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介入式修复夹及介入式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心脏瓣膜疾病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疾病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以二尖瓣为例,二尖瓣反流是最为常见的二尖瓣疾病之一,其是指当在心脏收缩阶段期间,二尖瓣膜未能恰当地闭合,血液从左心室反向流入左心房。使用二尖瓣修复装置,即瓣膜修复装置中的一种,是现有技术中治疗二尖瓣反流的常用手段之一。
2、瓣膜修复夹是一种可植入式假体装置,现有技术中,常使用钴铬、镍钛等材料来制成瓣膜修复夹的主体,进而在主体表面包裹pet材质的包布。然而pet材质有促进内皮化的作用,在植入人体若干天后,瓣膜修复夹的表面会被内皮组织包覆。在植入瓣膜修复夹一段时间后,倘若需要进行其他手术时,比如瓣膜置换,需要将原先植入的瓣膜修复夹取出体外。此时被内皮组织包覆的瓣膜修复夹就很难取出,如使用环切等方式实现分离,一方面难以通过介入方式执行操作。另一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式修复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夹臂、弹片、可导电的操纵杆和电流接口;所述夹臂和所述弹片分别与所述操纵杆可转动连接,所述夹臂的转动轴线和所述弹片的转动轴线均垂直于所述操纵杆的轴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式修复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接口包括垂直于所述操纵杆的轴向开设于所述操纵杆上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式修复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夹臂的转动轴线,和/或,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操纵杆的轴线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式修复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沿所述操纵杆的轴向为长度方向;所述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式修复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夹臂、弹片、可导电的操纵杆和电流接口;所述夹臂和所述弹片分别与所述操纵杆可转动连接,所述夹臂的转动轴线和所述弹片的转动轴线均垂直于所述操纵杆的轴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式修复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接口包括垂直于所述操纵杆的轴向开设于所述操纵杆上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式修复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夹臂的转动轴线,和/或,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操纵杆的轴线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式修复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沿所述操纵杆的轴向为长度方向;所述通孔沿垂直于所述操纵杆的轴向,且垂直于自身轴线的方向为宽度方向;所述通孔沿所述长度方向的内尺寸大于所述通孔沿所述宽度方向的内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式修复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包括位于近端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沿所述操纵杆的轴向延伸,所述电流接口设置于所述台阶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龙,黄青青,陈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