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辅成型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66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5
一种水辅成型的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顶出机构(3)、溶体注入机构(4)、流体注入机构(5)和抽芯机构(6),上模座(1)与下模座(2)接合,上模座(1)与下模座(2)之间具有型腔,顶出机构(3)从下模座(2)延伸至型腔中,溶体注入机构(4)、流体注入机构(5)和抽芯机构(6)都插入型腔中,流体注入机构(5)包括:散热金属圈(55),散热金属圈(55)环绕在填充管(54)的外壁上。上述注塑模具不仅可以解决塑胶件冷却过程中的收缩问题,而且可以避免流体对冷却效率造成影响,实现塑胶件的快速冷却,提高塑胶件的成型效率。提高塑胶件的成型效率。提高塑胶件的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辅成型的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水辅成型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水辅成型技术是首先把聚合物溶体注入模具型腔,然后给将流体导入溶体中,流体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向制件的低压和高压区域。当流体在制件中流动时,通过置换物料而掏空厚壁截面,形成中空塑胶件,而被置换除了的物料填充塑胶件的其与部分,当填充过程完成之后,由流体继续提供保压压力,解决塑胶件冷却过程中的收缩问题。
[0003]当填充完成后,流体的温度可能与溶体的温度一致,然而,在溶体冷却成型的过程中,由于流体需要继续提供保压压力,而流体的比热容通常要大于溶体的比热容,因此可能会导致冷却的时间变长,造成塑胶件成型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辅成型的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顶出机构、溶体注入机构、流体注入机构和抽芯机构,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接合,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具有型腔,所述顶出机构从所述下模座延伸至所述型腔中,所述溶体注入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辅成型的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顶出机构(3)、溶体注入机构(4)、流体注入机构(5)和抽芯机构(6),所述上模座(1)与所述下模座(2)接合,所述上模座(1)与所述下模座(2)之间具有型腔,所述顶出机构(3)从所述下模座(2)延伸至所述型腔中,所述溶体注入机构(4)、所述流体注入机构(5)和所述抽芯机构(6)都插入所述型腔中;所述流体注入机构(5)包括:填充定位座(51)、填充气缸(52)、填充滑块(53)和填充管(54),所述填充定位座(51)固定在所述下模座(2)的侧面,所述填充滑块(53)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填充定位座(51)上,所述填充气缸(52)的活塞杆、所述填充滑块(53)和所述填充管(54)依次形成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注入机构(5)还包括:散热金属圈(55),所述散热金属圈(55)环绕在所述填充管(54)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辅成型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注入机构(5)还包括:橡胶圈(56),所述橡胶圈(56)位于所述填充滑块(53)与所述填充管(5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辅成型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包括:上基板(11)和上压板(12),所述上压板(12)和所述上基板(11)从上往下依次形成固定,所述上压板(12)的下表面具有上型腔槽(121)、上溶体注入槽(122)、上流体注入槽(123)和上抽芯通道(124);所述下模座(2)包括:下基板(21)、支架(22)和下压板(23),所述下基板(21)、所述支架(22)和所述下压板(23)从下往上依次形成固定,所述顶出机构(3)从所述支架(22)延伸至所述型腔中,所述下压板(23)的上表面具有下型腔槽(231)、下溶体注入槽(232)、下流体注入槽(233)和下抽芯通道(234);所述上型腔槽(121)与所述下型腔槽(231)组成所述型腔,所述上溶体注入槽(122)与所述下溶体注入槽(232)组成溶体注入通道,所述上流体注入槽(123)与所述下流体注入槽(233)组成流体注入通道,所述溶体注入机构(4)穿过所述溶体注入通道并且插入所述型腔中,所述流体注入机构(5)穿过所述流体注入通道并且插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本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百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