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前桥减震器压缩调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949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44
摩托车前桥减震器压缩调钮机构,油分离活塞安装在内筒体中,油分离活塞上成型或固定有导筒,导筒与上筒盖螺接固定在一起且与上筒盖的上筒盖中心孔相通接,上筒盖中心孔的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上筒盖侧孔,内筒上成型有过油孔;调钮座螺接固定在上筒盖上,调钮座上成型有调钮座中心孔,阀杆插套在调钮座中心孔中且其前端的阀杆锥尖从调钮座中心孔中伸出,阀杆锥尖为圆锥状,阀杆锥尖伸入上筒盖中心孔中;调钮螺杆螺接在调钮座中心孔中且其前端抵压在阀杆的上端面上。当减震器受到外力压缩时,它可以调节从内筒到外筒出减震油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减震器的减震缓冲性能。从而控制减震器的减震缓冲性能。从而控制减震器的减震缓冲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前桥减震器压缩调钮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减震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摩托车前桥所用的压缩调钮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摩托车前桥减震器主要是采用弹簧来减震,没有配置液压减震系统。一些特殊场所用的摩托车减震器,如摩托车赛车所用的减震器由于运行的环境不同,所以对减震器的性能和要求更高,一是要求减震器有更好的缓冲作用,二是减震器在运行过程中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象飞越斜坡的摩托车减震器,如果仅采用弹簧来减震,则减震器十分容易损坏,而且表演人员也容易受伤。
[0003]一般的摩托车减器其缓冲性能无法调节,而不同场合不同人使用同一减震器时,对减震器的缓冲性能要求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摩托车前桥减震器压缩调钮机构,当减震器受到外力压缩时,它可以调节从内筒到外筒出减震油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减震器的减震缓冲性能。
[000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0006]摩托车前桥减震器压缩调钮机构,包括上连接件,外筒体、内筒体、上筒盖和缓冲机构,外筒体和内筒体的上端与上筒盖固定在一起,外筒体和内筒体中注满减震油,连接件与上筒盖固定在一起,油分离活塞安装在内筒体中,油分离活塞上成型或固定有导筒,导筒与上筒盖螺接固定在一起且与上筒盖的上筒盖中心孔相通接,上筒盖中心孔的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上筒盖侧孔,内筒上成型有过油孔,过油孔位于油分离活塞主体的上部;
[0007]调钮座螺接固定在上筒盖上,调钮座上成型有调钮座中心孔,阀杆插套在调钮座中心孔中且其前端的阀杆锥尖从调钮座中心孔中伸出,阀杆锥尖为圆锥状,阀杆锥尖伸入上筒盖中心孔中;调钮螺杆螺接在调钮座中心孔中且其前端抵压在阀杆的上端面上,调钮螺杆上成型有一字型杆锥调节槽。
[0008]所述导筒的下端成型有六角形帽,导筒螺接固定在油分离活塞上。
[0009]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的上端与上筒盖螺接固定在一起。
[0010]所述油分离活塞与内筒体之间夹持有橡胶密封圈。
[0011]所述每一个上筒盖侧孔与一个过油孔相对。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当减震器受到外力压缩时,它可以调节从内筒到外筒出减震油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减震器的减震缓冲性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主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上连接件;2、外筒体;3、内筒体;4、上筒盖;5、缓冲机构;6、油分离活塞;7、调钮座;8、调钮螺杆;9、阀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见图1、2所示,摩托车前桥减震器压缩调钮机构,包括上连接件1,外筒体2、内筒体3、上筒盖4和缓冲机构5,外筒体2和内筒体3的上端与上筒盖4固定在一起,外筒体2和内筒体3中注满减震油,连接件1与上筒盖4固定在一起,油分离活塞6安装在内筒体3中,油分离活塞6上成型或固定有导筒61,导筒61与上筒盖4螺接固定在一起且与上筒盖4的上筒盖中心孔41相通接,上筒盖中心孔41的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上筒盖侧孔42,内筒3上成型有过油孔31,过油孔31位于 油分离活塞6主体的上部;
[0018]调钮座7螺接固定在上筒盖4上,调钮座7上成型有调钮座中心孔71,阀杆9插套在调钮座中心孔71中且其前端的阀杆锥尖91从调钮座中心孔71中伸出,阀杆锥尖91为圆锥状,阀杆锥尖91伸入上筒盖中心孔41中;调钮螺杆8螺接在调钮座中心孔71中且其前端抵压在阀杆9的上端面上,调钮螺杆8上成型有一字型杆锥调节槽81。
[0019]所述导筒61的下端成型有六角形帽62,导筒61螺接固定在油分离活塞6上。
[0020]所述外筒体2和内筒体3的上端与上筒盖4螺接固定在一起。
[0021]所述油分离活塞6与内筒体3之间夹持有橡胶密封圈63。
[0022]所述每一个上筒盖侧孔42与一个过油孔31相对。
[0023]工作原理:当减震器受到外力压缩时,内筒3中的减震油会向外筒2中注入,注入路径是:导筒61、上筒盖中心孔41、过油孔31,当导筒61中的减震油流经上筒盖中心孔41时,阀杆锥尖91伸入上筒盖中心孔41部分越多,则上筒盖中心孔41能流过减震油的开口越小。通过用杆锥调节调钮螺杆8转动,可以调节阀杆锥尖91伸入上筒盖中心孔41的深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摩托车前桥减震器压缩调钮机构,包括上连接件(1),外筒体(2)、内筒体(3)、上筒盖(4)和缓冲机构(5),外筒体(2)和内筒体(3)的上端与上筒盖(4)固定在一起,外筒体(2)和内筒体(3)中注满减震油,连接件(1)与上筒盖(4)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油分离活塞(6)安装在内筒体(3)中,油分离活塞(6)上成型或固定有导筒(61),导筒(61)与上筒盖(4)螺接固定在一起且与上筒盖(4)的上筒盖中心孔(41)相通接,上筒盖中心孔(41)的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上筒盖侧孔(42),内筒体(3)上成型有过油孔(31),过油孔(31)位于油分离活塞(6)主体的上部;调钮座(7)螺接固定在上筒盖(4)上,调钮座(7)上成型有调钮座中心孔(71),阀杆(9)插套在调钮座中心孔(71)中且其前端的阀杆锥尖(91)从调钮座中心孔(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正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