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051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根据设置在轧机辊道(6)上方的热金属检测器(1)和依次分布在预矫直机(7)两侧的第一光栅(2)、第二光栅(3)、第三光栅(4)和第四光栅(5)精确跟踪钢板的输送位置,通过钢板的输送位置启动矫直顺序,从而提高矫直顺序的启动精度;同时通过工作辊的实际辊径重新计算工作辊的线速度,并在矫直顺序启动时按照新的线速度对工作辊进行速度控制,通过工作辊速度的控制与启动时间的精确配合,有效避免了辊道与工作辊的速度差,从而减少了工作辊的磨损,达到减少工作辊修磨时间的目的。达到减少工作辊修磨时间的目的。达到减少工作辊修磨时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精轧矫直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预矫直机是位于精轧机后的一套钢板在线预矫直设备,用于改善钢板进加速冷却装置前的板形,从而提高钢板直通率、降低钢板冷矫和压平率,顺畅厚板生产物流。
[0003]预矫直机在进行钢板矫直时,从轧机的主干控制设备接收工作辊速度设定值,并根据该设定值对工作辊进行速度控制。预矫直机在启动矫直顺序后,钢板在进入预矫直机时,工作辊运行执行咬钢速度,钢板头部出预矫直机后执行矫直速度,钢板尾部出预矫直机后执行抛钢速度。
[0004]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问题:在咬钢阶段,由于预矫直机工作辊从爬行速度加速到咬钢速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将引起工作辊与辊道速度存在速度差,该速度差达到一定程度,即工作辊间的负转矩足以克服辊面与钢板之间的摩擦力时,钢板与工作辊表面会发生滑动,由于摩擦发热及钢板表面对工作辊的拉力会在工作辊表面留下打滑裂纹,导致辊面的粗糙度值增大,长时间使用辊面粗糙度大的工作辊生产会在工作辊表面产生“粘钢”现象,如使用粗糙度大的工作辊继续生产将降低钢板表面质量,因此操作人员必须停机进行工作辊表面人工修磨,极大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危险性,且修磨后的工作辊极易再次粘钢。
[0005]另外,现有技术的预矫直机工作辊换辊周期一般设定为6-8个月,实际上在该换辊周期内,工作辊已经出现磨损,辊径变小,这将导致工作辊线速度计算出现偏差,影响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方法,能根据工作辊的磨损情况结合钢板的实际输送位置调节预矫直机工作辊的线速度,避免辊道与工作辊之间的速度偏差。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装置,能通过热金属检测器和光栅对钢板的位置进行精确的跟踪,有利于对预矫直机工作辊实际速度的控制,进一步避免辊道与工作辊之间的速度偏差。
[0008]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预矫直机接收精轧机最后一道次出钢命令;步骤2:热金属检测器检测轧机辊道上是否有钢板,若是,则执行步骤3,若否,则返回步骤1;步骤3:轧机控制设备将工作辊初始速度设定值发送到预矫直机;
步骤4:判断第一光栅是否激活,若是,则执行步骤5,若否,则返回步骤3;步骤5:预矫直机根据工作棍初始速度设定值启动矫直操作;步骤6:判断第二光栅是否激活,若是,则执行步骤7,若否,则返回步骤5;步骤7:轧机控制设备重新计算工作辊实际速度设定值,并将工作辊实际速度设定值发送到预矫直机;步骤8:预矫直机根据工作辊实际速度设定值对工作辊进行速度控制,并进行矫直操作;步骤9:判断第一光栅、第二光栅和第三光栅是否均激活,若是,则执行步骤10,若否,则返回步骤8;步骤10:继续矫直操作,并判断是否仅第四光栅激活,若是,则执行步骤11,若否,则继续矫直操作直至仅第四光栅激活;步骤11:矫直道次结束。
[0009]一种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轧机辊道上方的热金属检测器以及设置在轧机辊道下方的第一光栅、第二光栅、第三光栅和第四光栅;第二光栅设置在预矫直机的入口下方,第一光栅位于第二光栅的外侧,热金属检测器位于第一光栅的外侧;第三光栅设置在预矫直机的出口下方,第四光栅位于第三光栅的外侧。
[0010]所述的热金属检测器为高温计。
[0011]所述的第一光栅与热金属检测器之间的间距为8.5-10m。
[0012]所述的第一光栅与第二光栅之间的间距为0.5-1m。
[0013]所述的第二光栅与第三光栅之间的间距为2-3m。
[0014]所述的第三光栅与第四光栅之间的间距为0.5-1m。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于根据工作辊的实际磨损情况重新计算了工作辊的线速度设定值并对工作辊执行新的线速度控制,从而避免辊道与工作辊之间由于速度差因其的相对滑动,从而达到减少工作辊修磨量的目的。
[0016]2、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热金属检测器和多个光栅,能精确跟踪钢板的位置,避免工作辊提前提速或未及时提速,能配合新的线速度对工作辊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减少了工作辊的磨损,达到减少工作辊修磨时间的目的。
[0017]本专利技术在满足生产工艺且确保设备安全的条件下,通过热金属检测器和光栅跟踪钢板位置,并根据钢板位置结合工作辊的实际磨损情况计算孔控制预矫直机的工作辊实际转速,有效缓解了钢板与工作辊速度不同步的问题,降低了工作棍修磨时间。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19]图中,1热金属检测器,2第一光栅,3第二光栅,4第三光栅,5第四光栅,6轧机辊道,7预矫直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参见附图1,一种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轧机辊道6上方的热金属检测器1以及设置在轧机辊道6下方的第一光栅2、第二光栅3、第三光栅4和第四光栅5;第二光栅3设置在预矫直机7的入口下方,第一光栅2位于第二光栅3的外侧(即远离预矫直机7的入口的一侧),热金属检测器1位于第一光栅2的外侧(即远离预矫直机7的入口的一侧);第三光栅4设置在预矫直机7的出口下方,第四光栅5位于第三光栅4的外侧(即远离预矫直机7的出口的一侧),热金属检测器1、第一光栅2、第二光栅3、第三光栅4和第四光栅5将检测信息发送到预矫直机7。轧机发最后一道次命令,且热金属检测器1检测到钢板,预矫直机7设定矫直初始速度的,第一光栅2激活时开始矫直,仅最第四光栅5激活时,矫直道次结束。
[0022]所述的第一光栅2与热金属检测器1之间的间距优选为8.5-10m,确保矫直开始时工作辊有足够的加速时间。
[0023]所述的第一光栅2与第二光栅3之间的间距优选为0.5-1m,确保重新计算速度设定值后工作辊线速度有足够的调整时间。
[0024]所述的第二光栅3与第三光栅4之间的间距优选为2-3m,该段距离为矫直操作的距离。
[0025]所述的第三光栅4与第四光栅5之间的间距优选为0.5-1m,确保每一道次的矫直操作完全结束后再进入下一道次的矫直操作。
[0026]优选的,所述的热金属检测器1可采用现有技术的高温计。
[0027]请参见附图2,一种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预矫直机接收轧机最后一道次出钢命令。
[0028]步骤2:热金属检测器1检测轧机辊道6上是否有钢板,若是,则执行步骤3,若否,则返回步骤1。
[0029]步骤3:热金属检测器1将检测到钢板的信号发送到轧机控制设备,轧机控制设备根据工作辊初始辊径计算工作辊初始速度设定值,并将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预矫直机接收精轧机最后一道次出钢命令;步骤2:热金属检测器(1)检测轧机辊道(6)上是否有钢板,若是,则执行步骤3,若否,则返回步骤1;步骤3:轧机控制设备将工作辊初始速度设定值发送到预矫直机;步骤4:判断第一光栅(2)是否激活,若是,则执行步骤5,若否,则返回步骤3;步骤5:预矫直机根据工作辊初始速度设定值启动矫直操作;步骤6:判断第二光栅(3)是否激活,若是,则执行步骤7,若否,则返回步骤5;步骤7:轧机控制设备重新计算工作辊实际速度设定值,并将工作辊实际速度设定值发送到预矫直机;步骤8:预矫直机根据工作辊实际速度设定值对工作辊进行速度控制,并进行矫直操作;步骤9:判断第一光栅(2)、第二光栅(3)和第三光栅(4)是否均激活,若是,则执行步骤10,若否,则返回步骤8;步骤10:继续矫直操作,并判断是否仅第四光栅(5)激活,若是,则执行步骤11,若否,则继续矫直操作直至仅第四光栅(5)激活;步骤11:矫直道次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辊实际速度设定值的计算公式为:V=Rw,其中,w为工作辊角速度,R为磨损后工作辊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矫直机工作辊的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辊角速度w的计算公式为:w=R*2π/60,其中,R为磨损后工作辊半径。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郗宏刚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