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03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条。密封条(3)包括:将汽车的车门(2)的周缘与由车门(2)开闭的车身开口部的周缘之间密封,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的挤压成形部(20);以及通过模具成形而形成的模具成形部(10)。模具成形部(10)包括沿着密封条(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剖面呈波纹形状的波形壁部(13),波形壁部(13)的壁厚是一定的。该密封条可以防止模具成形时由于材料滞留等导致气体积聚而产生的空洞等成形缺陷,并且提高密封条的模具成形部的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条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密封条(weatherstrip),尤其涉及设置有用于提高其刚性的结构的密封条。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将汽车车门的周缘与由该车门开闭的车身开口部的周缘之间密封,在汽车上设置了由橡胶或树脂等弹性体构成的密封条。密封条以与具有直线部分和角部分的车门的形状大致相对应的形状形成,因此密封条也具有直线部和角部。通常,密封条的直线部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角部通过模具成形(注入或注射成形)而形成,该角部的端部与上述直线部的端部接合以完成密封条。密封条在通过模具成形而形成的角部(模具成形部)特别需要高刚性,因此有时会将模具成形部增厚以提高刚性。然而,若试图将模具成形部增厚,则随着该部分所用的弹性体材料的增大,所含的气体量也会增大,因此很有可能由于气体(气泡)而产生空洞等导致成形缺陷的发生。因此,除了将模具成形部局部增厚以提高刚性的方法以外,专利文献1还提出了在保持模具成形部的壁厚的同时在其局部形成肋以提高刚性的密封条。参照图6对专利文献1公开的密封条的模具成形部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在专利文献1的密封条的模具成形部100中,模具成形部100上设置有中空状密封部101,在构成该中空状密封部101的侧壁102上,沿着模具成形部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肋103。通过该肋103,无需增大侧壁102的壁厚即可提高肋的高度方向上的刚性。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密封条中,虽然可以通过形成肋以提高模具成形部的刚性,但是由于肋部分具有从模具成形部的周围部分向大致垂直方向突出的形状,因此在模具成形过程中将材料引入模具的空腔内时,在肋的突出部分所对应的空腔部分,材料通过的路径的方向突然改变,因此材料有可能在该部分发生滞留。如此,导致气体积聚在该滞留部分,气体残留在该部分而不会逸出到模具外部。因此,最终可能会由于气体而产生空洞等导致成形缺陷的发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7169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在防止模具成形时因材料滞留等而引起气体积聚从而产生空洞等成形缺陷的同时,提高密封条的模具成形部的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在密封条的模具成形部设置了波纹形状的壁部来代替肋。具体而言,本技术所述的密封条包括:将汽车的车门的周缘与由车门开闭的车身开口部的周缘之间密封,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的挤压成形部;以及通过模具成形而形成的模具成形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成形部包括沿着所述密封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剖面呈波纹形状的波形壁部,所述波形壁部的壁厚是一定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密封条,在模具成形部上设置有波形壁部,因此与常规的直线状壁部相比,对波振幅方向上的载荷的耐受性提高,即可以提高波振幅方向上的刚性。另外,由于波形壁部呈波纹形状且以一定壁厚形成,因此用于形成波形壁部的模具部分具有以一定宽度且较平缓的梯度延伸的通路而没有分支。因此,在模具成形部的模具成形时将材料引入模具中的阶段中,用于形成该波形壁部的材料通路(空腔)的宽度一定且没有会引起材料滞留的陡峭梯度或分支等,因此材料可以顺畅地流动而不会在通路(空腔)内滞留于这样的梯度部分的前方或分岐部分等处。结果,可以防止气体积聚在模具内,因此与以往在壁部形成肋的情况相比,可以防止由于气体而产生的空洞等成形缺陷。在本技术所述的密封条中,优选地,所述波形壁部设置在与安装所述模具成形部的所述汽车的车身或车门相对侧的面上。这样一来,由于无法从外部看到波形壁部,因此可以防止安装了本技术所述的密封条的汽车的美观受损。在本技术所述的密封条中,优选地,所述波形壁部以波高为壁厚的1.5倍至3.0倍的大小形成。这样一来,由于波高不会设定得过小,因此与直线形状的壁部相比可以提高壁部的刚性,并且由于波高不会设定得过大,因此模具成形时材料流经的通路中没有陡峭的梯度,从而能够降低模具成形时材料滞留的可能性。在本技术所述的密封条中,优选地,所述波形壁部以波长为壁厚的2.0倍至10.0倍的大小形成。这样一来,由于波长不会设定得过小并且波不会彼此太过靠近,因此模具成形时材料流经的通路中没有陡峭的梯度,从而能够降低模具成形时材料滞留的可能性。另外,由于波长不会设定得过大并且不是近似直线的形状,因此与直线形状的壁部相比能够提高壁部的刚性。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密封条,可以防止由于气体滞留等而产生的空洞等成形缺陷,并且提高密封条的模具成形部的刚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汽车右侧的侧面的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密封条从车内侧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2中III-III线处的模具成形部的剖面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其他示例涉及的密封条从车内侧观察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图2中V-V线处的波形壁部的剖面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密封条的模具成形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应予说明,以下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本质上仅是示例,并不意图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适用方法、或者本技术的用途。参照图1~图5对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密封条进行说明。在图1所示的汽车中,1为车身、2为(前侧)车门、3为设置于车门2周缘的密封条。图2是表示密封条3的背面侧(车内侧),特别是表示密封条3安装在车门2周缘的角部上的部分的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密封条3包括:模具成形部10,其是安装在上述角部上的部分,通过模具成形而形成;以及挤压成形部20,其是安装在车门2的直线部上的部分,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密封条3采用如下方式完成:将预先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的挤压成形部20的端部放置在图示省略的模具中,通过向模具空洞部(空腔)中注入或注射橡胶、树脂等弹性材料,从而在形成模具成形部10的形状的同时在模具内将模具成形部10和挤压成形部20接合。密封条3的模具成形部10和挤压成形部20所使用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通常,在橡胶的情况下使用EPDM海绵橡胶(比重0.4至0.6),在树脂的情况下使用TPO等热塑性弹性体(TPE)。另外,在树脂的情况下,只要具有与海绵橡胶同等程度的刚性,则也可以使用非发泡的软质树脂材料。如图2和图3所示,密封条3的模具成形部10包括:用于将车门2的周缘与由该车门2开闭的车身开口部的周缘之间密封的中空状密封部11。中空状密封部11与设置在挤压成形部20上的中空状密封部21连续形成。中空状密封部11包括:基部11a,其是安装时与车门板接触的部分;以及壁部11b,其与基部11a连续成环状并与基部11a一起构成中空状密封部11。在基部11a上设置有狭缝11c,该狭缝11c用于将用以形成中空状密封部11的中空部的芯抽除。另外,模具成形部10包括从中空状密封部11延伸的板状的纵壁部12。在纵壁部12上设置有沿着密封条3的长度方向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条,包括:将汽车的车门的周缘与由车门开闭的车身开口部的周缘之间密封,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的挤压成形部;以及通过模具成形而形成的模具成形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模具成形部包括沿着所述密封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剖面呈波纹形状的波形壁部,/n所述波形壁部的壁厚是一定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04 JP 2019-1835311.一种密封条,包括:将汽车的车门的周缘与由车门开闭的车身开口部的周缘之间密封,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的挤压成形部;以及通过模具成形而形成的模具成形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成形部包括沿着所述密封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剖面呈波纹形状的波形壁部,
所述波形壁部的壁厚是一定的。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尾真之
申请(专利权)人: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