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瓣膜假体及其支架和置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136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脏瓣膜假体及其支架和置换系统,所述支架在轴向上包括多层网格,所述多层网格包括位于近端的顶层网格和位于远端的底层网格,所述底层网格上的网格沿圆周方向连续分布,从所述底层网格到所述顶层网格每层网格的网格数量依次减少,且所述每层网格减少的网格数量为所述顶层网格的网格数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心脏瓣膜支架在每层网格的网格数量依次减少后形成缺口,缺口的存在能够为冠脉再介入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实现了除了底层网格之外,不形成其他网格尖端,以实现支架在体内完全释放后也可回收,从而实现了支架的完全可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脏瓣膜假体及其支架和置换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脏瓣膜假体及其支架和置换系统。
技术介绍
介入主动脉瓣置入术是国际近年来研发的一种全新微创伤瓣膜置换技术,其原理是心脏瓣膜假体被装载到输送系统内,通过经导管的方式输送到主动脉根部,支架释放能够确保心脏瓣膜假体被固定到主动脉瓣环处,替代功能退化的原生瓣膜,使病人心脏功能得到改善。这项技术,可以在不开胸、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治疗主动脉瓣瓣膜疾病,免去了以前外科开胸术、心脏停跳对病人造成的巨大创伤。随着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主动脉瓣膜疾病的发病人群也逐渐由高龄高危走向低龄低危。与高龄高危患者不同的是,低龄低危患者更需要支架满足完全回收的功能以避免瓣中瓣,因为瓣中瓣会使得堵塞冠脉口的风险大大增加。目前主动脉瓣膜支架的可回收性只是针对临床上瓣膜在定位过程中的可回收,即输送系统释放瓣膜支架至2/3支架,仍然保留一部分支架未释放,在这种状态下,出现支架的位置和形态异常可以将支架再次装进鞘管再次定位和释放,以达到预期的释放形态。然而该种形式的可回收无法解决对于瓣膜支架完全打开后回收(植入失败或支架寿命到期)的问题。此外,在临床定位阶段,现有瓣膜系统是在部分释放、部分仍然束缚的情况下进行定位评估,这会使得输送系统对心脏瓣膜支架始终存在力的作用,而无法准确判断支架完全释放后的位置和/或形态,进而影响手术质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在完全释放后实现回收的支架,使该支架能够实现定位形态和最终释放形态保持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心脏瓣膜假体及其支架和置换系统,支架在完全释放后可以再次回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脏瓣膜支架,所述支架在轴向上包括多层网格,所述多层网格包括位于近端的顶层网格和位于远端的底层网格,所述底层网格上的网格沿圆周方向连续分布,从所述底层网格到所述顶层网格每层网格的网格数量依次减少,且所述每层网格递减的网格数量为所述顶层网格的网格数量。优选地,所述支架的网格层数为2-9层。优选地,所述顶层网格的近端端部连接有挂耳。优选地,所述挂耳的数量和所述顶层网格的网格数量相同,均为3的倍数。优选地,所述每层网格的网格数量依次减少以在所述心脏瓣膜支架的近端形成V形缺口。优选地,所述V形缺口内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为连接杆,依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连接杆端部和第二杆,所述连接杆端部呈弧状,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呈轴对称分布。优选地,所述支架在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与所述连接杆端部连接处的切线形成的夹角α的范围为30°~180°。优选地,所述支架在展开状态时,所述连接杆端部相对所述多层网格向靠近所述支架的中心轴方向内凹0°-30°。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多层网格、所述挂耳一体成型,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顶层网格上相邻的网格或相邻的所述挂耳连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心脏瓣膜假体,包括上述心脏瓣膜支架和瓣膜,所述瓣膜固定在所述心脏瓣膜支架的内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瓣膜置换系统,包括上述的心脏瓣膜假体和输送系统,所述顶层网格的端部上设置有挂耳,所述输送系统包括经配置以与所述挂耳连接的固定头。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心脏瓣膜假体及其支架和置换系统,通过对支架网格层数以及每层网格数目进行限定,每层网格的网格数量依次减少后形成缺口,缺口的存在能够为冠脉再介入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实现了除了底层网格之外,不形成其他网格尖端,以实现支架在体内完全释放后也可回收,从而实现了支架的完全可回收;支架网格层数为2-5层时,有利于减小支架压握后的最大直径,进而控制支架的入鞘直径,便于支架回收入鞘,同时支架高度较低,降低了堵塞冠脉口的风险,同时为将来的PCI手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供了可操作空间,提高了术中以及术后的安全性;特别是挂耳的数目优选为3的倍数,便于支架回收入鞘时,挂耳压握同步,有利于回收。另外,通过在缺口处设置支撑结构,提高了支架的径向支撑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心脏瓣膜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心脏瓣膜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V形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心脏瓣膜支架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心脏瓣膜支架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心脏瓣膜支架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图6中连接杆内凹后形成的角度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瓣膜置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心脏瓣膜支架上挂耳和输送系统上固定头之间的配合示意图;图10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心脏瓣膜支架上挂耳和输送系统上固定头之间的配合示意图。图中:1-支架11-连接杆12-挂耳13-底层网格14-缺口15-交接处16-过渡层网格17-顶层网格2-丝线3-固定头31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33-第一通孔34-第二通孔4-内管5-外管111-第一杆112-第二杆113-连接杆端部121-头端部122-连接部123-孔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采用“近端”、“远端”作为方位词,其中“近端”表示在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远端”表示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轴向”是指支架的中心轴所在的方向;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脏瓣膜假体,包括心脏瓣膜支架和瓣膜,所述心脏瓣膜支架可以由记忆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瓣膜可以为生物材质薄膜,所述瓣膜采用缝合、粘合等方式固定在所述心脏瓣膜支架内。该心脏瓣膜支架及其构成的心脏瓣膜假体可以在输送系统的鞘管中保持压缩状态,输送到患者体内的病变处后从输送系统中释放,从而由压缩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心脏瓣膜支架在轴向上包括多层网格和挂耳12、所述多层网格从远端到近端至少依次包括底层网格13、过渡层网格16和顶层网格17,顶层网格17的近端端部设置有挂耳12;本技术对支架1的主体轮廓不做特别限制,优选圆柱形或沙漏形;更优选为圆柱形,圆柱形更有利于保证支架释放的同轴性;支架上每个网格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为菱形网格,也可为正六边形网格。在轴向分布上,由底层网格13经过中间过渡层网格16最终到顶层网格17,从底层网格13到顶层网格17,每层网格的网格数量依次减少,其中顶层网格17在圆周方向的网格数量与挂耳12的数量相等。为了实现轴向上长度较短的支架,采用网格层数较少、每层的网格数量依次变少的形式进行设置。优选地,支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在轴向上包括多层网格,所述多层网格包括位于近端的顶层网格和位于远端的底层网格,所述底层网格上的网格沿圆周方向连续分布,从所述底层网格到所述顶层网格每层网格的网格数量依次减少,且所述每层网格递减的网格数量为所述顶层网格的网格数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在轴向上包括多层网格,所述多层网格包括位于近端的顶层网格和位于远端的底层网格,所述底层网格上的网格沿圆周方向连续分布,从所述底层网格到所述顶层网格每层网格的网格数量依次减少,且所述每层网格递减的网格数量为所述顶层网格的网格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网格层数为2-9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网格的近端端部连接有挂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的数量和所述顶层网格的网格数量相同,均为3的倍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网格的网格数量依次减少以在所述心脏瓣膜支架的近端形成V形缺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缺口内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为连接杆,依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连接杆端部和第二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冀丽军陈国明李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