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排矫直机用自动换辊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换辊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成排矫直机用自动换辊车。
技术介绍
[0002]成排矫直机的矫直辊组包括上矫直辊组和下矫直辊组。目前矫直辊组的更换,通常采用天车在矫直机上部吊装的更换方法,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换辊时间长的缺点。为了提高换辊效率,急需一种实现矫直辊组集体快速更换的换辊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成排矫直机用自动换辊车,满足矫直辊组集体快速更换要求,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能够协助完成排矫直机矫直辊组的快速自动更换作业。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辊组托架和下辊组驱动车两部分;上辊组托架设置在和下辊组驱动车上,其下端面与下辊组驱动车的上端面接触;上辊组托架的第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分别与下辊组驱动车的第一定位销轴和第二定位销轴连接;下辊组驱动车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分别与上辊组托架的侧面接触;
[0005]所述传上辊组托架包括托架本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排矫直机用自动换辊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辊组托架和下辊组驱动车两部分;所述的上辊组托架上通过定位结构可拆卸安装在下辊组驱动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成排矫直机用自动换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上辊组托架包括托架本体、V型支撑板、上辊定位凹槽、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托架本体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框架结构,内部设置多个V型支撑板,且V型支撑板之间留有供氧化铁皮从中滑落空隙;上辊定位凹槽为圆弧形结构,对称设置在托架架体上,其数量与上矫直辊数量一致;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设置在托架架体的一端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成排矫直机用自动换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组驱动车包括:车体框架,车体框架为内部中空的框架型结构,其下端面四个拐角分别设置第一车轮组件、第二车轮组件、第三车轮组件、第四车轮组件,第一车轮组件和第四车轮组件之间依次设置联轴器和减速电机,且第一车轮组件的车轮轴与联轴器连接,联轴器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连接,减速电机输出轴另一端与第二车轮组件的车轮轴连接;第一定位套筒和第二定位套筒设置在车体框架下端面的一侧,第三定位套筒和第四定位套筒对称设置在车体框架下端面的另一侧;第一定位套筒、第二定位套筒、第三定位套筒和第四定位套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卫,徐志坤,尚启文,董岱,石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