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罩式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99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处理罩式炉,包括炉台、内罩和加热罩,所述炉台下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方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方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一周设置有扩散器,所述扩散器上方设置有导流柱,所述导流柱一侧设置有对流板,所述对流板上设置有对流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架和导轮,能够通过支撑架对加热罩的安装进行限位,避免加热罩在下落过程中晃动触碰内罩,防止加热罩和内罩损坏,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导轮进行导向,加快安装速度,通过设置输送管和电磁阀,能够通过电磁阀控制输送管的通断,方便降温气体通过输送管快速进入到内罩,对内罩进行降温,提高降温效率和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处理罩式炉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罩式炉
,具体涉及一种热处理罩式炉。
技术介绍
罩式炉,是炉体为一罩子,或炉底不动,炉罩移动,或炉罩不动,炉底移动的热处理炉,用于工件成批热处理加热,罩式炉多用于冶金行业的钢丝、钢管、铜带、铜线以及硅钢片等的退火处理,其中铜带主要适用于黄铜带、青铜带、异型铜带、紫铜带等材料的热处理。现有的热处理罩式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加热炉吊装在炉台上才能进行加热处理,而在吊装时,由于加热罩起吊高度较高,在下落过程中容易晃动,触碰内罩,对加热罩和内罩造成损坏,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热处理罩式炉在使用过程中,当对设备进行降温处理时,由于内罩密封性较严,导致热气散发较慢,降低降温效率和装置的实用性,因此需要一种热处理罩式炉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热处理罩式炉,解决了目前现有的热处理罩式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加热炉吊装在炉台上才能进行加热处理,而在吊装时,由于加热罩起吊高度较高,在下落过程中容易晃动,触碰内罩,对加热罩和内罩造成损坏,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热处理罩式炉在使用过程中,当对设备进行降温处理时,由于内罩密封性较严,导致热气散发较慢,降低降温效率和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热处理罩式炉,包括炉台、内罩和加热罩,所述炉台下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方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方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一周设置有扩散器,所述扩散器上方设置有导流柱,所述导流柱一侧设置有对流板,所述对流板上设置有对流孔,所述对流板一侧设置有所述内罩,所述内罩顶部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内罩一侧设置有所述加热罩,所述加热罩上设置有高速烧嘴,所述加热罩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导轮。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所述连接轴键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叶轮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叶轮进行转动,进而使所述内罩内的热空气加速流动。进一步的,所述对流孔成型于所述对流板上,所述对流板与所述导流柱焊接,所述导流柱为中空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内罩内的热空气通过所述对流板上的所述对流孔进入到所述导流柱内,方便热空气循环。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内罩管箍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输送管管箍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输送管的通断,方便降温气体通过所述输送管快速进入到所述内罩。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加热罩螺栓连接,所述导轮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所述加热罩吊装过程中,通过所述导轮进行导向,避免所述加热罩和所述内罩碰撞。进一步的,所述扩散器与所述炉台螺栓连接,所述扩散器为中空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进入到所述导流柱内的气体通过所述叶轮的吹动进入到所述扩散器内部,使热空气循环。(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目前现有的热处理罩式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加热炉吊装在炉台上才能进行加热处理,而在吊装时,由于加热罩起吊高度较高,在下落过程中容易晃动,触碰内罩,对加热罩和内罩造成损坏,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架和导轮,能够通过支撑架对加热罩的安装进行限位,避免加热罩在下落过程中晃动触碰内罩,防止加热罩和内罩损坏,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导轮进行导向,加快安装速度。2、为解决目前现有的热处理罩式炉在使用过程中,当对设备进行降温处理时,由于内罩密封性较严,导致热气散发较慢,降低降温效率和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输送管和电磁阀,能够通过电磁阀控制输送管的通断,方便降温气体通过输送管快速进入到内罩,对内罩进行降温,提高降温效率和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热处理罩式炉的主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热处理罩式炉的俯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热处理罩式炉中导流柱和对流板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炉台;2、电机;3、连接轴;4、叶轮;5、扩散器;6、导流柱;7、对流板;8、内罩;9、输送管;10、电磁阀;11、加热罩;12、高速烧嘴;13、支撑架;14、导轮;15、对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热处理罩式炉,包括炉台1、内罩8和加热罩11,炉台1下方设置有电机2,电机2可以使连接轴3进行转动,电机2上方设置有连接轴3,连接轴3通过电机2的带动,可以使叶轮4进行转动,连接轴3上方设置有叶轮4,叶轮4可以吹动导流柱6内的高温气体,加快气体移动,叶轮4一周设置有扩散器5,扩散器5可以将导流柱6内的高温气体进行扩散,同时,对加热罩11中和内罩8中的高温气体进行置换,扩散器5上方设置有导流柱6,导流柱6可以收集高温气体,并使高温气体通过导流柱6移动至叶轮4处,导流柱6一侧设置有对流板7,对流板7可以放置钢带,对流板7上设置有对流孔15,高温气体可以通过对流孔15进入到导流柱6内,对流板7一侧设置有内罩8,内罩8顶部设置有输送管9,输送管9可以输送降温气体,输送管9上设置有电磁阀10,电磁阀10可以控制输送管9的通断,内罩8一侧设置有加热罩11,加热罩11上设置有高速烧嘴12,高速烧嘴12可以喷出高温火焰,进行加热,加热罩11内设置有支撑架13,支撑架13可以对加热罩11的安装进行限位,避免加热罩11在下落过程中晃动触碰内罩8,防止加热罩11和内罩8损坏,支撑架13一侧设置有导轮14,导轮14可以进行导向,加快安装速度。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机2输出轴与连接轴3键连接,连接轴3与叶轮4螺栓连接,对流孔15成型于对流板7上,对流板7与导流柱6焊接,导流柱6为中空结构。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输送管9与内罩8管箍连接,电磁阀10与输送管9管箍连接,支撑架13与加热罩11螺栓连接,导轮14与支撑架13转动连接,扩散器5与炉台1螺栓连接,扩散器5为中空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导流柱6安装在扩散器5上,然后将钢带放置在导流柱6上的对流板7处,然后安装内罩8,使内罩8进行密封,密封完成后,通过外部吊装设备将加热罩11移动至炉台1上方,然后缓慢放下加热罩11,使加热罩11内支撑架13上的导轮14与内罩8进行接触,然后继续放下加热罩11,直至加热罩11与炉台1接触,在安装加热罩11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支撑架13对加热罩11的安装进行限位,避免加热罩11在下落过程中晃动触碰内罩8,防止加热罩11和内罩8损坏,保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处理罩式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台(1)、内罩(8)和加热罩(11),所述炉台(1)下方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上方设置有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上方设置有叶轮(4),所述叶轮(4)一周设置有扩散器(5),所述扩散器(5)上方设置有导流柱(6),所述导流柱(6)一侧设置有对流板(7),所述对流板(7)上设置有对流孔(15),所述对流板(7)一侧设置有所述内罩(8),所述内罩(8)顶部设置有输送管(9),所述输送管(9)上设置有电磁阀(10),所述内罩(8)一侧设置有所述加热罩(11),所述加热罩(11)上设置有高速烧嘴(12),所述加热罩(11)内设置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一侧设置有导轮(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处理罩式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台(1)、内罩(8)和加热罩(11),所述炉台(1)下方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上方设置有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上方设置有叶轮(4),所述叶轮(4)一周设置有扩散器(5),所述扩散器(5)上方设置有导流柱(6),所述导流柱(6)一侧设置有对流板(7),所述对流板(7)上设置有对流孔(15),所述对流板(7)一侧设置有所述内罩(8),所述内罩(8)顶部设置有输送管(9),所述输送管(9)上设置有电磁阀(10),所述内罩(8)一侧设置有所述加热罩(11),所述加热罩(11)上设置有高速烧嘴(12),所述加热罩(11)内设置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一侧设置有导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罩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输出轴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亚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凯翔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