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间隔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49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房间隔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包括内芯管组件、内鞘管、外鞘管和手柄,外鞘管与手柄连接,内芯管组件滑动配合于内鞘管,内鞘管滑动配合于外鞘管,内芯管组件近端和内鞘管近端分别与手柄相连;手柄通过对内芯管组件和内鞘管的前后进给以及外鞘管的弯度进行调节,以将分流器输送至房间隔造口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可以随时调节输送位置,以提高定位精度,并且分流器释放精准,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间隔分流器的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房间隔分流器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其主要为心肌的舒缩功能不全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障碍。目前大部分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针对左心房持续高压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通常的解决措施是在左心房与右心房之间的房间隔植入分流装置,重新分配心房血量并减小房间压力不平衡。现有技术中,分流器支架压缩后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到人体内,由于人体的生理机构复杂,输送器导管通常无法与个体化的生理解剖结构相适应,导致输送器定位困难,释放不精准,同时在植入过程中,一旦发现定位偏差等问题,输送装置的调节往往非常困难,而且对医生的操作要求极高,各种额外操作会延长患者暴露在X射线下的时间,不利于患者健康。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以克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或多个,换言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满足前述需求之一或多个的一种房间隔分流器的输送装置。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房间隔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包括内芯管组件、内鞘管、外鞘管和手柄,外鞘管与手柄连接,内芯管组件滑动配合于内鞘管,内鞘管滑动配合于外鞘管,内芯管组件近端和内鞘管近端分别与手柄相连;手柄通过对内芯管组件和内鞘管的前后进给以及外鞘管的弯度进行调节,以将分流器输送至房间隔造口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芯管组件包括内芯管、引导头和固定头,引导头固定于内芯管的远端,内芯管上套设有固定头,引导头与固定头之间安装分流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头沿周向均匀设于数个定位槽,定位槽与分流器的固定耳相耦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鞘管套设于内芯管组件上,内鞘管包括内鞘管本体和收纳管,内鞘管本体与收纳管通过热塑成型一体连接,收纳管的孔径大于内鞘管本体的孔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收纳管的端部安装显影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鞘管套设于内鞘管上,外鞘管包括内管、卡箍、加强管、外管和牵引丝,卡箍和加强管套设于内管上,牵引丝的一端固定于卡箍,另一端从外管近端延伸并游离于外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手柄包括外鞘管调节段、内鞘管调节段和内芯管调节段,外鞘管调节段、内鞘管调节段和内芯管调节段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鞘管调节段包括第一外壳、调弯旋钮、调弯滑块和外鞘管固定座,外鞘管固定座上设有导轨,调弯滑块滑动配合于导轨,调弯旋钮套设于调弯滑块上,并与第一外壳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鞘管调节段与内鞘管近端相连,用于控制内鞘管的伸缩。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鞘管调节段包括内鞘管滑块座、内鞘管滑块、内鞘管滑块套筒以及内鞘管调节旋钮,内鞘管滑块套设于内鞘管滑块座上,内鞘管滑块与内鞘管滑块套筒螺接,内鞘管滑块套筒与内鞘管调节旋钮螺接;转动内鞘管调节旋钮,以使内鞘管滑块沿轴向滑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芯管调节段与内芯管近端相连,用于控制内芯管的伸缩。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芯管调节段包括内芯管滑块、内芯管滑块座以及内芯管调节旋钮,内芯管滑块滑动配合内芯管滑块座,通过内芯管调节旋钮以调节内芯管滑块的轴向滑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鞘管滑块和内芯管滑块的滑动行程大于分流器被压缩的长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可以实现与个体化的生理解剖结构相适应,释放精准,操作便捷。本专利技术中分流器在植入过程中,当出现定位偏差时,可以随时调节输送装置,以调整输送位置,定位准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内芯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内鞘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外鞘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外鞘管弯曲形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手柄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手柄的外鞘管调节段局部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外鞘管固定座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外鞘管固定座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调弯滑块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手柄的内鞘管调节段局部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内鞘管滑块座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内鞘管滑块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内鞘管滑块剖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手柄的内芯管调节段局部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内芯管滑块座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内芯管滑块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分流器装载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分流器完全装载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分流器释放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分流器完全释放示意图;图中:1-左心房、2-左心室、3-右心房、4-右心室、5-房间隔、6-房间隔造口、7-下腔静脉、10-内芯管组件、11-内芯管、12-引导头、13-固定头、13a-定位槽、20-内鞘管、21-内鞘管本体、22-收纳管、22a-显影环、30-外鞘管、30a-刚性段、30b-可调弯段、31-内管、32-卡箍、33-加强管、34-外管、35-牵引丝、36-金属丝、40-分流器、41-固定耳、42-流入道、100-手柄、101-PU软管、102-接头、110-内芯管调节段、111-内芯管滑块、111a-导向槽、111b-凸台、111c-内芯管安装孔、111d-内芯管滑块注胶口、111e-螺牙、112-内芯管滑块座、112a-固定杆、112b-第一导向肋、112c-第一开口槽、113-内芯管调节旋钮、120-内鞘管调节段、121-前壳体、121d-前壳体安装孔、122-后壳体、122c-安装槽、122d-螺纹孔、122e-滑轨、123-内鞘管滑块座、123a-内鞘管滑块座底座、123b-螺纹孔、123c-尖角、123d-第二导向肋、124-内鞘管滑块、124a-内鞘管滑块导向槽、124b-内鞘管调节螺纹、124c-滑片、124d-内鞘管安装孔、124e-锥形孔通道、124f-排气孔安装位、124g-内鞘管排气孔、124h-内鞘管密封圈容纳槽、124i-锁紧螺纹、125-内鞘管滑块套筒、125a-圆锥齿轮、126-内鞘管调节旋钮、126a-旋转圆锥齿轮、127-内鞘管密封圈、128-锁紧盖、130-外鞘管调节段、131-第一外壳、132-锥形头、133-C型卡环、134-E型卡环、135-调弯旋钮、136-调弯套筒、137-调弯滑块、137a-导向槽、138-外鞘管固定座、138a-外鞘管固定座底座、138b-导轨、138c-C型卡环安装槽、138d-E型卡环安装槽、138e-安装螺纹、138f-注胶口、138g-第二开口槽、1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间隔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管组件、内鞘管、外鞘管和手柄,外鞘管与手柄连接,内芯管组件滑动配合于内鞘管,内鞘管滑动配合于外鞘管,内芯管组件近端和内鞘管近端分别与手柄相连;手柄通过对内芯管组件和内鞘管的前后进给以及外鞘管的弯度进行调节,以将分流器输送至房间隔造口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间隔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管组件、内鞘管、外鞘管和手柄,外鞘管与手柄连接,内芯管组件滑动配合于内鞘管,内鞘管滑动配合于外鞘管,内芯管组件近端和内鞘管近端分别与手柄相连;手柄通过对内芯管组件和内鞘管的前后进给以及外鞘管的弯度进行调节,以将分流器输送至房间隔造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间隔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管组件包括内芯管、引导头和固定头,引导头固定于内芯管的远端,内芯管上套设有固定头,引导头与固定头之间安装分流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间隔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沿周向均匀设于数个定位槽,定位槽与分流器的固定耳相耦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间隔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鞘管套设于内芯管组件上,内鞘管包括内鞘管本体和收纳管,内鞘管本体与收纳管通过热塑成型一体连接,收纳管的孔径大于内鞘管本体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房间隔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管的端部安装显影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间隔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套设于内鞘管上,外鞘管包括内管、卡箍、加强管、外管和牵引丝,卡箍和加强管套设于内管上,牵引丝的一端固定于卡箍,另一端从外管近端延伸并游离于外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间隔分流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外鞘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晨
申请(专利权)人:启晨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