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31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轮胎的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包括胎面层,胎面层的前端内侧和后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胎侧层,胎侧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填充层,填充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基部胶层,基部胶层的前端和后端均和胎侧层固定连接,填充层的内侧开设有预设槽,预设槽的内侧设有减震弹簧,胎侧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层。通过胎面层和胎侧层以及金属层包裹内部结构,设在填充层开设的预设槽内部的减震弹簧在车辆行驶的时候为和轮胎接触的地面的位置进行减震,有效减少车辆行驶时因为轮胎产生的振动,胎面层表面开设的主沟槽和副沟槽使得轮胎的纹路和底面的摩擦加大,增加抓地力,也能进一步的增加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实心轮胎
本技术涉及新型轮胎领域,具体是一种减震实心轮胎。
技术介绍
实心轮胎是与充气轮胎对应的一种轮胎,其胎体是实心的,不用帘线作骨架,不必充气,故不需内胎或气密层。最早的轮胎就是实心轮胎。实心轮胎目前仅用于低速行驶的高负荷车辆或机械,也用于固定位置的机械,随着科技的发展,实心轮胎因为可以承受的强度更高,便于维护,寿命更长从而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特制的实心轮胎还经常用于防暴车、运钞车、反恐车,工程车辆,林业机械等特殊车辆,实心轮胎可在高负荷下使用,其材料大多有足够的耐压性和耐磨性,具有足够高的定伸应力、较高的硬度、低的永久变形和良好的耐磨性其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等明显优于充气胎。然而,实心轮胎并非只有优点,在和充气轮胎比较时可以明显的发现,实心轮胎内部的固体填充物在弹性等方面不如填充气体的充气轮胎,这会导致实心轮胎在使用时的振动明显大于使用充气轮胎,而实心轮胎安装时对于轮辋的压力较大,长时间在高振动作业环境下行驶很可能对轮辋造成过度的压力从而造成轮辋的变形,严重的甚至可能因为伤到轮毂从而使得轮胎整个脱落,而且长时间的振动可能会使得车辆内部的精密部件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实心轮胎,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包括胎面层,所述胎面层的前端内侧和后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胎侧层,所述胎侧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基部胶层,所述基部胶层的前端和后端均和胎侧层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的内侧开设有预设槽,所述预设槽的内侧设有减震弹簧,所述胎侧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层,所述基部胶层的内侧也和金属层固定连接,所述胎面层的外侧开设有主沟槽,所述胎面层的外侧开设有副沟槽,所述副沟槽设在主沟槽的前侧和后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肋板,所述肋板和金属层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通过设置肋板增加金属层的强度,连接金属层的外侧和内凹的部分,避免长时间行驶中对轮毂造成过多的压力从而对轮胎造成伤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胎面层的外侧开设有V形槽,所述V形槽设在主沟槽的内侧;通过设置V形槽使得主沟槽和底面摩擦时产生的噪音降低,也能增加抓地力。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胎面层的外侧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设在主沟槽的内侧,所述斜槽设在副沟槽的内侧;通过设置方向相向的斜槽可以对主沟槽和副沟槽进行一部分降噪,也可以进一步增加对底面的摩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胎面层的外侧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设在副沟槽的外侧;通过设置排水槽便于排出副沟槽内部的积水,积水还能通过V形槽和斜槽将主沟槽中的水排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胎面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在胎侧层的内侧,所述缓冲层设在填充层的外侧;通过设置缓冲层可以吸收从胎面层方向传来的冲击力,减少轮胎的损伤,承受轮胎在行驶时或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作用而产生的剪切应力。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基部胶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丝圈,所述基部胶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垫;通过设置减震垫进一步对轮胎内部进行减震,进一步对金属层减震,避免轮毂损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胎面层和胎侧层以及金属层包裹内部结构,设在填充层开设的预设槽内部的减震弹簧在车辆行驶的时候为和轮胎接触的地面的位置进行减震,有效减少车辆行驶时因为轮胎产生的振动,胎面层表面开设的主沟槽和副沟槽使得轮胎的纹路和底面的摩擦加大,增加抓地力,也能进一步的增加车辆行驶的稳定性。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肋板增加金属层的强度,连接金属层的外侧和内凹的部分,避免长时间行驶中对轮毂造成过多的压力从而对轮胎造成伤害;通过设置V形槽使得主沟槽和底面摩擦时产生的噪音降低,也能增加抓地力;通过设置方向相向的斜槽可以对主沟槽和副沟槽进行一部分降噪,也可以进一步增加对底面的摩擦。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排水槽便于排出副沟槽内部的积水,积水还能通过V形槽和斜槽将主沟槽中的水排出;通过设置缓冲层可以吸收从胎面层方向传来的冲击力,减少轮胎的损伤,承受轮胎在行驶时或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作用而产生的剪切应力;通过设置减震垫进一步对轮胎内部进行减震,进一步对金属层减震,避免轮毂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剖视图。图中:1、胎面层;2、胎侧层;3、填充层;4、基部胶层;5、预设槽;6、减震弹簧;7、金属层;8、主沟槽;9、副沟槽;10、肋板;11、V形槽;12、斜槽;13、排水槽;14、缓冲层;15、钢丝圈;16、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包括胎面层1,胎面层1的前端内侧和后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胎侧层2,胎侧层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填充层3,填充层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基部胶层4,基部胶层4的前端和后端均和胎侧层2固定连接,填充层3的内侧开设有预设槽5,预设槽5的内侧设有减震弹簧6,胎侧层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层7,基部胶层4的内侧也和金属层7固定连接,胎面层1的外侧开设有主沟槽8,胎面层1的外侧开设有副沟槽9,副沟槽9设在主沟槽8的前侧和后侧;通过胎面层1和胎侧层2以及金属层7包裹内部结构,设在填充层3开设的预设槽5内部的减震弹簧6在车辆行驶的时候为和轮胎接触的地面的位置进行减震,有效减少车辆行驶时因为轮胎产生的振动,胎面层1表面开设的主沟槽8和副沟槽9使得轮胎的纹路和底面的摩擦加大,增加抓地力,也能进一步的增加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其中,金属层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肋板10,肋板10和金属层7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通过设置肋板10增加金属层7的强度,连接金属层7的外侧和内凹的部分,避免长时间行驶中对轮毂造成过多的压力从而对轮胎造成伤害,胎面层1的外侧开设有V形槽11,V形槽11设在主沟槽8的内侧;通过设置V形槽11使得主沟槽8和底面摩擦时产生的噪音降低,也能增加抓地力,胎面层1的外侧开设有斜槽12,斜槽12设在主沟槽8的内侧,斜槽12设在副沟槽9的内侧;通过设置方向相向的斜槽12可以对主沟槽8和副沟槽9进行一部分降噪,也可以进一步增加对底面的摩擦,胎面层1的外侧开设有排水槽13,排水槽13设在副沟槽9的外侧;通过设置排水槽13便于排出副沟槽9内部的积水,积水还能通过V形槽11和斜槽12将主沟槽8中的水排出,胎面层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14,缓冲层14设在胎侧层2的内侧,缓冲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包括胎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层(1)的前端内侧和后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胎侧层(2),所述胎侧层(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填充层(3),所述填充层(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基部胶层(4),所述基部胶层(4)的前端和后端均和胎侧层(2)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3)的内侧开设有预设槽(5),所述预设槽(5)的内侧设有减震弹簧(6),所述胎侧层(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层(7),所述基部胶层(4)的内侧也和金属层(7)固定连接,所述胎面层(1)的外侧开设有主沟槽(8),所述胎面层(1)的外侧开设有副沟槽(9),所述副沟槽(9)设在主沟槽(8)的前侧和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包括胎面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层(1)的前端内侧和后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胎侧层(2),所述胎侧层(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填充层(3),所述填充层(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基部胶层(4),所述基部胶层(4)的前端和后端均和胎侧层(2)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3)的内侧开设有预设槽(5),所述预设槽(5)的内侧设有减震弹簧(6),所述胎侧层(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层(7),所述基部胶层(4)的内侧也和金属层(7)固定连接,所述胎面层(1)的外侧开设有主沟槽(8),所述胎面层(1)的外侧开设有副沟槽(9),所述副沟槽(9)设在主沟槽(8)的前侧和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肋板(10),所述肋板(10)和金属层(7)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宜清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泉杰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