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印刷件和其成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036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能量要求降低的平版印版成象,采用的印刷件具有一个固件片基、片基上的放气且照射光吸收层、在平版亲和性方面与片基性能相反的最上层。使照射光吸收层接受激光照射造成此层变热,活化放气层,使气态分解产品快速释放和膨胀,拉伸最上层,从而在照射区上方产生了气泡,破坏成象层,气泡颈部膨胀超过了入射激光束的直径,由此使最上层和下面的成象层在照射区外脱离片基,结果产生了比入射光束直径大的象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印刷方法和材料。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数控激光输出(digitally controlled laser output)的联机(on-press)或离线(off-press)的平版印版结构(lithographic printing-plate constructions)的成象。在平版胶印术(offset lithography)中,可印刷图象(printable image)在印刷件(printing member)上呈受墨(亲油的)和斥墨的(疏油的)表面区的图案。一旦将油墨供给这些区域,则可以充分地将油墨按图象方式很逼真地传给记录介质。干式印刷系统采用了其斥墨部充分斥墨的印刷件,以便可以直接应用。均匀供给印刷件的油墨只按图象方式传给记录介质。通常,印刷件首先接触被称为橡皮滚筒(blanket cylinder)的柔顺的中间表面(compliant intermediatesurface),而柔顺的中间表面再将图象转印到纸张或其它记录介质上。在典型的单张纸印刷系统(sheet-fed press system)中,记录介质被扣到(pinned)压印滚筒(impression cylinder)上,压印滚筒使记录介质接触橡皮滚筒。在湿式平版印刷系统中,非图象区是亲水的,所需油墨斥力是通过在上墨前(prior to inking)先给印版涂覆润版液(或润湿液)〖dampening(or“fountain”)solution〗而产生的。润湿液防止了油墨粘附到非图象区,但是它不影响图象区的亲油特性。传统的制版技术多耗时,并且需要足以容纳所需化学药剂的设备设施。为克服这些缺陷,业内人士已经研制出了许多种印版成象的电子替代系统。在这些系统中,数控仪器按照体现待印图象的图案改变素印版(blank plate)的受墨性。USP 5,339,737、US5,783,364和US5,807,658披露了用于激光放电式成象装置的各种平版印版结构,所述文献的全部内容在此作为参考被引入,其中包括了上述湿印版和直接供墨的干印版。可以在离线制版机(stand-aloneplatemaker)上给印版添加图象,或者直接在印刷机上对印版进行成象。可以用来自便宜的固态激光器的近红外光脉冲对激光成象材料进行成象。这样的材料一般显示出对近红外线照射光的非线形反应,即对短期激光脉冲显示出比较强的成象流量临界阈(relatively sharp imaging-influence threshold),而对自然光(ambient light)基本上没有反应。印版设计者的一个目标就是在保持理想性能,如持久性、可加工性和内兼容性,的同时,降低成象反应所需的激光流量临界阈。对光热材料(photothermal material)通常提出的一项对策是,加入高能(如自氧化)成分〖energetic(e.g.,self-oxidizing)composition〗,它们在实践中给成象过程贡献了化学能。例如,上述专利US5,339,737披露了因加热而经历高能化学分解(energetic chemical decomposition)的硝化纤维素层。不幸的是,这些材料没有显示出降低成象所需的流量临界阈。相反地,它们被用作高能材料的替换物,并且基本上可替换,或者作为转印材料(transfer-type material)中的推动层(propellant layer)(见例如USP 5,308,737、USP 5,278,023、USP5,156,938和US5,171,650)。已惊奇地发现,热活化的放气成分(gas-forming composition)与强烈吸收成象照射光的材料的组合物被用作激光成象结构中的共激活成象层(co-activeimaging layer)时,所述组合物导致了受激光脉冲影响的区域明显扩大(与只采用其中一种成分作为成象层的结构相比)。结果明显降低了形成具有预定大小的象点(image spot)所需的流量。本专利技术的印刷件包括一个固体片基、片基上的放气和照射光吸收层以及其平版亲和性能(lithographic affinity)与片基相反的最上层。放气和照射光吸收层的顺序取决于成象模式,即是对最上层照射激光,还是对片基照射激光。在工作中,对照射光吸收层照射激光,造成此层剧烈变热。这又激活了放气层,造成气态分解产物快速放出和膨胀。气体拉伸最上层并在照射区上产生气泡,成象层在这里被破坏。如果此过程足够迅速、猛烈(explosive),则气泡颈(neckof the bubbles)膨胀超过了入射激光束直径,从而在此照射区外使最上层和下面的成象层脱离片基。整个受影响区域在成象后的清理过程中容易除去,从而导致了大于入射激光束直径的象点。另外,由于分解气体包容在气泡内,因此没有环境污染的危险。成象后的清理可以用手完成(通过清理液擦洗或干擦,如US5,540,150所述),或者使用接触式清理装置(例如,如US5,148,746所述的转动刷),或者其它适用方式(例如,如US5,755,158所述)。应该强调的是,如本文所采用,术语“印版”或“印刷件”是指任何类型的印刷件或能够记录下由对油墨和/或润湿液有不同亲和性的区域限定的图象的表面。适当的结构包括安装在印版滚筒上或印刷机上的传统平面状或弧形平版印版,但也可以包括无缝印版滚筒(如印版滚筒的滚筒表面)、环带或其它结构。另外,术语“亲水”就印刷行业的意义而使用,意味着对一种液体的表面亲和性,所述液体防止油墨粘附至表面。这样的液体包括水、含水或不含水的润版液、单液油墨系统的非墨相。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亲水表面显示出了相对于油基材料,对于这些材料之一的优先亲和性。结合附图,根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描述将更容易理解上述内容,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成象的平版印版的放大截面图;和图2A-图2C示出了作用于图1所示印版的本专利技术的成象过程。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印版的一个代表实施方案包括一最上层10、一个照射光吸收层12和一个放气层14以及片基20。层10和片基20对油墨或不粘附油墨液体显示出了相反的亲和性,层10通常是聚合物层。在此印版的一个方案中,层10是斥墨的硅氧烷聚合物(silicone polymer),片基20是亲油的聚酯或铝材;结果,形成了干式印版。在第二种、即湿式印版中,表面层10是亲水材料,片基20是亲油、疏水的。优选的硅氧烷配方是如美国专利RE35,512所述的加成固化(addition-cure)聚硅氧烷,这篇文献的内容在此作为参考被引入。适用的亲水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材料(如由PA,Allentown的Air Products提供的Airvol 125材料)。片基20最好是高强度、稳定且柔软的,它可以是聚合物膜或是纸或金属片。聚酯膜(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由DE,Wilmington的E.I.杜邦de Nemours公司出售的MYLAR或MELINEX膜)提供了适用的例子。一种优选的聚酯膜厚度为0.007英寸,但是可以有效地利用更厚或更薄的膜。纸基片一般浸润有聚合物而具有防水性、尺寸稳定性和强度。铝是优选的金属片基。根据成象层12、14的厚度和光学密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版印刷件的成象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种印刷件,它具有(i)一个固体片基,(ii)在片基上的第一、第二成象层,(iii)最上层,最上层和片基对于油墨和油墨不粘附液体中的至少一种具有不同的亲和性,第一成象层包含一热活化放气成分,第二层在吸收成象照射光时变得足够热并使气体从第一层中释放出来; b.选择性地按照代表图象的图案照射印刷件,从而使第一成象层、第二成象层由此被破坏,并且最上层在照射区脱离;和 c.除去印刷件接受照射光的第一层的余部,由此暴露出片基而形成平版图象。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R卡西迪TE刘易斯RJ德阿马托
申请(专利权)人:压缩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