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折弯后的滚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6678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耳折弯后的滚平装置,包括Y轴伺服滑台、X轴伺服滑台、Z轴伺服滑台、支撑底板、压紧部和第一滚平部,所述X轴伺服滑台滑动连接于所述Y轴伺服滑台;所述支撑底板连接于所述X轴伺服滑台;所述Z轴伺服滑台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所述压紧部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所述第一滚平部包括滚轮和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滚轮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Z轴伺服滑台。通过X、Y、Z轴伺服滑台和滚轮驱动装置进行位置调节和滚平动作的驱动,并利用压紧部和第一滚平部配合的方式进行滚平动作,确保滚平时不对极耳产生其它形变,同时保证滚平效果,降低折弯后的回弹量。弯后的回弹量。弯后的回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折弯后的滚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的极耳加工
,特别是一种极耳折弯后的滚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池模组的生产流程是电池上料并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进行电芯堆叠,将堆叠后的电芯进行翻转并移载到流水线上,传输至极耳折弯工位进行极耳折弯,然后再进行滚平降低回弹,滚平完后的电芯模组通过激光进行焊接,焊接后检测通过后进行下料。
[0003]其中,在电芯极耳折弯后的滚平过程中,传统的操作采用浮动滚平的方式,滚平过程极耳折弯角的两边没有都被夹紧或压紧,而是处于浮动状态,导致滚平效果无法保证,导致弯折后的回弹误差较大,合格率低,从而影响后续的焊接精度,使不良品率增加,造成了企业的损失。
[0004]例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821151292.9,公开号CN209109888U,具体公开了一种电芯极耳折弯滚平装置,其虽然设置有第一对中压紧机构和第二对中压紧机构,但两者都是用于定位夹紧电芯即电池模组的,而极耳并没有压紧,该专利技术就存在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极耳折弯后的滚平装置,通过压紧部将极耳弯折一边压紧,通过第一滚平部将另一边滚平,防止偏移,提高滚平精度,降低折弯后的回弹量。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极耳折弯后的滚平装置,包括
[0007]Y轴伺服滑台,
[0008]X轴伺服滑台,所述X轴伺服滑台滑动连接于所述Y轴伺服滑台;
[0009]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连接于所述X轴伺服滑台,由所述X轴伺服滑台驱动沿X轴运动;
[0010]Z轴伺服滑台,所述Z轴伺服滑台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
[0011]压紧部,所述压紧部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
[0012]第一滚平部,所述第一滚平部包括滚轮和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滚轮驱动装置,且所述滚轮的转轴沿Y轴方向布置;所述滚轮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Z轴伺服滑台,由所述Z轴伺服滑台驱动沿Z轴运动。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扫码装置,所述扫码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异型滚平部,所述异型滚平部包括仿形压平件;所述仿形压平件连接于所述Z轴伺服滑台,且所述仿形压平件沿X轴方向布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异型滚平部还包括
[0016]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固定连接于所述Z轴伺服滑台,由所述Z轴伺服滑台驱动沿Z轴
上下运动;
[0017]光轴、所述光轴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延伸板,并沿X轴方向布置;
[0018]法兰板,所述法兰板套设在所述光轴上,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延伸板;
[0019]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光轴上;
[0020]其中,所述光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仿形压平件;所述弹簧分别抵住所述仿形压平件和法兰板。
[0021]进一步地,所述压紧部包括
[0022]压紧驱动装置,所述压紧驱动装置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活动部,且所述第一活动部沿X轴方向运动;
[0023]压紧驱动安装板,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紧驱动安装板;所述压紧驱动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X轴伺服滑台;
[0024]压紧件,所述压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部。
[0025]进一步地,所述压紧部还包括浮动组,所述浮动组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部,且所述浮动组沿Y轴方向布置;所述压紧件连接于所述浮动组。
[0026]进一步地,所述浮动组包括
[0027]推进板,所述推进板上沿Y轴方向开设有通孔和第一螺孔;所述推进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部,且所述推进板沿X轴方向布置;
[0028]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推进板,且所述第一固定板沿Y方向布置;
[0029]导轨,所述导轨铺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沿Y轴方向布置;
[0030]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紧件,且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
[0031]柱塞,所述柱塞锁入所述第一螺孔,并且抵住所述压紧件;
[0032]弹簧;
[0033]螺栓,所述压紧件沿Y轴方向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螺栓套上所述弹簧后穿过所述通孔后锁入所述第二螺孔;
[0034]遮光片,所述遮光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紧件上;
[0035]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且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遮光片的位置。
[0036]进一步地,所述滚轮驱动装置包括
[0037]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于所述Z轴伺服滑台,由所述Z轴伺服滑台驱动,沿Z轴上下运动;
[0038]执行元件,所述执行元件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0039]转接块,所述转接块上沿Y轴方向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嵌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嵌接有转轴;所述滚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部。
[004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平部有两个;所述异型滚平部有一个;所述压紧部有两个;两所述第一滚平部对称布置,所述异型滚平部位于两所述第一滚平部中间;两所述压紧部对称布置在两所述第一滚平部的外侧。
[004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种极耳折弯后的滚平装置,包括Y轴伺服滑台、X轴伺服滑台、Z轴伺服滑台、支撑底板、压紧部和第一滚平部,所述X轴伺服滑台滑动连接于所述Y轴伺服滑台;所述支撑底板连接于所述X轴伺服滑台,由所述X轴伺服滑台驱动沿X轴运动;所述Z轴伺服滑台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所述压紧部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所述第一滚平部包括滚轮和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滚轮驱动装置,且所述滚轮的转轴沿Y轴方向布置;所述滚轮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Z轴伺服滑台,由所述Z轴伺服滑台驱动沿Z轴运动。通过X、Y、Z轴伺服滑台和滚轮驱动装置进行位置调节和滚平动作的驱动,并利用压紧部和第一滚平部配合的方式进行滚平动作,确保滚平时不对极耳产生其它形变,同时保证滚平效果,降低折弯后的回弹量。
【附图说明】
[0042]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3]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滚平装置的立体图。
[0044]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Z轴伺服滑台、压紧部、第一滚平部、异型滚平部的分解示意图。
[0045]图3和图4本技术所述的Z轴伺服滑台、其中一个压紧部、第一滚平部的示意图。
[0046]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压紧部的分解示意图。
[0047]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异型滚平部和Z轴伺服滑台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Z轴伺服滑台、压紧部、第一滚平部、异型滚平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8是本技术一所述压紧部和滚平部的滚平效果示意图。
[0050]图9是现有一电池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折弯后的滚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Y轴伺服滑台,X轴伺服滑台,所述X轴伺服滑台滑动连接于所述Y轴伺服滑台;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连接于所述X轴伺服滑台,由所述X轴伺服滑台驱动沿X轴运动;Z轴伺服滑台,所述Z轴伺服滑台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压紧部,所述压紧部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第一滚平部,所述第一滚平部包括滚轮和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滚轮驱动装置,且所述滚轮的转轴沿Y轴方向布置;所述滚轮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Z轴伺服滑台,由所述Z轴伺服滑台驱动沿Z轴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折弯后的滚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扫码装置,所述扫码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底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折弯后的滚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异型滚平部,所述异型滚平部包括仿形压平件;所述仿形压平件连接于所述Z轴伺服滑台,且所述仿形压平件沿X轴方向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耳折弯后的滚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滚平部还包括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固定连接于所述Z轴伺服滑台,由所述Z轴伺服滑台驱动沿Z轴上下运动;光轴、所述光轴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延伸板,并沿X轴方向布置;法兰板,所述法兰板套设在所述光轴上,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延伸板;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光轴上;其中,所述光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仿形压平件;所述弹簧分别抵住所述仿形压平件和法兰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折弯后的滚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包括压紧驱动装置,所述压紧驱动装置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活动部,且所述第一活动部沿X轴方向运动;压紧驱动安装板,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紧驱动安装板;所述压紧驱动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X轴伺服滑台;压紧件,所述压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作斌涂广森陈永恩伊观良赖秋凤郭金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