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桥减震器回油冷却缓冲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74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19
摩托车后桥减震器回油冷却缓冲调节机构,弹簧的上端压在减震器上组件上,氮气袋固定在氮气袋收容空间中且堵着氮气袋收容空间的出气口;调节阀的结构是:阀座的中心孔内壁上成型有阀座台阶面,调节螺杆插套在阀座的中心孔中,调节螺杆上成型有调节螺杆台阶面,调节螺杆台阶面压在阀座台阶面上;阀套螺接在阀座的中心孔上,调节螺杆的上端与阀套螺接在一起;阀套上成型有阀套出油孔,阀套出油孔与进油孔相通接,阀芯螺接固定在阀套的中心孔中,锥针杆有部分伸入阀芯的阀芯中心孔中;它减震器除了弹簧缓冲外还配有液压减震,减震效果更好,它的减震性能还可以手动调节,减震油的油温能及时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后桥减震器回油冷却缓冲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桥减震器回油冷却缓冲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摩托车后桥减震器主要是采用弹簧来减震,没有配置液压减震系统。一些特殊场所用的摩托车减震器,如摩托车赛车所用的减震器由于运行的环境不同,所以对减震器的性能和要求更高,一是要求减震器有更好的缓冲作用,二是减震器在运行过程中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象飞越斜坡的摩托车减震器,如果仅采用弹簧来减震,则减震器十分容易损坏,而且表演人员也容易受伤。一般的摩托车减器其缓冲性能无法调节,而不同场合不同人使用同一减震器时,对减震器的缓冲性能要求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摩托车后桥减震器回油冷却缓冲调节机构,它减震器除了弹簧缓冲外还配有液压减震,减震效果更好,它的减震性能还可以手动调节,减震油的油温能及时排放。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摩托车后桥减震器回油冷却缓冲调节机构,包括弹簧、减震器上组件和缸筒,弹簧的下端压在缸筒上,弹簧的上端压在减震器上组件上,活塞插套在缸筒中,缸筒上成型有氮气袋收容空间,氮气袋固定在氮气袋收容空间中且堵着氮气袋收容空间的出气口;缸筒中装有液压油,缸筒上成型有调节阀安装空间和进油孔,调节阀安装空间与缸筒内部相通接,进油孔与氮气袋收容空间相通接;调节阀的结构是:阀座的中心孔内壁上成型有阀座台阶面,调节螺杆插套在阀座的中心孔中,调节螺杆上成型有调节螺杆台阶面,调节螺杆台阶面压在阀座台阶面上;阀套螺接在阀座的中心孔上,调节螺杆的上端与阀套螺接在一起;阀套上成型有阀套出油孔,阀套出油孔与进油孔相通接,阀芯螺接固定在阀套的中心孔中,调节螺杆的上端成型有锥针杆,锥针杆有部分伸入阀芯的阀芯中心孔中;阀座螺接固定在调节阀安装空间中,阀座与调节阀安装空间的内壁之间夹持有第一密封圈,阀套与调节阀安装空间的内壁之间夹持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氮气袋的结构是:半椭球状的橡胶袋体上端成型有袋体插榫,袋盖上成型有环形插槽,袋体插榫插套在环形插槽中,袋盖螺接固定在氮气袋收容空间上,袋盖上固定有充气单向阀,橡胶袋体的上部夹持在袋盖与氮气袋收容空间的内壁之间。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伸出阀座的下部,调节螺杆的下端成型有一字槽方形槽。所述阀芯中心孔与阀套出油孔相通接,阀芯中心孔与缸筒相通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减震器除了弹簧缓冲外还配有液压减震,减震效果更好,它的减震性能还可以手动调节,减震油的油温能及时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弹簧;2、减震器上组件;3、缸筒;4、活塞;5、调节阀;6、氮气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2所示,摩托车后桥减震器回油冷却缓冲调节机构,包括弹簧1、减震器上组件2和缸筒3,弹簧1的下端压在缸筒3上,弹簧1的上端压在减震器上组件2上,活塞4插套在缸筒3中,缸筒3上成型有氮气袋收容空间31,氮气袋6固定在氮气袋收容空间31中且堵着氮气袋收容空间31的出气口;缸筒3中装有液压油,缸筒3上成型有调节阀安装空间32和进油孔33,调节阀安装空间32与缸筒3内部相通接,进油孔33与氮气袋收容空间31相通接;调节阀5的结构是:阀座51的中心孔内壁上成型有阀座台阶面511,调节螺杆52插套在阀座51的中心孔中,调节螺杆52上成型有调节螺杆台阶面521,调节螺杆台阶面521压在阀座台阶面511上;阀套53螺接在阀座51的中心孔上,调节螺杆52的上端与阀套53螺接在一起;阀套53上成型有阀套出油孔531,阀套出油孔531与进油孔33相通接,阀芯54螺接固定在阀套53的中心孔中,调节螺杆52的上端成型有锥针杆522,锥针杆522有部分伸入阀芯54的阀芯中心孔541中;阀座51螺接固定在调节阀安装空间32中,阀座51与调节阀安装空间32的内壁之间夹持有第一密封圈55,阀套53与调节阀安装空间32的内壁之间夹持有第二密封圈56。所述氮气袋6的结构是:半椭球状的橡胶袋体61上端成型有袋体插榫611,袋盖62上成型有环形插槽621,袋体插榫611插套在环形插槽621中,袋盖62螺接固定在氮气袋收容空间31上,袋盖62上固定有充气单向阀63,橡胶袋体61的上部夹持在袋盖62与氮气袋收容空间31的内壁之间。所述调节螺杆52的下端伸出阀座51的下部,调节螺杆52的下端成型有一字槽方形槽523。所述阀芯中心孔541与阀套出油孔531相通接,阀芯中心孔541与缸筒3相通接。工作原理:减震器上组件2的前端是不能径向运动的,负载作用在缸筒3上,弹簧1和活塞4都会受到作用力,弹簧1被压缩,活塞4压缩缸筒3中的液压油,缸筒3中的液压油顺着调节阀安装空间32、阀芯54、阀套出油孔531和进油孔33进入氮气袋收容空间31压缩橡胶袋体61,橡胶袋体61中充有氮气。摩托车在行驶时,活塞4会频繁压缩缸筒3中的液压油,液压油与充有氮气的橡胶袋体61接触,可以让液压油降温。用杆锥对着一字槽方形槽523可以转动调节螺杆52,锥针杆522伸入阀芯中心孔541中部分越多,则缸筒3进入氮气袋收容空间31中液压油的流速越慢,反之越快。通过转动调节螺杆52这样就可以调节缸筒3进入氮气袋收容空间31中液压油的流速,从而改变活塞4压缩液压油的速度,这样来改变减震器的缓冲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摩托车后桥减震器回油冷却缓冲调节机构,包括弹簧(1)、减震器上组件(2)和缸筒(3),弹簧(1)的下端压在缸筒(3)上,弹簧(1)的上端压在减震器上组件(2)上,活塞(4)插套在缸筒(3)中,其特征在于:缸筒(3)上成型有氮气袋收容空间(31),氮气袋(6)固定在氮气袋收容空间(31)中且堵着氮气袋收容空间(31)的出气口;/n缸筒(3)中装有液压油,缸筒(3)上成型有调节阀安装空间(32)和进油孔(33),调节阀安装空间(32)与缸筒(3)内部相通接,进油孔(33)与氮气袋收容空间(31)相通接;/n调节阀(5)的结构是:阀座(51)的中心孔内壁上成型有阀座台阶面(511),调节螺杆(52)插套在阀座(51)的中心孔中,调节螺杆(52)上成型有调节螺杆台阶面(521),调节螺杆台阶面(521)压在阀座台阶面(511)上;阀套(53)螺接在阀座(51)的中心孔上,调节螺杆(52)的上端与阀套(53)螺接在一起;阀套(53)上成型有阀套出油孔(531),阀套出油孔(531)与进油孔(33)相通接,阀芯(54)螺接固定在阀套(53)的中心孔中,调节螺杆(52)的上端成型有锥针杆(522),锥针杆(522)有部分伸入阀芯(54)的阀芯中心孔(541)中;/n阀座(51)螺接固定在调节阀安装空间(32)中,阀座(51)与调节阀安装空间(32)的内壁之间夹持有第一密封圈(55),阀套(53)与调节阀安装空间(32)的内壁之间夹持有第二密封圈(56)。/n...

【技术特征摘要】
1.摩托车后桥减震器回油冷却缓冲调节机构,包括弹簧(1)、减震器上组件(2)和缸筒(3),弹簧(1)的下端压在缸筒(3)上,弹簧(1)的上端压在减震器上组件(2)上,活塞(4)插套在缸筒(3)中,其特征在于:缸筒(3)上成型有氮气袋收容空间(31),氮气袋(6)固定在氮气袋收容空间(31)中且堵着氮气袋收容空间(31)的出气口;
缸筒(3)中装有液压油,缸筒(3)上成型有调节阀安装空间(32)和进油孔(33),调节阀安装空间(32)与缸筒(3)内部相通接,进油孔(33)与氮气袋收容空间(31)相通接;
调节阀(5)的结构是:阀座(51)的中心孔内壁上成型有阀座台阶面(511),调节螺杆(52)插套在阀座(51)的中心孔中,调节螺杆(52)上成型有调节螺杆台阶面(521),调节螺杆台阶面(521)压在阀座台阶面(511)上;阀套(53)螺接在阀座(51)的中心孔上,调节螺杆(52)的上端与阀套(53)螺接在一起;阀套(53)上成型有阀套出油孔(531),阀套出油孔(531)与进油孔(33)相通接,阀芯(54)螺接固定在阀套(53)的中心孔中,调节螺杆(52)的上端成型有锥针杆(522),锥针杆(522)有部分伸入阀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正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