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型腔排水功能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88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型腔排水功能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包括车顶型腔、端墙两端设置的第一端墙排水通道、边梁顶部进水口以及第一边梁的型腔连通形成排水路径;端墙型腔、端墙底部设置的第二端墙排水通道、边梁顶部进水口以及第一边梁的型腔连通形成排水路径;侧墙型腔、侧墙底部设置的第一侧墙排水通道、边梁顶部进水口以及第一边梁的型腔连通形成排水路径;底架型腔、第二边梁的型腔、第二边梁两端设置的边梁侧部进水口以及第一边梁的型腔连通形成排水路径;第一边梁型腔和边梁底部出水口连通形成排水路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在型材型腔内部设置排水通道,保证型材型腔内部的水顺利排出型腔,以及避免积水问题的存在。题的存在。题的存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型腔排水功能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型腔排水功能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轨道车辆的车体由中空型材组成的型腔结构,其主要部件底架、车顶、侧墙、端墙等均由中空型材焊接而成,而这些中空型材由于门窗、线孔、设备安装孔等的存在,无法使得型腔形成封闭结构,露天存放或淋雨过程中可能会在轨道车辆的车体型腔内部遗留积水,同时,运行过程中由于轨道车辆内外温差也会在型腔内部产生冷凝水。如果这些型腔积水不能顺利排出,可能会在客室内渗漏,寒冷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车体冻裂。
[0003]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型腔排水功能的车体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型腔积水不能顺利排出,可能会在客室内渗漏,寒冷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车体冻裂的缺陷,通过在型材型腔内部设置排水通道,保证型材型腔内部的水顺利排出型腔,以及避免积水问题的存在。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型腔排水功能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顶、端墙、侧墙、底架、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一对所述第一边梁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架的两侧;一对所述第二边梁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架的两侧;所述侧墙与所述第一边梁连接;所述端墙与所述第二边梁连接;所述车顶分别与所述端墙和所述侧墙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边梁的两侧端部设置有边梁顶部进水口、边梁侧部进水口和边梁底部出水口;所述车顶型腔、所述端墙两端设置的第一端墙排水通道、所述边梁顶部进水口以及所述第一边梁的型腔连通形成排水路径;所述端墙型腔、所述端墙底部设置的第二端墙排水通道、所述边梁顶部进水口以及所述第一边梁的型腔连通形成排水路径;所述侧墙型腔、所述侧墙底部设置的第一侧墙排水通道、所述边梁顶部进水口以及所述第一边梁的型腔连通形成排水路径;所述底架型腔、所述第二边梁的型腔、所述第二边梁两端设置的所述边梁侧部进水口以及所述第一边梁的型腔连通形成排水路径;所述第一边梁型腔和所述边梁底部出水口连通形成排水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型腔排水功能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与所述端墙之间设置有第一引水槽,所述端墙的两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引水槽和所述第一端墙排水通道的第一端墙排水孔;所述端墙两端的竖向型腔形成所述第一端墙排水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型腔排水功能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端墙的两端靠近所述第二边梁一侧设置有第二端墙排水孔;所述第二端墙排水孔和所述第二边梁的上表面形成所述第二端墙排水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型腔排水功能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侧墙的两端靠近所述第二边梁一侧设置有第一侧墙排水孔,所述第一侧墙排水孔与所述第一边梁形成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克明王京军张寅河田洪雷董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