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脉通道球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50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脉通道球囊,涉及介入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在TAVR术中充当临时主动脉瓣膜及介入器械操作支撑通道作用;在主动脉瓣扩张球囊中的造影剂被抽出后,心脏就能立刻暂时以主动脉通道球囊血流通道内的单向阀替代原生瓣膜,进行单向泵出血液的操作,之后有足够的时间将抽出了造影剂的主动脉瓣扩张球囊退出人体,以及将人工瓣膜支架置入原生瓣膜所在位,当人工瓣膜支架展开后,就可将人工瓣膜支架的输送器经过介入器械操作通道退出人体,展开的人工瓣膜即可替代原生瓣膜,此时将主动脉通道球囊中的造影剂抽出,并退出主动脉通道球囊即可,整个过程避免了TAVR术中由于主动脉瓣叶被球囊扩张后出现的大量血液返流和循环崩溃,降低了TAVR手术的危险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脉通道球囊
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入手术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有介入器械操作通道和血流通道的主动脉通道球囊。
技术介绍
主动脉瓣是心脏血液泵出的大门,当心脏收缩时,主动脉瓣打开,血液泵出,心脏舒张时,主动脉瓣关闭,防止泵出的血流回流心脏。主动脉瓣的开和关会伴随人的一生,进行节律性的运动,把血液送至全身。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身体机能的退化,数十年持续工作的主动脉瓣可能会发生粘连钙化,使得瓣叶不能完全打开,造成心脏血流流出道狭窄,心脏收缩时的血液不能完全泵出,导致心室压力加大,会让人出现心累、胸痛、晕厥等症状,甚至猝死。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治疗。介入TAVR手术是主动脉瓣膜疾病治疗的一种方式,其是以微创介入治疗方式,通过血管路径在原有主动脉瓣环处覆盖释放支架,以支架上的人工瓣膜替代病变的主动脉瓣膜工作。TAVR手术中大部分的主动脉瓣膜是狭窄病变,患者的主动脉瓣膜严重钙化,形成环状钙化圈。手术首选需要通过主动脉瓣扩张球囊对钙化的主动脉瓣叶环进行毁损扩张,为支架释放留出足够空间。对于主动脉瓣狭窄的心脏,因为长期处于压力过高的状态,有了一定的耐受力,但主动脉瓣突然被球囊扩张开,瞬间失去了血液流出的开关大门,心脏舒张期出现大量血液返流回左心室,造成短时间心室压力陡增,循环崩溃,甚至出现心脏停跳。此时,是TAVR手术最为危险时间段之一,需要立即置入人工瓣膜支架,恢复心脏的工作。在球囊扩张后,退出人体,人工瓣膜支架成功置入工作,顺利的情况下,最快也需要5-10分钟才能完成。大脑对缺血极其敏感,缺血10秒钟以上,即可出现相关缺血改变;5-10分钟的缺血,可能对大脑及其他重要脏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主动脉通道球囊,其能够缓解上述问题。为了缓解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主动脉通道球囊,包括弹性球囊,其内部设置有导丝通道、血流通道、介入器械操作通道以及造影剂膨胀腔,所述导丝通道、血流通道和介入器械操作通道均贯穿所述弹性球囊的前后两端,在所述弹性球囊内,所述导丝通道、血流通道和介入器械操作通道之间的区域为所述造影剂膨胀腔,所述瓣膜支架通道位于所述弹性球囊的中轴位;所述导丝通道设置有通向所述造影剂膨胀腔的造影剂膨胀入口;所述血流通道设置有单向阀,该单向阀的可导通方向是由前至后;所述介入器械操作通道内设置有若干弹性凸起,当所述造影剂膨胀腔充满造影剂时,各弹性凸起膨胀且相互挤压,使所述介入器械操作通道截断。本方案所述的主动脉通道球囊,能参与TAVR手术,为主动脉瓣球囊扩张和人工瓣膜支架成功置入提供安全保障;在将主动脉通道球囊沿着导丝形成的导轨送至主动脉原生瓣膜外侧,并通过造影剂将通道球囊膨胀后,主动脉通道球囊的介入器械操作通道就可用于通过主动脉瓣扩张球囊和人工瓣膜支架,而血流通道就可用于单向通过从心脏泵出的血液,将主动脉通道球囊用于TAVR手术中,可使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基本不受影响,且不会影响主动脉瓣扩张球囊破坏原生钙化的瓣叶操作以及人工瓣膜支架的置入操作;在主动脉瓣扩张球囊中的造影剂被抽出后,心脏就能立刻暂时以主动脉通道球囊血流通道内的单向阀替代原生瓣膜,进行单向泵出血液的操作,之后有足够的时间将抽出了造影剂的主动脉通道球囊退出人体,以及将人工瓣膜支架置入原生瓣膜所在位,当人工瓣膜支架展开后,就可将人工瓣膜支架输送器经过介入器械操作通道退出人体,展开的人工瓣膜即可替代原生瓣膜,此时将主动脉通道球囊中的造影剂抽出,并退出主动脉通道球囊即可,整个过程避免了出现现有技术中需要5-10分钟才能使心脏恢复进行正常收缩和舒张工作的情况,大大降低了TAVR手术的危险系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介入器械操作通道内环向均匀设置有四个所述弹性凸起。该方案中,设计了四个弹性凸起,在它们膨胀后,相互之间可挤压,以截断介入器械操作通道,截断效果较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丝通道和介入器械操作通道均为一个,所述血流通道有两个。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阀包括连接于所述血流通道内壁的第一弹性瓣叶和第二弹性瓣叶,所述单向阀在受到由前至后流动的血液冲击时,所述第一弹性瓣叶和第二弹性瓣叶分开,并使得所述血流通道导通;所述单向阀在受到由后至前流动的血液冲击时,所述第一弹性瓣叶重叠覆盖于所述第二弹性瓣叶,并使得所述血流通道截断。本方案所设计的单向阀结构简单,其与原生瓣膜的结构类似,能有效满足主动脉血液单向流动所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瓣叶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弹性瓣叶的硬度。本方案对两第一、二弹性瓣叶的硬度进行了对比设计,能更好的实现单向阀的单向导通。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主动脉通道球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主动脉通道球囊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主动脉通道球囊的血流通道被截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主动脉通道球囊的血流通道被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主动脉通道球囊膨胀后,主动脉扩张球囊部分穿过其介入器械操作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主动脉通道球囊膨胀后,主动脉瓣扩张球囊完全穿过其介入器械操作通道,并置于原生瓣膜所在位膨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弹性球囊,2-血流通道,3-导丝通道,4-第一弹性瓣叶,5-第二弹性瓣叶,6-介入器械操作通道,7-弹性凸起,8-造影剂膨胀腔,9-主动脉,10-原生瓣膜,11-主动脉扩张球囊。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脉通道球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球囊,其内部设置有导丝通道、血流通道、介入器械操作通道以及造影剂膨胀腔,所述导丝通道、血流通道和介入器械操作通道均贯穿所述弹性球囊的前后两端,在所述弹性球囊内,所述导丝通道、血流通道和介入器械操作通道之间的区域为所述造影剂膨胀腔,所述介入器械操作通道位于所述弹性球囊的中轴位;/n所述导丝通道设置有通向所述造影剂膨胀腔的造影剂膨胀入口;/n所述血流通道设置有单向阀,该单向阀的可导通方向是由前至后;/n所述介入器械操作通道内设置有若干弹性凸起,当所述造影剂膨胀腔充满造影剂时,各弹性凸起膨胀且相互挤压,使所述介入器械操作通道截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脉通道球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球囊,其内部设置有导丝通道、血流通道、介入器械操作通道以及造影剂膨胀腔,所述导丝通道、血流通道和介入器械操作通道均贯穿所述弹性球囊的前后两端,在所述弹性球囊内,所述导丝通道、血流通道和介入器械操作通道之间的区域为所述造影剂膨胀腔,所述介入器械操作通道位于所述弹性球囊的中轴位;
所述导丝通道设置有通向所述造影剂膨胀腔的造影剂膨胀入口;
所述血流通道设置有单向阀,该单向阀的可导通方向是由前至后;
所述介入器械操作通道内设置有若干弹性凸起,当所述造影剂膨胀腔充满造影剂时,各弹性凸起膨胀且相互挤压,使所述介入器械操作通道截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通道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勇周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