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98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包括筒体、热交换器和防涡器,所述筒体上端设置有筒盖,所述筒盖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下方设置有补雾器,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一端设置有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筒体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筒体内一侧靠近所述进液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下方设置有分隔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型通过设置出气管和热交换器,可以使分离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和出气管排入热交换器中,通过热交换器吸收气体中的热能,提高资源利用率,环保性好,通过在出油口和出水口处设置防涡器,可以防止油和水在出油口和出水口排出时产生漩涡而影响油水的分离效果,提高油液分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油水分离器
,具体涉及一种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油水分离器是一种装置,分为餐饮油水分离器和工业油水分离器两种,餐饮油水分离器是餐饮行业用来处理污水用的,因为环保的要求,排到江河湖海里船舶机器处所所产生的污水是必须经过处理的,需要使用工业油水分离器。现有的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在进行油水分离时,由于热水中含有大量的热能,在分离时会有热蒸汽通过出气口流出,会造成资源浪费,环保性差,另外现有的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在对油水进行分离时,会使水和油分开流出,而在流出时,出油口和出水口处容易产生漩涡,从而影响排出,甚至严重时容易导致分离的油和水重新混合在一起,使用效果差,因此需要一种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解决了现有的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在进行油水分离时,由于热水中含有大量的热能,在分离时会有热蒸汽通过出气口流出,会造成资源浪费,环保性差,另外现有的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在对油水进行分离时,会使水和油分开流出,而在流出时,出油口和出水口处容易产生漩涡,从而影响排出,甚至严重时容易导致分离的油和水重新混合在一起,使用效果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包括筒体、热交换器和防涡器,所述筒体上端设置有筒盖,所述筒盖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下方设置有补雾器,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一端设置有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筒体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筒体内一侧靠近所述进液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下方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一侧设置有降液管,所述分隔板另一侧设置有连通管,所述降液管底端设置有分配器,所述筒体下部分一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口,所述筒体内靠近所述出油口处设置有溢流隔板,所述筒体底端中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油口和所述出水口处均设置有所述防涡器,所述筒体底部周围设置有支撑腿。进一步的,所述筒盖与所述筒体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出气口成型于所述筒盖上,所述补雾器与所述筒盖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所述筒盖对所述筒体进行密封保护,使油水混合液在所述筒体内进行油水分离,通过所述补雾器可以捕获雾状小液滴,并将小液滴凝结成大液滴滴落到所述筒体底部进行分离,提高油水分离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出气口通过管箍连接,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出气管通过管箍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分离后的气体通过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出气管排入所述热交换器中,通过所述热交换器吸收气体中的热能,提高资源利用率,环保性好。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成型于所述筒体上,所述挡板与所述筒体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油水混合液通过所述进液口流入所述筒体内,并通过所述挡板对混合液进行阻挡,使混合液撞击后向下流动。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筒体焊接,所述降液管与所述分隔板通过管箍连接,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分隔板通过管箍连接,所述分配器与所述降液管通过管箍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水滴和油滴在离心力和惯性力作用下,从空气中分离析出,使水通过所述降液管流入所述筒体的底部,使油通过所述连通管流出,从而达到油液分离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出油口成型于所述筒体上,所述溢流隔板与所述筒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出水口成型于所述筒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所述溢流隔板对油进行阻挡分离,使油通过所述出油口排出,而分离出的水则通过所述出水口排出。进一步的,所述防涡器与所述筒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腿与所述筒体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油和水在所述出油口和所述出水口排出时产生漩涡,从而影响油水的分离效果,提高油液分离质量。(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在进行油水分离时,由于热水中含有大量的热能,在分离时会有热蒸汽通过出气口流出,会造成资源浪费,环保性差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出气管和热交换器,可以使分离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和出气管排入热交换器中,通过热交换器吸收气体中的热能,提高资源利用率,环保性好;2、为解决现有的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在对油水进行分离时,会使水和油分开流出,而在流出时,出油口和出水口处容易产生漩涡,从而影响排出,甚至严重时容易导致分离的油和水重新混合在一起,使用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出油口和出水口处设置防涡器,可以防止油和水在出油口和出水口排出时产生漩涡而影响油水的分离效果,提高油液分离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的主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筒盖;2、筒体;3、进液口;4、支撑腿;5、出水口;6、出油口;7、出气管;8、热交换器;9、补雾器;10、挡板;11、分隔板;12、降液管;13、连通管;14、分配器;15、溢流隔板;16、防涡器;17、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包括筒体2、热交换器8和防涡器16,筒体2上端设置有筒盖1,可以通过筒盖1对筒体2进行密封保护,使油水混合液在筒体2内进行油水分离,筒盖1上端设置有出气口17,出气口17下方设置有补雾器9,通过补雾器9可以捕获雾状小液滴,并将小液滴凝结成大液滴滴落到筒体2底部进行分离,提高油水分离效果,出气口17上设置有出气管7,出气管7一端设置有热交换器8,筒体2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3,筒体2内一侧靠近进液口3处设置有挡板10,可以使油水混合液通过进液口3流入筒体2内,并通过挡板10对混合液进行阻挡,使混合液撞击后向下流动,挡板10下方设置有分隔板11,分隔板11一侧设置有降液管12,分隔板11另一侧设置有连通管13,降液管12底端设置有分配器14,筒体2下部分一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口6,筒体2内靠近出油口6处设置有溢流隔板15,筒体2底端中部设置有出水口5,可以通过溢流隔板15对油进行阻挡分离,使油通过出油口6排出,而分离出的水则通过出水口5排出,出油口6和出水口5处均设置有防涡器16,筒体2底部周围设置有支撑腿4。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出气管7与出气口17通过管箍连接,热交换器8与出气管7通过管箍连接,可以使分离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17和出气管7排入热交换器8中,通过热交换器8吸收气体中的热能,提高资源利用率,环保性好。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分隔板11与筒体2焊接,降液管12与分隔板11通过管箍连接,连通管13与分隔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2)、热交换器(8)和防涡器(16),所述筒体(2)上端设置有筒盖(1),所述筒盖(1)上端设置有出气口(17),所述出气口(17)下方设置有补雾器(9),所述出气口(17)上设置有出气管(7),所述出气管(7)一端设置有所述热交换器(8),所述筒体(2)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3),所述筒体(2)内一侧靠近所述进液口(3)处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下方设置有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一侧设置有降液管(12),所述分隔板(11)另一侧设置有连通管(13),所述降液管(12)底端设置有分配器(14),所述筒体(2)下部分一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口(6),所述筒体(2)内靠近所述出油口(6)处设置有溢流隔板(15),所述筒体(2)底端中部设置有出水口(5),所述出油口(6)和所述出水口(5)处均设置有所述防涡器(16),所述筒体(2)底部周围设置有支撑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2)、热交换器(8)和防涡器(16),所述筒体(2)上端设置有筒盖(1),所述筒盖(1)上端设置有出气口(17),所述出气口(17)下方设置有补雾器(9),所述出气口(17)上设置有出气管(7),所述出气管(7)一端设置有所述热交换器(8),所述筒体(2)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3),所述筒体(2)内一侧靠近所述进液口(3)处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下方设置有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一侧设置有降液管(12),所述分隔板(11)另一侧设置有连通管(13),所述降液管(12)底端设置有分配器(14),所述筒体(2)下部分一侧壁上设置有出油口(6),所述筒体(2)内靠近所述出油口(6)处设置有溢流隔板(15),所述筒体(2)底端中部设置有出水口(5),所述出油口(6)和所述出水口(5)处均设置有所述防涡器(16),所述筒体(2)底部周围设置有支撑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水箱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1)与所述筒体(2)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出气口(17)成型于所述筒盖(1)上,所述补雾器(9)与所述筒盖(1)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亚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凯翔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