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减震次数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27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15
减震器减震次数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减震器,减震器具有弹簧和氮气袋,工作台板固定在支脚上,油缸固定在工作台板的下部;测试模具的结构是:模具底板上成型有外筒体和内筒体,内筒体位于外筒体内,下U型块固定在模具底板上,模具底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板上;油缸的活塞杆插套在内筒体的中心孔中且伸出内筒体的上表面,油缸的活塞杆的上端固定有顶板,上测试件固定在顶板上;它可以测试减震器大致经历多少次减震才会达到疲劳极限,方便使用者及时更换,让赛车摩托车始终保持较佳的减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器减震次数疲劳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减震生产
,更具体地说涉及摩托车减震器疲劳试验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高端的摩托车减震器(如赛车所用的摩托车减震器)在出厂前需要注明使用的大致时间和反复减震经历的次数,这些数据可以方便使用者及时更换减震器。目前市面上还没有测试减震器反复减震经历的次数为多少才达到疲劳需要更换的测试设备,于是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减震器反复减震经历多少次数才达到疲劳需要更换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减震器减震次数疲劳试验装置,它可以测试减震器大致经历多少次减震才会达到疲劳极限,方便使用者及时更换,让赛车摩托车始终保持较佳的减震性能。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减震器减震次数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减震器,减震器具有弹簧和氮气袋,工作台板固定在支脚上,油缸固定在工作台板的下部;测试模具的结构是:模具底板上成型有外筒体和内筒体,内筒体位于外筒体内,下U型块固定在模具底板上,模具底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板上;油缸的活塞杆插套在内筒体的中心孔中且伸出内筒体的上表面,油缸的活塞杆的上端固定有顶板,上测试件固定在顶板上;上测试件的结构是:上U型块的上端成型有螺杆,螺杆插套在顶板上的预设孔中,下螺母和上螺母均螺接在螺杆上,下螺母的上端面压在顶板的下端面上,上螺母的下端面压在顶板的上端面上;上U型块与下U型块相对,减震器的上端铰接在上U型块上,减震器的下端铰接在下U型块上,次数编码器的探头固定在外筒体上且对着减震器的弹簧。所述油缸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板的下部。所述下U型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模具底板上。所述下U型块和上U型块上均固定有螺栓,减震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铰接在两个螺栓上。所述顶板上以顶板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有三个上测试件,相应模具底板上固定有三个下U型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可以测试减震器大致经历多少次减震才会达到疲劳极限,方便使用者及时更换,让赛车摩托车始终保持较佳的减震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测试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U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板;2、支脚;3、油缸;4、测试模具;5、顶板;6、下U型块;7、上测试件;8、次数编码器;9、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至3所示,减震器减震次数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减震器A,减震器A具有弹簧A1和氮气袋A2,工作台板1固定在支脚2上,油缸3固定在工作台板1的下部;测试模具4的结构是:模具底板41上成型有外筒体42和内筒体43,内筒体43位于外筒体42内,下U型块6固定在模具底板41上,模具底板41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板1上;油缸3的活塞杆插套在内筒体43的中心孔中且伸出内筒体43的上表面,油缸3的活塞杆的上端固定有顶板5,上测试件7固定在顶板5上;上测试件7的结构是:上U型块71的上端成型有螺杆74,螺杆74插套在顶板5上的预设孔中,下螺母72和上螺母73均螺接在螺杆74上,下螺母72的上端面压在顶板5的下端面上,上螺母73的下端面压在顶板5的上端面上;上U型块71与下U型块6相对,减震器A的上端铰接在上U型块71上,减震器A的下端铰接在下U型块6上,次数编码器8的探头固定在外筒体42上且对着减震器A的弹簧A1。所述油缸3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板1的下部。所述下U型块6通过螺钉固定在模具底板41上。所述下U型块6和上U型块71上均固定有螺栓9,减震器A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铰接在两个螺栓9上。所述顶板5上以顶板5的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有三个上测试件7,相应模具底板41上固定有三个下U型块6。工作原理:次数编码器8为市售产品,次数编码器8记录弹簧A1被压缩的次数,油缸1的活塞杆反复伸出缩回,减震器A被反复压缩,直到减震器A出现漏油或氮气袋A2漏气时停止测试。这时次数编码器8记录的减震器被压缩的次数即为减震器疲劳极限数,提醒使用者在接近这个减震器疲劳极限数一千次时更换减震器。减震器漏油可以肉眼观察到,氮气袋漏气可以肉眼观察到氮气袋处有减震油渗出。减震器疲劳极限数为几十万次,所以测试可能得一周到二周才会结束,同时为了防止设备过热,一般是测试二三小时,停测一至二小时,再继续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减震器减震次数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减震器(A),减震器(A)具有弹簧(A1)和氮气袋(A2),其特征在于:工作台板(1)固定在支脚(2)上,油缸(3)固定在工作台板(1)的下部;/n测试模具(4)的结构是:模具底板(41)上成型有外筒体(42)和内筒体(43),内筒体(43)位于外筒体(42)内,下U型块(6)固定在模具底板(41)上,模具底板(41)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板(1)上;/n油缸(3)的活塞杆插套在内筒体(43)的中心孔中且伸出内筒体(43)的上表面,油缸(3)的活塞杆的上端固定有顶板(5),上测试件(7)固定在顶板(5)上;/n上测试件(7)的结构是:上U型块(71)的上端成型有螺杆(74),螺杆(74)插套在顶板(5)上的预设孔中,下螺母(72)和上螺母(73)均螺接在螺杆(74)上,下螺母(72)的上端面压在顶板(5)的下端面上,上螺母(73)的下端面压在顶板(5)的上端面上;/n上U型块(71)与下U型块(6)相对,减震器(A)的上端铰接在上U型块(71)上,减震器(A)的下端铰接在下U型块(6)上,次数编码器(8)的探头固定在外筒体(42)上且对着减震器(A)的弹簧(A1)。/n...

【技术特征摘要】
1.减震器减震次数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减震器(A),减震器(A)具有弹簧(A1)和氮气袋(A2),其特征在于:工作台板(1)固定在支脚(2)上,油缸(3)固定在工作台板(1)的下部;
测试模具(4)的结构是:模具底板(41)上成型有外筒体(42)和内筒体(43),内筒体(43)位于外筒体(42)内,下U型块(6)固定在模具底板(41)上,模具底板(41)通过螺钉固定在工作台板(1)上;
油缸(3)的活塞杆插套在内筒体(43)的中心孔中且伸出内筒体(43)的上表面,油缸(3)的活塞杆的上端固定有顶板(5),上测试件(7)固定在顶板(5)上;
上测试件(7)的结构是:上U型块(71)的上端成型有螺杆(74),螺杆(74)插套在顶板(5)上的预设孔中,下螺母(72)和上螺母(73)均螺接在螺杆(74)上,下螺母(72)的上端面压在顶板(5)的下端面上,上螺母(73)的下端面压在顶板(5)的上端面上;
上U型块(71)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正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