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板连接结构、电光学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821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液晶显示装置、和装置了它们的电子设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连接时,勿须形成特殊部件就能确保接触压力,提高接触可靠性并能减少零件数。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电连接设置在作为第1电路基板20上的导电端子22-1与设置在第2电路基板10上的导电端子12。此连接结构有:导电部件30;结构部件40;夹在结构部件40与挠性基板20之间的间隔部件60。结构部件40有导光部44,在该导光部44上载置液晶显示板50。(*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电光学装置和配备它的电子设备以及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在电光学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中,为将其驱动电路连接到液晶显示板上,使用装载了驱动用集成电路部件的集成电路装置。此集成电路装置通常应用将使用了所谓TAB(Tape Auto-mated Bonding带式自动焊接)组件(也称Tape carrier PackageTCP)的挠性配线基板连接到液晶显示板上的COF(Chip On Film)方式,或者将集成电路部件直接连接到玻璃基板上的COG(Chir On Glass)方式。例如,使用了TCP的配线基板与其它组件相比是小型而且是薄型的,适合于高密度安装,由于基板是挠性的,具有可曲折安装等优点,不仅电光学装置而且可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但是,驱动用集成电路用的各种端子形成在使用了上述这样的TCP的配线基板(以下称为“TCP基板”)上。因此,在构成电子设备等情况下,将其它电路基板的端子与TCP基板上的端子电连接。在这里,为了连接TCP基板的端子与其它电路基板的端子,通常采用如下这样的实施形态。即,在TCP基板的端子与其它电路基板的端子之间,通过各向异性的橡胶连接器等导电部件。沿连接方向对TCP基板和其它电路基板进行加压,从而通过上述导电部件压接TCP基板的端子和其它电路基板的端子。因此,可实现各端子间的电连接。然而在上述的连接结构中,由于是将TCP基板等挠性配线基板与其它电路基板相互挤压进行压接使之电连接。所以在不能确保使挠性配线基板与其它电路基板紧密接触的力这样的结构或环境中,特别在受到振动或冲击这样的外力等情况下,不能进行良好地电连接,存在产生导通不良这样的问题。此外,在连接电光学装置例如液晶显示板上的端子与挠性配线基板上的端子时,即使在使用橡胶连接器(各向异性导电橡胶)的情况下,加了振动或冲击这样的外力后,也会产生不能进行良好的电连接的情况。进而,由于为确保挠性配线基板的端子与其它端子的接触压力,就必须利用专用的压接部件(例如外壳),所以部件数就要增多。而且在使用这样的压接部件时,必须使用加压夹具来压接挠性配线基板和其它电路基板,在不能确保直接接触压力的位置,就不能提高接触的可靠性,会产生导通不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连接挠性配线基板等电路基板与其它电路基板时,不使用特殊的压接部件就能确保接触压力,提高接触可靠性,并能减少部件数量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电光学装置、配备了它们的电子设备以及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是将设置在第1电路基板上的导电端子与设置在第二电路基板上的导电端子进行电连接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它包括配置在对置的上述第1电路基板与上述第2电路基板之间,用以对上述各导电端子进行电连接的导电部件;相对于上述第1电路基板,配置在与配置上述第2电路基板一侧的相反侧上的结构部件;和配置在上述结构部件与上述第1电路基板之间的间隔部件。按照本专利技术,借助于夹在第1和第2电路基板之间的导电部件进行各导电端子的电连接。这里,在使导电部件与各导电端子接触时,通过夹在结构部件与第1电路基板之间的间隔部件和结构部件,能充分地确保各导电端子与导电部件的接触压力。通过借助上述接触压力进行导电部件的良好接触,能提高导电部件与各导电端子的接触的可靠性。从而使挠性配线基板等第1电路基板的导电端子与第2电路基板的导电端子进行良好的电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中,上述间隔部件与配置有上述导电部件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对应设置,最好用该间隔部件与该导电部件夹着上述第1电路基板的一部分。按照这样的结构,由于与配置有导电部件的位置对应地设置间隔部件,能对导电部件的各导电端子的接触位置直接施加接触压力,能进一步提高接触的可靠性。在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中,希望在上述第1电路基板的面方向,上述间隔部件形成得比上述导电部件大。按照该结构,由于使间隔部件形成得比导电部件大,从而能尽可能地增大对第2电路基板的导电部件接触压力,提高了接触的可靠性。在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中,上述间隔部件最好是弹性部件。按照该结构,用结构部件使弹性部件弹性变形,利用其弹性力,能进一步增大接触压力,提高接触的可靠性。在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中,上述导电部件最好是弹性部件。按照这种结构、导电部件按照加到第1和第2电路基板上的压力弹性变形、借助此弹性力使接触部分的接触压力增大。借助结构部件和间隔部件形成此加压力。因此,能使导电部件与各导电端子密切接触,提高了接触的可靠性。在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中,上述导电部件最好具有沿配列方向配置排列多个上述导电端子的导电部和配置在该导电部之间的绝缘部。按照这种结构,通过在导电部件上沿导电端子排列方向形成多个导电部,能进一步提高接触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导电部不必与导电端子一一对应。本专利技术的电光学装置包括上述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因此通过在电光学装置内形成的各种连接结构中应用上述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能消除各种电路基板连接区域的导通不良,使电光学装置总体的电接触良好。此连接结构在使电光学装置低电压化上是有用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光学装置是使设置在与电光学显示部电连接的挠性配线基板上的导电端子和设置在电路基板上的导电端子进行电连接并进行上述电光学显示部的显示的电光学装置,它包括导电部件,配置在上述挠性配线基板与上述电路基板之间并与上述各导电端子电连接;结构部件,相对于上述挠性配线基板,配置在与配备了上述电路基板一侧的相反一侧上;和间隔部件,配置在上述结构部件与上述挠性配线基板之间。按照本专利技术,在将电路基板设置在电光学装置显示部的背面这样的结构中,需要将连接电光学显示部和电路基板的挠性配线基板弯折。这时,即使残存这样的弯折导致的应力等,由于间隔部件和结构部件对挠性配线基板加压这样的结构、也能利用上述加压造成的接触压力,使挠性配线基板的导电端子、导电部件与电路基板的导电端子之间有良好的电连接。因此,通过将本专利技术用于挠性配线基板与其它电路基板难以互相紧密接触的结构,能获得高的接触可靠性,消除导通不良。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光学装置中,最好具有支承上述电光学显示部的支承部,和与上述电路基板连接的固定部。按照这种结构,将结构部件兼作支承电光学显示部的支承部和固定部,不必新增加特别的专用支承构件和固定构件,能减少部件数,特别在批量生产电光学装置时,可使成本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电光学装置可较好地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结构部件具有载置液晶显示板的支承部和与上述电路基板连接的固定部,而且上述支承部最好兼作导光部。按照这种结构,使电光学显示部的导光部兼作结构部件的支承部,不需要新增加特别的专用部件,能减少部件数,特别是在批量生产液晶显示装置时,可使成本降低。此外,上述结构部件最好具有用以固定液晶显示板的固定部。按照这种结构,能进一步减少部件数,当然能使成本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电光学装置不限于液晶显示装置,也适用于使用例如薄型的布劳恩管或液晶光阀等的小型电视机,电发光器件、等离子体显示器、CRT显示器、FED(Field Emission Disploy场致发射显示)板等各种电光学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各电光学装置。因此,通过将上述电光学装置应用于在一般电子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用以将设置在第1电路基板上的导电端子与设置在第2电路基板上的导电端子进行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路基板的连接结构包括:配置在相对的上述第1电路基板与上述第2电路基板之间,用以电连接上述各导电端子的导电部件;相对上述第1电路基板配置在与配置着上述第2电路基板的一侧相反一侧上的结构部件;配置在上述结构部件与上述第1电路基板之间的间隔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松永至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