“V”字形状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中空部的外壳内面相连而设的形状加以配置,在所述滑门关闭时由夹入到所述滑门与所述开口部之间的异物对所述中空部进行按压而将所述中空部压扁时,通过与此对应的电子信号的变化而检测出所述异物的存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部的外壳的车内侧,以通过车内侧弯曲顶部而向着车内侧膨出的方式弯曲,且该车内侧弯曲顶部是位于从所述中空部的前端侧至车内侧端部的中途且最偏向车内侧的部位,并且,从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至所述中空部的车内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内侧位置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比从所述中空部的前端至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短,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美智彦服部航
申请(专利权)人: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