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控制手柄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1、介入治疗“缘对缘“修复技术对例如二尖瓣反流治疗效果明显,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2、介入治疗对病人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介入治疗的二尖瓣修复术是通过输送系统经股静脉将植入体送至病变瓣膜处,实现对瓣膜夹合治疗。手术入路为股静脉到右心房,穿房间隔到左心房,整个入路复杂,定位精度要求高,对于导管在血管内的顺应性,以及心房内的定位要求也极高。
3、手柄作为植入体的驱动源,术中操控手柄通过拉线对植入体远端的控制实现植入物与瓣膜的定位,由于入路复杂,以及心房内空间有限等对定位带来一定的挑战,在定位的过程需满足对植入体的控弯同时还需扭控操纵,即使得发生弯曲的植入体绕自身轴线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以配合实现对植入体的准确定位。然而,传统的输送系统在对植入体进行控弯及扭转定位过程中,存在对位不准确的现象,从而导致手术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手柄及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导管的半径定义为R,所述连接部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摆动,所述连接部在两个所述极限位置之间的摆动幅度为所述连接部由其中一个所述极限位置摆动至另一个所述极限位置的路径长度,所述摆动幅度为大于0以及小于等于8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将两个所述连接部的中心点连线垂直于所述导管的中心轴线时的位置定义为所述连接部的初始位置,所述连接部的单边摆动幅度为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初始位置摆动至其中一个所述极限位置的路径长度,所述单边摆动幅度为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导管的半径定义为r,所述连接部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摆动,所述连接部在两个所述极限位置之间的摆动幅度为所述连接部由其中一个所述极限位置摆动至另一个所述极限位置的路径长度,所述摆动幅度为大于0以及小于等于8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将两个所述连接部的中心点连线垂直于所述导管的中心轴线时的位置定义为所述连接部的初始位置,所述连接部的单边摆动幅度为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初始位置摆动至其中一个所述极限位置的路径长度,所述单边摆动幅度为大于0以及小于等于4r。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摆动件其中一侧并用于与所述摆动件抵接配合的限位件,或者分别设置于所述摆动件的相对两侧并用于与所述摆动件抵接配合的两个限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设有用于穿设所述导管的活动口,相对靠近于连接部的所述活动口的口壁为抵接壁,将所述导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抵接壁的最小间距定义为s,将所述导管的半径定义为r,s与r满足关系为s:r=3.5~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部关于所述转动轴线对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穿线孔与锁紧孔;所述锁紧孔与所述第一穿线孔交叉设置并相互连通,所述锁紧件装设于所述锁紧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穿线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拉线组外壁上的保护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手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并沿所述外壳的轴向移动的推动件,所述摆动件与所述推动件转动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推动件外部的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一套管相连的旋钮,以及与所述外壳固定相连的内杆;所述第一套管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推动件的外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设有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青青,陈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